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田叔,趙陘城人也。其先,齊田氏也。叔好劍,學黃老術於樂鉅公。爲人廉直,喜任俠。...

習題庫 閱讀(2.0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田叔,趙陘城人也。其先,齊田氏也。叔好劍,學黃老術於樂鉅公。爲人廉直,喜任俠。...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田叔,趙陘城人也。其先,齊田氏也。叔好劍,學黃老術於樂鉅公。爲人廉直,喜任俠。遊諸公,趙人舉之趙相趙午,言之趙王張敖,以爲郎中。數歲,趙王賢之,未及遷。

會趙午、貫高等謀弒上,事發覺,漢下詔捕趙王及羣臣反者。趙有敢隨王,罪三族。唯田叔、孟舒等十餘人赭衣自髡鉗,隨王至長安。趙王敖事白,得出,廢王爲宣平侯,乃進言叔等十人。上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上說,盡拜爲郡守、諸侯相。叔爲漢中守十餘年。

孝文帝初立,召叔問曰:“公知天下長者乎?”對曰:“臣何足以知之!”上曰:“公長者,宜知之。”叔頓道曰:“故云中守孟舒,長者也。”是時,孟舒坐虜大入雲中免。上曰:“先帝置孟舒雲中十餘年矣,虜常一入,孟舒不能堅守,無故士卒戰死者數百人。長者固殺人乎?”叔叩頭曰:“夫貫高等謀反,天子下明詔:‘趙有敢隨趙王者,罪三族!’然孟舒自髡鉗,隨趙王,以身死之,豈自知爲雲中守哉!漢與楚相距,士卒罷敝,而匈奴冒頓新服北夷,來爲邊寇,孟舒知士卒罷敝,不忍出言,士爭臨城死敵,如子爲父,以故死者數百人,孟舒豈驅之哉!是乃孟舒所以爲長者。”於是上曰:“賢哉孟舒!”復召以爲雲中守。

樑孝王使人殺漢議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樑,具得其事。還報,上曰:“樑有之乎?”對曰:“有之。”“事安在?”叔曰:“上無以樑事爲問也。今樑王不伏誅,是廢漢法也;如其伏誅,太后食不甘味,臥不安席,此憂在陛下。”於是上大賢之,以爲魯相。

相初至官,民以王取其財物自言者百餘人。叔取其渠率二十人笞,怒之曰:“王非汝主邪?何敢自言主!”魯王聞之,大慚,發中府錢,使相償之。相曰:“王自使人償之,不爾,是王爲惡而相爲善也。”

魯王好獵,相常從入苑中,王輒休相就館。相常暴坐苑外,終不休,曰:“吾王暴露,獨何爲舍?”王以故不大出遊。

數年以官卒魯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義不傷先人名。

(摘自《漢書·卷三十七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數年/以官卒/魯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義不傷先人名

B.數年/以官卒魯/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義不傷先人名

C.數年/以官卒/魯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義不傷先人名

D.數年/以官卒魯/以百金祠/少子仁不受/義不傷先人名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老術,指道家清淨無爲的治世之術,適合於醫治長期戰爭的創傷,恢復生產、穩定封建秩序,因而在漢初居於支配地位。

B.諸侯相,古代官名,西漢初年叫諸侯丞相,和長安朝廷的丞相名稱一樣。漢景帝收回諸侯王的權力後,改諸侯王丞相爲相。

C.三族,有多種說法,一謂父、子、孫,二謂父族、母族、妻族,三謂父母、兄弟、妻子。說法二的“罪三族”最爲殘酷。

D.髡鉗,髡指以鐵圈束住脖子,鉗指剃光頭髮,是古代一種恥辱*懲治罪犯的方式,漢文帝廢除肉刑時,以此代替黥刑。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田叔清廉正直,仗義敢爲。做官前與有名望的人交遊,頗得推崇;死後其子不受“百金祠”,亦可見其清直家風。

B.田叔輔佐趙王,忠誠有膽識。不顧皇帝的禁令,裝扮成囚徒,追隨趙王逃亡,直到趙王被*清白才隨趙王出來。

C.田叔品評人物,不因處境而迂曲。當皇帝不贊同田叔對孟舒的評價時,他仍舊堅持客觀分析,糾正皇帝的看法。

D.田叔做事有尺度,能爲上級分憂。依法審理樑孝王案,皇帝過問時,他設身處地勸告皇帝不要過問,以免爲難。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王自使人償之,不爾,是王爲惡而相爲善也。

(2)相常暴坐苑外,終不休,曰:“吾王暴露,獨何爲舍?”

