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小題。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

習題庫 閱讀(1.4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小題。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小題。

景公問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豈得而食諸!”他日又復問政於孔子,孔子曰: “政在節財。”景公說,將欲以尼谿田封孔子。晏嬰進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倨傲自順,不可以爲下;崇喪遂哀,破產厚葬,不可以爲俗;遊說乞貸,不可以爲國。自大賢之息,周室既衰,禮樂缺有間。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後景公敬見孔子,不問其禮。異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間持之。”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白:“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魯。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師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已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爲人也。”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曰:“丘得其爲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爲此也!”師襄子闢席再拜,曰:“師蓋雲《文王*》也。”

孔子既不得用於衛,將西見趙簡子。至於河而聞竇鳴犢、舜華之死也,臨河而嘆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子貢趨而進曰:“敢問何謂也?”孔子曰:“竇鳴犢、舜華,晉國之賢大夫也。趙簡子未得志之時,須此兩人而後從政;及其已得志,殺之乃從政。丘聞之也,刳胎殺夭則麒麟不至郊,竭澤涸漁則蚊龍不合*陽,覆巢毀卵則鳳皇不翔。何則?君子諱傷其類也。夫鳥獸之於不義也尚知闢之,而況手丘哉!”乃還息乎陬鄉,作爲《陬*》以哀之。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爲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衹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選自《史記·孔子世家》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 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軌法      滑稽:能言善辯

B. 景公止孔子曰              止:勸止

C. 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      穆然:沉痛的樣子

D. 須此兩人而後從政          須:必須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 倨傲自順,不可以爲下               狷者有所不爲也

B. 以季孟之間待之                     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C. 丘之不濟此,命也夫!               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D. *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             子貢賢於仲尼

16.下列對上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孔子是理想主義者,可惜沒有人用他,齊景公雖然熱情地詢問孔子怎麼構建*理想等問題,但由於朝中大臣的反對,加上自己目光短淺,最後對孔子採取了“敬而不用”的態度。

B. 孔子認爲治理國家要講求君臣、父子之禮,並且認爲管理國家最重要的是節約開支,杜絕浪費。這樣的主張徹底改變了齊景公的爲政思想,因此他很高興。

C. 孔子向師襄子學習*琴,能夠體會出作曲者膚*黝黑,身材髙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個統治四方侯的王者,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一個悟*很高的人。

D. 當孔子聽到竇鳴犢、舜華被殺的消息後,感慨萬千,認爲那些鳥獸對於不義的行爲還知道躲避,更不要說自己了,於是決定回到老家陬鄉休息。

17.用“/”給文中劃波浪線的部分斷句。(限斷6處)

天下君王至於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沒到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夫鳥獸之於不義也尚知闢之,而況乎丘哉!

(2)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爲人。

【回答】

14.A

15.D

16.B

17.天下君王至於賢人衆矣 /,當時則榮 /,沒則已焉 /。孔子布衣 /,傳十餘世 /,學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

18.(1)那些鳥獸對於不義的行爲尚且知道避開,何況是我孔丘呢!

(2)儘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時代,然而內心非常向往。我閱讀孔氏的書籍,可以想見他的爲人。

【解析】

14.試題分析:B項,止:挽留;C項,穆然:肅穆的樣子;D項,須:依靠

15.試題分析:A項,動詞,做;B項,介詞,用或拿;C項,取消句子**。D項,介詞,表被動/介詞,比。

16.試題分析:“這樣的主張改變齊景公的爲政思想”在文中沒有依據。

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定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爲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有時還涉及到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內容的角度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覈實這些情節,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確,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題選項B事件錯誤。

17.試題分析:注意“矣” “焉”的標誌,“當時則榮 ”“沒則已”並列結構。注意斷開。

18.試題分析:注意重點詞語“之於”“闢”“雖”的翻譯。

參考譯文:

