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晏平仲嬰者,萊①之夷維②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

習題庫 閱讀(1.9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晏平仲嬰者,萊①之夷維②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晏平仲嬰者,萊①之夷維②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越石父③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塗,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懼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於厄,何子求絕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聞君子詘④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晏子於是延入爲上客。

晏子爲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其夫爲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爲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爲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後夫自抑損。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爲大夫。

方晏子伏莊公屍哭之,成禮然後去,豈所謂“見義不爲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爲之執鞭,所忻慕焉。

(節選自《史記·管晏列傳》,有刪改)

【注】①萊:古國名。②夷維:萊國城邑。③越石父:春秋時晉國人,有賢名。時因凍餓爲人奴。④詘:同“屈”。

15.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食不重肉               重:分量大

B.攝衣冠謝曰             攝:整理

C.而信於知己者           信:通“伸”,伸展

D.身相齊國               相:擔任相職

1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吾聞君子詘於不知己

B.遭之塗                           然子之意自以爲足 

C.知己而無禮                       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 

D.其後夫自抑損                     欲觀其行事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言晏子節儉力行,嚴於律己;“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言其以道爲準繩,謹慎行事。

B.晏子以左驂贖回越石父,越石父不予道謝,晏子卻依然虛懷若谷,禮賢下士,可見他不僅識才,而且發自內心地愛才。

C.本文寫晏子車伕的妻子從門縫裏窺見晏子和自己丈夫的情況,透過晏子和車伕的行動與態度的對比,更好地襯托出晏子的謙恭*格。

D.“假令晏子而在,餘雖爲之執鞭,所忻慕焉。”一句以自卑口氣,飽含對晏子的仰慕之情,亦含有體會世事**、渴望識人之賢人而不可得的無限悲痛。

18.請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 

雖不仁,免子於厄,何子求絕之速也?

【回答】

15.A

16.A

17.B

18.

⑴他在朝廷上時,國君有話問到他(或“國君說話涉及到他”),他就正直地陳述自己的意見;國君不向他問話(或“國君說話沒涉及他”),他就正直秉公地去辦事。

⑵我雖然說不上仁德,(但)從困境中解救您出來,爲什麼您這麼快就要求絕交呢?

【解析】

1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A項,“食不重肉”中的“重”如解釋爲“分量大”,就與語境“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不合;意思是說,晏子曾在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爲臣,他以生活儉樸、踏實苦幹受到齊國人的尊重。即使在他當齊國宰相的時候,也常常是飯桌上沒有第二盤肉菜,不允許姬妾們穿絲綢做的衣服。故“重”應解爲“重疊重複”引申爲“多重”。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比如本題的A項,因爲語境是說晏子生活簡樸的,故應解釋爲“多重”。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比如本題就可以採取課內知識遷移法解決。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透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6.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虛詞。A項均爲介詞“在”。B項前者是代詞“他”後者是結構助詞“的”。C項前者是連詞,錶轉折關係,譯爲“卻”。後者是連詞,在狀語和謂語之間,表修飾關係不譯。D項前者是指示代詞“那”。後者是代詞“他們的”。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理解虛詞的意思和用法主要有一、語境推斷法。閱讀文言文離不開具體的語境,常見的虛詞大多有多種用法,詞*詞義變化較爲複雜,要確定其具體意義和用法,必須結合具體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題。二、全句關照法。許多文言虛詞的意義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語法或語氣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對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準確理解它。三、代入檢驗法。因爲高考虛詞的考查多采用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課內的例句多是一些較典型的用法,應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們只要知道了課內例句中虛詞的用法,將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檢驗,如果語意通暢,就是準確的。四、句位分析法。一些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五、語法(詞法、句法)分析法。文言虛詞中,有不少詞(如“之”“其”“以”“而”“焉”等)在不同的句中或在同一句子的不同位置上,有時有着不同的詞*和用法,如果能夠把握某個虛詞的詞*,往往就能推測出它的含義。六、利用特殊句式法。有些虛詞是構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標誌詞,如能記住教材中出現的一些有代表*的文言特殊句式,可幫助你快速答題。文言句式總的來說有兩大類: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如本題根據以上方法可以判斷出:A項均爲介詞“在”。B項前者是代詞“他”後者是結構助詞“的”。C項前者是連詞,錶轉折關係,譯爲“卻”。後者是連詞,在狀語和謂語之間,表修飾關係不譯。D項前者是指示代詞“那”。後者是代詞“他們的”。