【回答】

1.A

2.D

3.B

4.(1)大王您自己派人去償還搶來的財物,不這樣的話,這是大王您成了做壞事的人而我成了做好事人了。

(2)田叔卻常常在園林外的露天裏坐着,始終(不進屋)休息,說:“魯王都在露天裏,我怎麼能獨自在房舍裏呢?”

【分析】

1.此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此類題要求學生正確理解相關語句,在語意把握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標誌,如作主語、賓語的名詞、代詞,句首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句間連詞以及並列、排比結構等。並且能透過選項的比對,排除錯項,選定正確項。

劃線句子的大意是:數年後,田叔卒於官。魯國以百斤金做爲祭祀,他小兒子田仁不接受,守道義不損害先父的名譽。

句中,“魯以百金祠”,“魯”魯國,是句子的主語,魯國以百斤金做爲祭祀。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D兩項。“少子”是下一句“少子仁不受”的主語,所以“少子”不能與前句連接,應與前句斷開,與後句連接。排除C項。

故選A。

2.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的理解識記能力。文化常識的積累有助於解讀文言文,文化常識一般包括官職、宗教禮儀、服飾、年齡稱謂、有特殊意義的專有名詞等,學習過程中注意準確積累。

D項,“髡指以鐵圈束住脖子,鉗指剃光頭髮”解說錯誤,髡指剃光頭髮,鉗指以鐵圈束住脖子。

故選D。

3.此題考查把握文章內容要點和鑑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着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

B項,“追隨趙王逃亡”分析錯誤,田叔是陪着趙王到長安接受審查,並未逃亡。原文是“唯田叔、孟舒等十餘人赭衣自髡鉗,隨王至長安。”

故選B。

4.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爲主,意譯爲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明確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範的現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本題需要注意以下關鍵詞的意思:

(1)“自使”自己派人;“償”償還;“不爾”不這樣的話;“是”這;“爲惡……爲善……”做壞事的人……做好事的人。

(2)“暴”露天;“休”休息;“獨何爲”怎麼能獨自;“舍”在屋裏。

【點睛】

文言文篩選資訊注意事項:

1.通讀全文,把握文意文章是資訊的載體。文章的正文以及標題、作者、背景、註釋等,都能向讀者傳遞資訊。文章的資訊和材料有主次之分。一般來說,文章的主要意旨、主要事件或說明的主要事物,是文章的主要資訊和材料;而枝蔓的事件或附帶的事物,則是文章的次要資訊和材料。在分析過程中,要準確把握隱含資訊,先要弄清相關文字的字面含義,同時還得顧及全面,把握整體,推斷時更要遵守邏輯規則。要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主要資訊。

2.弄清題幹要求,根據要求篩選 “跳讀法”是篩選資訊較爲常用的方法。因爲對一篇文言文來說,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讀懂,採用“跳讀法”,可以把不懂的字、詞跳過去,來捕捉文中的資訊。這些資訊有時是有一定標誌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總結句、作者議論*的文字等。這裏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語言資訊孤立地看是重要的,但卻是不符合題幹要求的。面對衆多的“有效”資訊,我們要根據題幹要求,正確認識資訊所涉及的對象和範圍,然後有針對*地去分析、概括和歸納,做到有的放矢。

3.剔除無效資訊我們從文章中篩選出來的資訊有些往往是相似的,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仔細地去分析、辨別,從而剔除千擾項,得出所要的正確*。

