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三、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屈平既黜,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

習題庫 閱讀(2.56W)

問題詳情:

三、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屈平既黜,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

三、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

屈平既黜,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委質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裏,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魏聞之,襲楚至*。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厚*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原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

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爲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爲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爲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10.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厚*委質事楚                       厚*:豐厚的禮物。

B.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           明年:第二年

C.繫心懷王,不忘欲反                 反:違反

D.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             治國:治理得好的國家

11.以下文段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爲/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B.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爲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C.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爲/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D.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爲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12.下列對於文章的說明,不恰當的一項是

A.張儀採取連橫之策,用商於的土地爲誘餌,欺騙楚國斷絕與齊國的關係。

B.懷王聽信子蘭等人不聽屈原的勸告,終於遭致身死異鄉的悲劇。

C.屈原勸楚懷王應該殺掉張儀,等懷王醒悟,已經來不及了。

D.楚王聽從了屈原的建議,出兵*出爾反爾的秦國,結果大敗而歸。

13.請將上文中劃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爲天下笑。

(3)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回答】

10.C

11.C

12.D

13.(1)屈原關懷君王,想振興國家,而且反覆考慮這一問題,在他每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現出來。

(2)*隊被挫敗,土地被削減,失去了六個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國,爲天下人所恥笑。

(3)這些都是我內心所珍愛的,即使死九次我也絕不悔改。

【參考譯文】

屈原已被罷免。後來秦國準備攻打齊國,齊國和楚國結成合縱聯盟互相親善。秦惠王對此擔憂。就派張儀假裝脫離秦國,用厚禮和信物呈獻給楚王,對懷王說:“秦國非常憎恨齊國,齊國與楚國卻合縱相親,如果楚國確實能和齊國絕交,秦國願意獻上商、於之間的六百里土地。”楚懷王起了貪心,信任了張儀,就和齊國絕交,然後派使者到秦國接受土地。張儀抵賴說:“我和楚王約定的只是六裏,沒有聽說過六百里。”楚國使者憤怒地離開秦國,回去報告懷王。懷王發怒,大規模出動*隊去*秦國。秦國發兵反擊,在丹水和淅水一帶大破楚*,殺了八萬人,俘虜了楚國的大將屈匄,於是奪取了楚國的漢中一帶。懷王又發動全國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國,交戰於藍田。魏國聽到這一情況,襲擊楚國一直打到*地。楚*恐懼,從秦國撤退。齊國終於因爲懷恨楚國,不來援救,楚國處境極端困窘。第二年,秦國割漢中之地與楚國講和。楚王說:“我不願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張儀就甘心了。”張儀聽說後,就說:“用一個張儀來抵當漢中地方,我請求到楚國去。”到了楚國,他又用豐厚的禮品賄賂當權的大臣靳尚,透過他在懷王寵姬鄭袖面前編造了一套謊話。懷王竟然聽信鄭袖,又放走了張儀。這時屈原已被疏遠,不在朝中任職,出使在齊國,回來後,勸諫懷王說:“爲什麼不殺張儀?”懷王很後悔,派人追張儀,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秦昭王和楚國通婚,要同懷王會見。懷王打算去,屈原說:“秦國是虎狼一樣的國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懷王的小兒子子蘭勸楚王去:“爲會麼要斷絕和秦國的友好關係?”懷王終於去了。進入武關後,秦國的伏兵截斷了歸楚的後路。便扣留懷王來求得割讓土地。懷王很生氣,不答應。逃跑到趙國,趙國不敢接納。又回到秦國,終於死在秦國,屍體被運回(楚國)埋葬。懷王的大兒子頃襄王繼位做國君,用他的弟弟子蘭做令尹。楚國人全抱怨子蘭,因爲他勸說懷王去秦國卻未回來。

屈原也痛恨他,雖然被流放,仍然眷戀楚國,關心懷王,不忘祖國想返回朝中,希望君王能夠一旦覺悟。他關心君王振興國家,想把楚國從衰弱的局勢中挽救過來,在(《離騷》)一篇作品裏再三表達這種意願。然而終於無濟於事,所以不能返回朝中,最後從這些事情看出懷王始終沒有醒悟了。

做君王的無論愚昧的、聰明的、賢良的,不賢良的,沒有不想得到忠臣來幫助自己做好國君,選拔賢良的人輔佐自己;但是亡國破家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而聖明治國的君主好幾代都沒見到過,正是他們所謂忠臣不忠,所謂賢人不賢。懷王因爲不明白忠臣應盡的職責本分,所以在內爲鄭袖所迷惑,在外被張儀所欺騙,疏遠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結果)*隊被打敗,國土被割削,丟失漢中六個郡的地方,自己遠離故國死在秦國,被天下人所恥笑。這就是不識人的禍害了。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