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秦王欲伐齊,患齊、楚之從親,乃使張儀至楚,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

習題庫 閱讀(2.9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秦王欲伐齊,患齊、楚之從親,乃使張儀至楚,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秦王欲伐齊,患齊、楚之從親,乃使張儀至楚,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爲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婦,長爲兄弟之國。”楚王說而許之。羣臣皆賀,陳軫獨吊。王怒曰:“寡人不興師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對曰:“不然。以臣觀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齊、秦合。齊、秦合則患必至矣!”王曰:“有說乎?”對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齊也。今閉關絕約於齊,則楚孤,秦奚貪夫孤國,而與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張儀至秦,必負王。是王北絕齊交,西生患於秦也。兩國之兵必俱至。爲王計者,不若*合而陽絕於齊,使人隨張儀。苟與吾地,絕齊未晚也。”王曰:“願陳子閉口,毋復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張儀,厚賜之。遂閉關絕約於齊,使一將*隨張儀至秦。

  張儀佯墮車,不朝三月。楚王聞之,曰:“儀以寡人絕齊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遺借宋之符,北罵齊王。齊王大怒,折節而事秦,齊、秦之交合。張儀乃朝,見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從某至某,廣袤六裏。”使者怒,還報楚王。楚王大怒,欲發兵而攻秦。陳軫曰:“軫可發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賂以一名都,與之並兵而攻齊,是我亡地於秦,取償於齊也。今王已絕於齊而責欺於秦,是吾合齊、秦之交而來天下之兵也,國必大傷矣!”楚王不聽,使屈匄帥師伐秦。秦亦發兵使庶長魏章擊之。

  春,秦師與楚戰于丹陽,楚師大敗;斬*士八萬,虜屈匄及列侯、執珪七十餘人,遂取漢中郡。楚王悉發國內兵以復襲秦,戰於藍田,楚師大敗。韓、魏聞楚之困,南襲楚,至*。楚人聞之,乃引兵歸,割兩城以請平於秦。

  《孟子》論曰:或謂:張儀、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惡足以爲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則與民由之;不得志則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謂大丈夫也。

                                                              (選自《資治通鑑》第三卷)

17.對下列各句中加線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                          誠:的確。

  B.君臣皆賀,陳軫獨吊                                  吊:悼念死者。

  C.今閉關絕約於齊,則楚孤                              絕:窮盡。

  D.是吾合齊、秦之交而來天下之兵                        來:使……到來,招致。

18.下面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陳軫“遠見卓識”與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組是(   )

  A.羣臣皆賀,陳軫獨吊 。

  願陳子閉口,毋復言,以待寡人得地。

  B.以臣觀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齊、秦合。

  齊王大怒,折節而事秦,齊、秦之交合。

  C.是吾合齊、秦之交而來天下之兵也,國必大傷矣。

  韓、魏聞楚之困,南襲楚,至*。

  D.張儀佯墮車,不朝三月。

  楚王不聽,使屈匄帥師伐秦。

19.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面對秦國主動向楚示好、請求楚國與齊國絕交的提議,陳軫頭腦冷靜,洞察了其中的*謀,力排衆議,勇敢地向楚王陳述自己的意見。

  B.楚王因爲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齊、楚交好的大局,導致最後陷入四處受敵、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張儀回國後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一錯再錯,派人辱罵齊王,把昔日的盟友齊國推向了秦國的懷抱。

  D.孟子認爲張儀爲了秦國的大一統事業,能屈能伸,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順利實現了分化齊楚兩國的目的,稱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20.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齊也。

(2)攻之不如因賂以一名都,與之並兵而攻齊,是我亡地於秦,取償於齊也。

【回答】

17.D

18.A

19.D

20.①秦國之所以重視楚國,就是因爲我們有齊國作盟友。 ②攻打秦國還不如趁機用一座大城的代價去收買它,與秦國合力攻打齊國。這樣我們從秦國失去的土地,還可以子啊齊國得到補償。

【解析】

17.

試題分析:A.誠:如果。 B.吊:表示哀痛,例如“中心吊兮”(《詩•檜風•匪風》),而不表“形影相弔”的“安慰”之意。  C.絕:斷絕。

18.

試題分析: B項,前一句符合要求,後一句說的是齊王;C項,前一句符合要求,後一句說的是韓國、魏國的做法;D項,前一句說的是張儀,後一句符合要求。判斷此類型題要看準主體對象。

19.

試題分析:“從文中表現可知,張儀誑楚不是大丈夫所爲。認爲他是“大丈夫”的,只有“或謂”,即“有的人認爲”。

20.

試題分析:文言文句翻譯強調字字落實:直譯爲主,不增不減。落實關鍵詞語,找出得分點。一般的實詞中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和句式中的特殊句式爲考查的重點。

①“所以”:之所以,“以”:因爲

②“因”:趁機,“賂以一名都”介詞結構後置,“亡地於秦。取償於齊”。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