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

習題庫 閱讀(1.53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

公都子曰:“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

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亂。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蛇龍居之,民無所定。

“堯舜既沒,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爲污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爲園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說暴行有作,園囿、污池、沛澤多而禽獸至。及紂之身,天下又大亂。周公相武王誅紂,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爲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吾爲此懼,閒①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②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

(選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有刪改)

【注】①閒:捍衛。②詖:偏頗。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壞宮室以爲污池                以爲:把……作爲。

B.周公相武王誅紂                相:幫助。

C.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易:輕易。

D.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        距:抗拒。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聖人之道衰                乃夜馳之沛公*

B.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其皆出於此乎

C.楊氏爲我,是無君也        若屬皆且爲所俘  

D.禹抑洪水而天下平          求思之深而無不在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孟子認爲自己好辯是迫不得已而爲之,他借論辯來表明自己的態度,宣揚儒家的“仁政”思想。

B.孟子將楊墨兩家的學說概括爲“無君”“無父”,將其比作亂臣賊子的邪說,認爲危害堪比禽獸。

C.孟子主張端正人心,消除邪說,反對偏激,批判怪論,這些做法符合*意願和社會發展規律。

D.孟子認爲沒有大禹天下不會太平,沒有孔子人們會變成野蠻的夷狄,沒有周公人們會思想混亂。

16.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澤成現代漢語。(10分)

(1)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2)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

【回答】

13.C

14.B

15.D

16.(1)與其尊崇天而思慕它,哪裏比得上把天當作物一樣蓄養起來而控制着它呢?與其順從天而讚美它,哪裏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變化規律而利用它呢?

(2)楊朱、墨翟的學說不停止(傳播),孔子的學說不彰顯,這樣,邪惡的言論就矇蔽了百姓,阻塞了仁義。

【解析】

13.

試題分析:文言實詞的解釋,要重視那些在所學課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那些意義與現代漢語中已有較大差異的詞語,以及一詞多義的詞語。文言實詞應該用規範的現代漢語詞語予以解釋,並且要根據該詞在某句子中的切實意義給予恰當的解釋,以使句子前後語氣通暢、意義明白正確爲標準。具體分析時,還要結合着具體語境分析。C項,易,改變。所以選C。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14.

試題分析:此類文言虛詞題,一般要結合具體語境,去判定某一虛詞的具體用法和意義。A項,前者,助詞“的”;後者,動詞“去”“往”。B項,二者均爲語氣副詞,表猜測,“大概,可能”;C項,前者,爲了;後者,被;D項,連詞,因而/連詞,而且。所以選B。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15.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帶着選項回到原文,從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混淆和關鍵詞語的誤譯等角度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D項,應爲“沒有周公人們會變成野蠻的狄夷,沒有孔子人們會思想混亂”。所以選D。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16.

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爲主,意譯爲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範的現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之、孰、制天命、息、著、邪說。

考點: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參考譯文:

公都子問:“別人都說您喜歡辯論,請問爲什麼?”

孟子回答說:“我哪裏喜歡論辯,我是迫不得已!國家產生已經很久了,總是一時太平,一時混亂。在堯那個年代,大水橫流,在國中氾濫,毒蛇和蛟龍佔據其中,百姓沒有安身的地方。

“堯舜死後,聖人之道衰微,殘暴的國君接連出現。他們毀壞民宅把它作爲玩樂的池塘,百姓無處安居繁衍。譭棄良田把它變成苑囿,使百姓沒吃沒穿。邪惡的言論和殘暴的行爲又隨之興起。苑囿、池塘、草澤多起來,各種禽獸出沒。到商紂的時候,天下又大亂起來。周公輔佐武王*紂王,滅掉了五十個國家,把虎豹犀牛大象都趕到邊遠地方,天下百姓都非常高興。

“世道衰微,邪惡的言論和殘暴的行爲又隨之興起。有臣下犯上作亂殺掉君王的,有兒子不孝殺掉父親的。孔子對此很憂慮,就寫了《春秋》。《春秋》,是關於天子大事的。因而孔子說:‘瞭解我的大概是透過《春秋》,怪罪我的大概也是透過《春秋》啊!’

“聖明的國君再也沒有出現,諸侯肆無忌憚,處士到處亂說,楊朱、墨翟的言論充斥天下。天下的學說不歸楊朱一派,就屬墨翟一派。楊朱提倡只爲自己,這是目無國君;墨翟主張兼愛,這是目無父母。目無父母,目無君主,這樣的人就是禽獸。公明儀說:‘廚房裏有肥肉,馬圈裏有肥馬,但百姓面有飢*,野外有餓死的人,這大概像野獸吃人啊!’楊朱、墨翟的學說不停止(傳播),孔子的學說不發揚光大,這樣,邪惡的言論就矇蔽了百姓,阻塞了仁義。我對此很憂慮,纔出來捍衛先聖之道,反對楊朱、墨翟的學說,批判荒唐的言論,使那些邪惡的言論無法傳播。邪惡的言論從內心產生,就會有害行事;對行事有害,就擾亂*。即使聖人再次降生,也不會改變我的觀點。

“從前大禹治水,天下太平;周公兼併夷狄驅趕猛獸,百姓安寧;孔子著成《春秋》,亂臣賊子心生忌憚。我也是想使人心端正,消除邪惡的言論,反對偏激的行爲,批判荒唐的言論,來繼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聖人的事業。(我)哪裏是喜歡論辯?我是迫不得已啊!能夠表示反對楊朱、墨翟的,就是聖人一類人。”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