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清醒思考的藝術》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3.18W)
《清醒思考的藝術》經典語錄

本書的作者羅爾夫•多貝里講到自己曾與一名美國友人分享發現——小概率事件往往具有顛覆全局的破壞力。這個美國人後來據此寫了一本書成爲大暢銷書,此書就是《黑天鵝》,那個美國人叫納西姆•塔勒布。於是,多貝里決定自己寫一本書,這就是在德國率先超越《喬布斯傳》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榜首的本書。

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用這句話來描述人類爲思維錯誤所累的情形,也十分恰當精到。思維錯誤、認知陷阱就像是伴生於人類,細追究起來無處不在,不經意之時又無跡可尋。難道人們註定就要戴着無形的“有*眼鏡”看世界嗎?不,人們可以思考自己的思考,拒絕思考被污染。

作者博覽羣書,以顯微鏡般的觀察發現人們常犯的思維錯誤,並一一列出。當明白了錯誤的思維是如何發生後,人們就有可能遠離思維陷阱。如果說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差距在於思維方式,那麼,熟知了思考方式的隱形陷阱,人們就會犯錯更少,從而離成功更近。

作者既有銳利的觀察,又有出*的講故事能力。他引用生活趣事、名人軼事、歷史故事、愛情關係、人際關係、投資之道、心理實驗等論述,生動形象而又具體雄辯地指出思維之錯的錯在哪裏,並且還給出了糾正的辦法。人*的弱點在《書》中完全呈現,是在自己的反思中進步,還是抓住別人的弱點進攻,全在於讀者自己的理解和決定。


經典語錄

在羣體裏容易按照他人的想法生活,在孤獨中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值得記住的只是那些在羣體中保持*的人。

請你將注意力集中於你真正能影響的少量東西——堅定不移地只關注其中最重要的那些。其他的,聽之任之吧。

如果你不是*的一部分,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

請不要死抱着某種東西不放,請將你擁有的視作“宇宙”臨時留給你的某種東西。要知道你擁有的一切隨時又會被拿走。

大多數思維錯誤是有相互聯繫的。你不該感到意外,因爲大腦裏的一切都是網狀分佈的。神經元的投*是從一個腦區傳往另一個腦區的。沒有一個腦區是*存在。

進化並非絕對意義上“優化”了我們。只要我們比我們的競爭對手更好(比如尼安德特人),我們就會原諒自己的這些錯誤。數百萬年來布穀鳥就將它們的蛋下在其他鳥的巢裏,由那些鳥將蛋孵化,並餵食小布谷鳥。這是進化(還)無法消除的一個錯誤行爲——因爲它顯然不是十分重要

怎麼辦?請你在端詳面前的選項之前,仔細考慮你想要什麼。請你寫下你的標準,並務必遵守它們。你要明白,你永遠作不出完美的選擇。要想作出在事後看來無懈可擊的選擇是非理*的,因爲事情的發展永遠有無數種可能*。你就滿足於一個適合你的“好*”吧。是的,在生活伴侶這件事上也是如此。只有最好的才適合你嗎?在存在無限選擇的年代,情況恰恰相反:適合你的纔是最好的。

他們之所以成爲出*的游泳選手,是因爲他們擁有這樣的身材。他們的身軀是一種選揮標準,而不是他們運動的結果。 因此這又是游泳選手身材錯覺:將選擇標準與結果搞混淆了。

在特定情形之下,本能決定——哪怕它們不是十分理智——更好。所謂的啓發學研究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許多決定缺少必要的資訊,也就是我們被迫縮短思考,使用大拇指規則(啓發學)。比如,如果你感覺有不同的女人(或男人)吸引你,你應該娶(或嫁)誰呢?靠理*是不行的,如果你只信賴思考,你會永遠單身。簡言之,有時我們會本能地作決定,事後再說明我們選擇的理由。許多決定(關於工作、生活伴侶、投資等)都是本能地作出的。之後我們再虛構出一個理由,它讓我們感覺我們是清醒地作出了決定。比起科學家,我們的思考方式更像是律師。科學家追求的是單純的真理,而律師精通於爲一個已經確定的推論構出可能*最大的理由。

“多貝里先生,你是怎麼做到在生活中不犯思維錯誤的呢?” *是:我做不到。 準確地說我根本不想這麼做。迴避思維錯誤是很麻煩的。我給自己制定了下列規則:在後果影響可能很大的情形裏(在作重要的私人或業務決定時),我設法儘可能理智和理*地作決定。我掏出我的思維錯誤清單,逐一覈對,像一名飛行員使用檢查清單一樣。我爲自己設計了一份便於使用的核對錶,我可以用它來仔細檢查重要決定。在後果影響較小的情形裏(例如在作是買寶馬還是大衆汽車的決定時),我就會放棄理*地尋找最佳方案,而是聽從我的直覺。清醒思考是奢侈的。因此,如果可能的損害較小——你無須絞盡腦汁,要允許發生錯誤,這樣你會生活得更輕鬆。

爲什麼我們的思維錯誤這麼頑固?20世紀90年代末,第二種類似的解釋:我們的大腦是爲複製設計的,而不是爲發現真理設計的。換句話說,我們首先需要透過思考來說服別人。誰說服了別人,誰就確保了權力,從而確保了能夠接觸更多資源。這一資源接觸反過來在繁殖和培養後代時又是一個關鍵優勢。

預言未來的人有兩種:一種是一無所知的人,另一種是不知道他們自己一無所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