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文後各小題。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

習題庫 閱讀(2.75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文後各小題。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選段,完成文後各小題。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11.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增加    B.夫晉,何厭之有    厭:厭倦

C.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D.以亂易整          易:替代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①以亂易整,不武                ②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B.①因人之力而敝之                ②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C.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②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D.①吾其還也                      ②會其怒,不敢獻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佚之狐說“師必退”,表現了佚之狐對燭之武的瞭解與信任,使讀者未見其人,先知其才,從側面表現了燭之武的才能。

B.大兵壓境,國家危在旦夕,佚之狐向鄭伯舉薦燭之武,經過佚之狐的一番勸說,燭之武最終答應去見秦君。

C.燭之武見到秦君後,先坦言知亡,然後指出滅鄭國只對晉國有利而對秦無益,並挑撥離間秦晉關係,最終讓秦君退兵。

D.文章透過語言等描寫表現了燭之武不僅能言善辯,而且深明大義、機智勇敢的*格特點。

【回答】

11.B

12.C

13.B

【解析】

11.

試題分析:實詞題目近些年考覈有難度加大的趨勢,考題選項中夾雜出現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但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的正確與否。B項,“夫晉,何厭之有”中的“厭”可以聯繫語境進行分析,後面說“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可見前面是說晉國沒有滿足的,“厭”應解釋爲“滿足”。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透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比如本題的B項,可以聯繫句子的語境分析其意思。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題幹要求選出“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C項,兩個“也”都表示判斷。A項,第一個“以”,介詞,用;第二個“以”,因爲。B項,第一個“之”,助詞“的”;第二個“之”,代詞。D項,第一個“其”,表商量語氣,還是;第二個“其”,代詞,他。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此類題目的答題思路如下:1.先翻譯每組學過句子中的虛詞,再將這個意思套到另一句中來推斷虛詞用法是否相同。2.具體辨析時,可在瞭解18個虛詞基本用法的基礎上,運用五點意識法——虛實意識、結構意識、句位意識、呼應意識、語氣意識。

1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意的能力。B項,“經過佚之狐的一番勸說”有誤;佚之狐是向鄭伯推薦燭之武。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語句,一一對應。選項的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⑴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⑵人物的事蹟張冠李戴;⑶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⑷人物*格陳述不恰當;⑸憑空添加,無中生有;⑹強加因果關係。選項對應的資訊在第一段,文章明確說明是“佚之狐言於鄭伯”。

知識點:歷史事件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