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9分)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爲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餘聞董生曰:...

習題庫 閱讀(1.79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9分)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爲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餘聞董生曰:...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9分)

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爲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餘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爲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爲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爲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爲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爲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之誅,死罪之名。其實皆以爲善,爲之不知其義,被之空言而不敢辭。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父不父則無道,子不子則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以天下之大過予之,則受而弗敢辭。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爲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爲禁者難知。” 

(節選自《史記·太史公自序》)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諸侯害之,大夫壅之             害:嫉妒,嫉害

B.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           是非:褒貶評定

C.遭變事而不知其權               權:權變,權宜

D.夫君不君則犯                   犯:觸犯,侵犯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孔子知言之不用                 上明三王之道 

B.以達王事而已矣                 以天下之大過予之

C.守經事而不知其宜               被之空言而不敢辭

D.爲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過也

11.對下列句子的翻譯,不準確的一項是(3分)(    )

A.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獎善懲惡,尊崇賢能,鄙夷無才無德之輩。

B.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否則)前面有讒言卻聽不到,後面有禍害卻不知道。

C.夫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禮是在壞事發生之前加以防範,法是在壞事發生之後予以懲處。

D.法之所爲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爲禁者難知:法施行的作用容易看到,而禮禁絕的作用卻難以察覺。

【回答】

9.D

10.C 

11.B

【解析】

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文言實詞可以運用代入法、課內遷移法、成語遷移法,利用上下文來推敲詞意。A項可結合“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譯爲“嫉妒,嫉害”。B項“是非”後加賓語,所以活用作動詞,譯爲“褒貶評定”。C項“守經事而不知其宜,遭變事而不知其權”根據詞語“權衡”可以推測,譯爲“權變,權宜”,是可以的。D項“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則犯,臣不臣則誅”譯爲“干擾、冒犯”。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讀音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虛詞的用法主要和幾個方面有關係:在句中的位置、前後詞的詞*、固定句式。者:助詞,主要有兩種用法。一種是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後,組成名詞*短語。如:將藏之於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指南錄〉後序》) 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用花者取花初敷時,用實者成實時採。(《採草*》)“者”的另一種用法是放在一個詞或一組詞後邊,起提頓作用:先用“……者 ”提出要說明的事物,稍微停頓一下,然後說明或論斷。如: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古之讓天之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五蠹》) “者”有時放在時間詞之後,起語助作用,可不譯。如: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者”有時放在數詞後邊,可譯爲“個”“樣”之類。如: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皆冒行之。(《赤壁之戰》)A項第一句“之”取消句子**;第二句中“之”助詞,的。B項第一句“以”連詞,表目的,用來;第二句“以”介詞,起提賓作用,可譯爲“把”。C項兩個“而”錶轉折,但是、卻。D項第一句“者”是附在別的詞或短語之後,組成名詞*短語。第二句“者”提出要說明的事物,稍微停頓一下,然後說明或論斷。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11.

試題分析:B項譯文不準確,“前有讒而弗見,後有賊而不知”“見”看見、發覺,所以“讒”應該譯爲“說讒言的人”,而且這兩個句子句式是相對應的,所以“賊”與“讒”相對應,應該譯爲“奸臣”。因此正確的譯文應爲“否則就是讒佞之徒站在面前也看不見,奸賊之臣緊跟在後面也不會發覺”。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參考譯文】

上大夫壺遂問:“從前孔子爲什麼要作《春秋》呢?”太史公說:“我聽董生講:‘周朝王道衰敗廢弛,孔子擔任魯國司寇,諸侯嫉害他,卿大夫阻撓他。孔子知道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主張無法實行,便褒貶評定二百四十二年間的是非,作爲天下評判是非的標準,貶抑無道的天子,斥責爲非的諸侯,聲討亂政的大夫,爲使國家政事通達而已’。孔子說:‘我與其載述空洞的說教,不如舉出在位者所做所爲以見其是非美惡,這樣就更加深切顯明瞭。’《春秋》這部書,上闡明三王的治道,下辨別人事的紀綱,辨別嫌疑,判明是非,論定猶豫不決之事,褒善怨惡,尊重賢能,賤視不肖,使滅亡的國家存在下去,斷絕了的世系繼續下去,補救衰敝之事,振興廢弛之業,這是最大的王道。……

因此,做國君的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則就是讒佞之徒站在面前也看不見,奸賊之臣緊跟在後面也不會發覺。做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否則就只會株守常規之事卻不懂得因事制宜,遇到突發事件則不知如何靈活對待。做人君、人父若不通曉《春秋》的要義,必定會蒙受首惡之名。做人臣、人子如不通曉《春秋》要義,必定會陷於篡位殺上而被誅伐的境地,並蒙死罪之名。其實他們都認爲是好事而去做,只因爲不懂得《春秋》大義,而蒙受史家口誅筆伐的不實之言卻不敢推卸罪名。如不明瞭禮義的要旨,就會弄到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的地步。君不象君,就會被臣下干犯,臣不象臣就會被誅殺,父不象父就會昏聵無道,子不象子就會忤逆不孝。這四種惡行,是天下最大的罪過。把天下最大的罪過加在他身上,也只得接受而不敢推卸。所以《春秋》這部經典是禮義根本之所在。禮是禁絕壞事於發生之前,法規施行於壞事發生之後;法施行的作用顯而易見,而禮禁絕的作用卻隱而難知。”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