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隱與閒就士人而言,隱逸與休閒關係緊密。宋代士人對於隱逸的態度客觀上給宋代休閒文化的勃...

習題庫 閱讀(1.0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隱與閒就士人而言,隱逸與休閒關係緊密。宋代士人對於隱逸的態度客觀上給宋代休閒文化的勃...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隱與閒

就士人而言,隱逸與休閒關係緊密。宋代士人對於隱逸的態度客觀上給宋代休閒文化的勃興創造了條件。宋代隱士文化出現了轉折,首先表現在隱士的數量很少。《宋書·隱逸傳》記載的隱士只有 49 人,可見其少。其次,隱士之隱,很少再有像陶淵明那樣避世疾俗的了,宋代的隱士多與仕宦者往來交遊。最後,最重要的一點變化是,宋代士人普遍具有“歸隱”的傾向,而且這種甘於歸隱的心理並不能完全用傳統隱士那種爲了名節、人格之*等來解釋,而更多的是源於一種形而上的人生之思。也就是在對外在事功名利與內在生命享受兩者之間的權衡上,宋人思考得更爲深入了。前者通常被看得很虛幻、無意義,而後者通常被認爲是生命的真實。注重對生命的個*化體驗,追求審美的自由生活,成爲大多數士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意義上的隱居落實到了略顯世俗的詩酒人生、壺中天地的閒隱。至少這種趨勢與特點在宋人的詩文中表現得很明顯。

在宋代隱士那裏,隱而不仕已不再是宣泄某種與*對抗的情緒,或者宣揚一種潔淨的人格魅力,而是很簡單的理由:“家有山林之樂。”自然審美的欣賞進入了“可遊可居”(《 林泉高致 》)的生活化場景之中。 另外日常生活的親情、友情,即一種對生活審美的重視,也成爲士人隱居不仕的藉口。過一種審美的生活, 充滿情感的生活,而非忙碌、異化的*生活,是促使很多士人放棄仕宦而歸田園,或者在仕宦而夢寐田園的重要因素。

中唐以來,士人普遍流行及時行樂的閒逸心理,唐宋詞中多有表現。究其原因,以白居易爲代表的“中隱” 文化心態對此影響顯著。

“中隱”既是隱逸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休閒審美心態的體現。或者可以說,中隱是以審美來調節生活,以休閒來獲得有着生命韻律的生存方式,在休閒的生活中實現一種不離*而遠離*的仕途智慧。

雖然宋代士人大多傾慕白居易的中隱模式,但亦有很大的超越。白居易的中隱前提,他說得很清楚,“隱在留司官”。這樣的官位是“不勞心與力,又免飢與寒。終歲無公事,隨月有俸錢”(《 中隱 》)。 而對於“大隱”,即隱於朝市的做法,白居易是否定了的,認爲“朝市太喧囂”。而小隱入山林的模式又顯得過於冷清*苦。白居易的休閒審美生活仍是要寄託於外在物質條件之上,要有官做,但不大不小,不閒不忙,還要有較爲豐裕的俸祿。因此,大隱、小隱、遭遇貶謫等,對於白居易而言似很難真正灑脫閒適。宋代的士人則大爲不同。諸如在朝爲官、隱居山野、遭遇貶謫等傳統士人所能處的所有境遇,宋代士人仍表現出詩酒風流,山水怡情的人生姿態。他們自覺地將審美的因素與張弛有致的生命節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來,在仕與隱之間做到無往而不閒,無入而不自得。

因此,在宋人看來,更爲難得的並非身心兩閒,而應是“體未得休,而心無他營”,身不閒而心閒的生活方式 。

總之,*的隱士文化自宋代起就越來越休閒化了。就是說隱逸並不主要是達到一種*的目的,而更是爲了獲得美的生活,是從對勞形怵心到閒情逸致的轉化。當然,也不否認在宋代及以後的時代,有個別時期隱逸文化會帶有很濃的***,但這已經不是隱逸文化的主流形態。正如蘇轍所言:“一出一處,皆非其真。 燕坐蕭然,莫之與親。”(《壬辰年寫真贊 》)出處、隱仕都是形跡,最爲重要的是“蕭然”之心境。 蕭然心境,即爲淡泊、閒適的心境。當官的往往勞形累心,隱居者往往內心向往功名。所以,能擁有“蕭然”( 審美心胸 )的人是最真了。

(節選自潘立勇、陸慶祥《宋代士人的休閒之境》)

4.下列關於“宋代隱士文化”的表述,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A.宋代的隱士多與仕宦者往來交遊,不再像陶淵明那樣憤世嫉俗。

B.宋代士人普遍存在歸隱傾向,是因爲他們通常認爲外在的功名是虛幻的、無意義的,而內在生命享受纔是生命的真實。

C.宋人用略顯世俗的詩酒人生、壺中天地的閒隱來踐行*意義上的隱居。

D.宋代士人所傾慕“中隱”模式是一種以審美來調節生活,以休閒來獲得生命韻律的生存方式,在休閒的生活中實現一種遠離*的仕途智慧

5.根據文意,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宋代隱士文化出現轉折,表現在宋代士人普遍歸隱,且這種心理源於一種形而上的人生之思。

B.宋代隱士的歸隱,不是爲了宣泄某種與*對抗的情緒,或者宣揚一種潔淨的人格魅力,而僅是爲了體會日常生活的親情、友情。

C.白居易的“隱在留司官”表明他將休閒審美生活寄託於外在物質之上,是一種身不閒而心閒的生活方式。

D.自宋代起,隱逸就不主要是爲了達到一種*目的,而是爲了獲得更美的生活,是從對勞形怵心到閒情逸致的轉化。

6.根據原文,下列分析和評價有誤的一項是

A.宋代休閒文化的勃興在客觀上源於宋代士人注重對生命個*化體驗和追求審美的自由生活。

B.過一種審美的生活,充滿情感的生活,而非忙碌異化的*生活,是很多士人放棄仕宦而歸田園,或者在仕宦而夢寐田園的重要原因。

C.宋人在遭遇在朝爲官、隱居山野、遭遇貶謫等境遇時,仍表現出詩酒風流,山水怡情的人生姿態,主要受到白居易“中隱”模式的影響。

D.從文中蘇轍的話可以看出,他認爲隱居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擁有一種淡泊、閒適的心境。

【回答】

4.B

5.D

6.C

【解析】

4.

試題分析:A不是“不再”,而是很少再有了,選項過於絕對。C不是踐行“*意義的隱居”。D原文是“不離*而遠離*”。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考覈概念的題目的命題點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內涵、外延,注意的錯誤主要是範圍不當、偷換概念、曲解文意、答非所問等類型。選項A混淆邏輯範圍,C曲解文意,D偷換概念。

5.

試題分析:A不是“普通歸隱”,而是“普遍具有歸隱傾向”。B“僅是爲了”不對,理由有二,家有山林之樂;對生活審美的重視。此項只說了第二個理由。C“身不閒而心閒”是宋人“體未得休,而心無他營”的生活方式,不是白居易那種要有官做,但不大不小,不閒不忙。還要有較爲豐裕的俸祿。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篩選並整合資訊的題目,篩選整合資訊的題目側重於對文中佐*觀點的現象、材料的運用的準確*進行考覈,主要的錯誤類型是張冠李戴、混淆範圍、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無中生有等,此題選項A偷換概念,B混淆範圍,C張冠李戴。

6.

試題分析:原文有“宋代的士人則大爲不同”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類題目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覈,考覈的方式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範圍、以偏概全、偷換概念等。此題選項A混淆邏輯範圍,選項混淆範圍。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