齊景公向孔子請教如何爲政,孔子說:“國君要像國君的樣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樣子,父親要像父親的樣子,兒子要像兒子的樣子。”景公聽了後說:“對極了!假如國君不像個國君,臣子不像個臣子,父親不像個父親,兒子不像個兒子,即使有很多的糧食,我怎麼能吃得着呢!”改日景公又向孔子請教爲政的道理,孔子說:“管理國家最重要的是節約開支,杜絕浪費。”景公聽了很高興,打算把尼溪的田地封賞給孔子。晏嬰勸阻說:“儒者這種人,能說會道,是不能用法來約束他們的;他們高傲任*自以爲是,不能任爲下臣使用;他們重視喪事,竭盡哀情,爲了葬隆重而不惜傾家蕩產,不能讓這種做法形成風氣;他們四處遊說乞求官祿,不能用他們來治理國家。自從那些聖賢相繼下世以後,周王室也隨之衰微下去,禮崩樂壞已有好化時間了。現在孔子講究儀容服飾,詳定繁瑣的上朝下朝禮節,刻意於快步行走的規矩,這些繁文縟節,就是幾代人也學習不完,畢生也搞不清楚。您如果想用這套東西來改變齊國的風俗,恐怕這不是引導老百姓的好辦法。”之後,齊景公雖然很有禮貌地接見孔子,可不再問起有關禮的問題了。有一天,景公慰留孔子說:“用給季氏那樣高的待遇給您,我做不到。“所以就用上卿季孫氏、下卿孟孫氏之間的待遇給孔子。齊國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聽到了這個消息。景公對孔子說:“我已年老了,不能重用你了。”孔子於是就離開齊國,返回了魯國。

孔子向師襄子學習*琴,一連學了十天,也沒增學新曲子。師襄子說:“可以學些新曲了。”孔子說:“我已經熟習樂曲了,但還沒有熟練地掌握*琴的技法。”過了些時候,師襄子又說:“你已熟習*琴的技法了,可以學些新曲子了。” 孔子說:“我還沒有領會其中的志趣啁。”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已經熟習其中的志趣,可以繼續往下學了。”孔子說:“我還沒有體會出作曲者是怎樣的一個人。”過了些時候,孔子肅穆沉靜,深思着什麼,接着又心曠神怡,顯出志向遠大的樣子。說:“我體會出作曲者是個什麼樣的人了,他的膚*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個統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誰能夠如此呢!”師襄子恭敬地離開位置給孔子拜了兩拜,說:“我老師原來說過,這是《文王*》呀”。

孔子既然得不到衛國的重用,打算西遊去見趙簡子。到了黃河邊,聽到竇鳴犢、舜華被殺的消息。就面對着黃河感慨地嘆氣說:“壯美啊黃河水,浩浩蕩蕩多麼盛大,我所以不能渡過黃河,也是命運的安排吧!”子貢趕上前去問:“冒昧地請問老師,這話是什麼意思?”孔子說:“竇鳴犢、舜華兩個人,都是晉國有才德的大夫。當趙簡子還沒有得志的時候,是依靠這兩個人才得以從政的;等到他得志了,卻殺了他們來執掌*。我聽說過,一個地方剖腹取胎殺害幼獸,麒麟就不來到它的郊野,排幹了池塘水抓魚,那麼龍就不調合*陽來興致雨了,傾覆鳥巢毀壞鳥卵,鳳凰就不願來這裏飛翔。這是爲什麼呢?君子忌諱傷害他的同類。那些鳥獸對於不義的行爲尚且知道避開,何況是我孔丘呢!”於是便回到老家陬鄉休息,創作了《陬*》的琴曲來哀掉竇鳴犢、舜華兩們賢人。

太史公說:《詩》中有這樣的話:“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讓人遵循。”雖然我不能達到這種境地,但是心裏卻嚮往着他。我讀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見到他的爲人。到了魯地,參觀了孔子的廟堂、車輛、衣服、禮器,目睹了讀書的學生們按時到孔子舊宅中演習禮儀的情景。我懷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戀不願離去。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直到賢人也夠多的了,當活着的時候都顯貴榮耀,可是一死什麼也就沒有了。孔子是一個平民,他的名聲和學說已經傳了十幾,讀書的人仍然崇他爲宗師。從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國談六藝的人,都把孔子的學說來做爲判斷衡的最高準則,可以說孔子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了。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