參考譯文:

田叔,趙國陘城人,祖先是齊國田氏。他喜愛舞劍,在樂鉅公門下學習黃老之術。爲人廉直,仗義行俠,常與地方領袖人物交遊。有人向趙丞相趙午舉薦,趙午引見給趙王張敖,被任爲郎中。幾年以後,趙王認爲他賢能,還沒來得及升遷他。

正好遇上趙午、貫高等人圖謀刺殺皇上,事情被人發覺,皇上下詔逮捕趙王及追隨其謀反的趙國羣臣。隨趙王謀反者,罪及三族。惟獨田叔、孟舒等十餘人穿着紅褐*的囚衣,剃去了頭髮,用鐵圈束着脖子,隨着趙王到了長安。後來趙王張敖的事情弄清楚了,被釋放,但被降爲宣平侯。張敖向皇上進言田叔等十人。皇上召見了他們,和他們談話後,覺得漢朝諸臣沒有能超過他們的。皇上很高興,將他們都任爲郡守或諸侯國丞相。因此,田叔在漢中郡當了十餘年郡守。

漢文帝即位之初,召見田叔並問:“你知道天下誠信敦厚的人嗎?”田叔回答說:“我怎麼能知道呢?”漢文帝說:“你是誠信謹厚的人,應該知道。”田叔磕頭說:“原雲中郡守孟舒,就是誠信謹厚之人。”當時孟舒正因匈奴大舉入侵的事而被罪責,免去了郡守之職。漢文帝說:“先帝任孟舒爲雲中郡守已十餘年,匈奴一旦入侵,他不能堅守,兵士無故戰死數百人。難道誠信謹厚者本來會殺人嗎?”田叔叩頭說:“當年貫高等人謀弒天子,天子明令下詔,趙國有敢跟隨趙王的要誅三族。然而孟舒卻自己剃去了頭髮,以鐵箍束脖子,跟隨趙王,以死事之。怎麼知道後來要做雲中郡守呢!漢與楚相對峙時,士兵疲憊不堪。而匈奴冒頓單于新近臣服了北邊少數民族,勢盛來犯邊。孟舒心知士兵十分疲勞,不忍心令他們出戰,而士兵們爭相出城殺敵,如同兒子替父親與人拼命,因而死去好幾百人。但這並不是孟舒驅令他們去打仗而死的啊!這就是盂舒爲人誠信謹厚,有人替他效命的結果。”漢文帝於是稱讚道:“孟舒,賢者啊!”又任孟舒爲雲中郡守。

景帝弟樑孝王劉武派人刺殺了漢朝掌管議論政事的大臣袁盎。景帝召派田叔審查此事,完全掌握了事實。回來後上報景帝,景帝說:“樑孝王做了此事嗎?”回答說:“真有此事。”景帝問:“具體狀況呢?”田叔說:“陛下最好不要過問樑孝王的這件事。現在樑王不伏法遭誅,是棄置漢朝法令;如果依法治他死罪,太后將會吃不好、睡不着,陛下也會因此而憂慮。”於是景帝認爲田叔很賢能,將他任爲魯國丞相。

田叔爲魯相,初到任時,百姓告魯王奪取他們財物的達一百餘人。田叔抓住二十個爲首者進行鞭打,發怒說:“魯王不是你們的主人嗎?怎麼敢告主人!”魯王聽見了,大爲慚愧,從國庫中取出錢,讓田叔償還給百姓。田叔說:“魯王自己派人償還吧。不這樣的話,這是您成了作惡的人而我倒是好人了。”

魯王喜歡打獵,田叔經常跟隨進入苑囿。魯王就制止,讓其在苑中館舍休息。田叔卻常常坐在房外露天裏,始終不進屋休息,說:“魯王都在露天裏,我怎麼能獨自在房舍裏呢?”魯王爲此而不太出外遊獵。

數年後,田叔卒於官。魯國以百斤金做爲祭祀,他小兒子田仁不接受,守道義不損害先父的名譽。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