17.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B項,“晏子以左驂贖回越石父,越石父不予道謝”,原文第二段說,“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塗,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晏子懼然”,晏子贖回越石父後沒有向越石父告辭就走進內室過了好久沒出來。越石父就請求與晏子絕交。晏子以謙恭的態度接受了越石父的批評知錯就改禮賢下士。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爲、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B項錯把應解釋爲“告辭”的“謝”理解爲“道謝”了。

18.

試題分析:翻譯的時候,應先找名詞,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語”,動詞,說話;“危言”,正直的言論;“危行”,正直秉公地去辦事。第二句中,“免”,使動用法,使……免除;“厄”,困境;“何子求絕之速”, “何……之……”表感嘆、反問的固定結構,句中“何”爲疑問代詞,“之”爲結構助詞,可譯爲“怎麼這麼(如此)、”“爲什麼這麼”。同時要關注句中的名詞,比如“朝”“ 君”“嬰”“子”。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比如“朝”“ 君”“嬰”“子”。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晏平仲,名嬰,東萊夷維人。曾在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爲臣,他以生活儉樸、踏實苦幹受到齊國人的尊重。即使在他當齊國宰相的時候,也常常是飯桌上沒有第二盤肉菜,不允許姬妾們穿絲綢做的衣服。上朝時,如果國君讚許了他,他就謹慎地注意自己的言語;如果國君沒有讚許他,他就更加註意端正自己的行爲。國家的*清明時,他就順着最高統治者的命令去辦;國家的*昏暗時,他就對統治者的命令加以權衡,有選擇地執行。因此,在靈公、莊公、景公三代,晏子的名聲顯揚於諸侯。

越石父是個有才幹的人,因爲犯罪,被人逮捕了。晏子外出,正好在路上碰見他們,於是便解下自己車子前面左邊的一匹馬,贖了他,並用車子把他帶了回來。到了相府門口,晏子沒有跟他打招呼,就自己進內室去了。過了一會兒,越石父就告訴看門人請求與晏子斷絕來往。晏子一聽很吃驚,急忙穿衣整帽趕出來說:“我這人雖然品格不高,但畢竟還是把你從災難中救出來了,你爲什麼這麼快就要和我斷絕來往呢?”越石父說:“你這話不對。我聽說君子在不瞭解自己的人面前受委屈,那是可以的,而在瞭解自己的人面前就應該受尊重了。當我在被人拘禁的時候,那是因爲他們不瞭解我。您既然能夠認識我的長處,並把我贖了出來,那說明您是瞭解我的。瞭解我而又不尊重我,那還不如再回去坐牢呢。”晏子一聽趕緊把他請到屋裏,尊爲上賓。

晏子做宰相的時候,有一天坐着車子外出,他車伕的妻子正好從門縫裏看見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自以爲給宰相趕車高人一等,背後立着大傘,趕着四馬飛奔,威風凜凜,得意非常。事罷回家後,他的妻子要求跟他離婚。他問妻子爲什麼?妻子說:“晏子身高不夠六尺,可是人家當了齊國的宰相,名震天下。今天我從門縫裏看他的樣子,人家思慮很深,還彷彿總覺得許多地方不如人。你身高八尺,卻*趕車,而且你心裏還總覺得挺了不起!因此我不想跟你過了。”從此以後,車伕變得謙虛了。晏子覺得奇怪就問他,車伕把事情原委向他講了一遍,晏子很讚賞,於是推薦他當了齊國的大夫。

當晏子撲在齊莊公的屍體上痛哭,一直到完成了做臣子的禮節才離去,這不就是通常所說的那種“見義勇爲”嗎?他敢於給國君提意見,甚至不管國君是否已經動怒,這不就是《孝經》所說的那種“進了朝廷就要想着爲國家盡忠,回到家裏就要想着不斷提高自己”嗎?假如晏子現在還活着,去給他當馬伕趕車,我都心甘情願。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