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日:“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

習題庫 閱讀(2.0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日:“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日:“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論語·爲政》

  材料二  仲舒復對曰:“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以爲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對既畢.天子以仲舒爲*都相。

                                         ——《漢書·董仲舒傳》

  材料三  至論天下之理,則要妙精微.各有攸當;亙古亙今,不可移易。惟古之聖人爲能盡之,而其所行所言.無不可爲天下後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宮便殿奏禮》

  材料四  前三代.吾無論矣;後三代.漢唐宋是也。中間千百餘年獨無是非者.豈其人無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爲是非.故未嘗有是非耳。

                                       一一李贄《藏書卷》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孔子與董仲舒的思想主張,指出兩種主張的不同結局並分析其原因。

  (2)據材料三、材料四,分析朱熹與李贄的觀點有何不同?說明了什麼問題?

  (3)“三孔”(孔府、孔廟、孔林)是世界文化遺產。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三孔”成爲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原因和現實意義是什麼?

【回答】

.(1)孔子主張以德治民,在當時諸侯爭霸、連年戰亂的背景不可能實現,因而沒有人採納。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現思想上的“大一統”;由於適應加強*集權的需要,這一主張被採納。

  (2)朱熹堅持儒家學說.認爲儒家思想不可改變,李贄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論爲衡量是非的標準,認爲時代不同了,是非觀念也應該變化。說明儒家思想受到懷疑和挑戰,統治地位開始動搖。

  (3)原因:孔子是*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備受後代推崇;儒家思想對*傳統文化影響很大;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儒家思想是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歷代封建統治者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護等。

  意義:“三孔”是歷史文化教育的陣地,有利於弘揚*傳統思想文化;“三孔’’的旅遊資源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開發,推動了當地旅遊經濟的發展。

知識點:*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