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豐子愷散文》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2.15W)
《豐子愷散文》經典語錄

豐子愷(1898.11.9—1975.9.15)原名豐潤、豐仁。浙 *崇德人。1914年人杭州浙*省第一師範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和繪畫。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對他的思想影響甚大。1919年師範學校畢業後,與同學數人在上海創辦上海專科師範學校,並任圖畫教師。1921年東渡日本學習繪畫、音樂和外語。1922年回國到浙*上虞春輝中學教授圖畫和音樂,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爲好友。1924年,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4月號首次發表了他的畫作《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其後,他的畫在《文學週報》上陸續發表,並冠以“漫畫”的題頭。自此*纔開始有“漫畫”這一名稱。1924年在上海創辦立達中學。1925年成立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聖陶、鄭振鋒、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開明書店聘爲編輯。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七七事變後,率全家逃難。解放後曾任*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


經典語錄

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造物主騙人的手段,也莫如“漸”。在不知不覺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血氣旺盛的*“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因爲其變更是漸進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猶如從斜度極緩的長遠的山坡上走下來,使人不察其遞降的痕跡,不見其各階段的境界,而似乎覺得常在同樣的地位,恆久不變,又無時不有生的意趣與價值,於是人生就被確實肯定,而圓滑進行了。

然人類中也有幾個能勝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壽命的人。那是“大人格”,“大人生”。他們能不爲“漸”所迷,不爲造物所欺,而收縮無限的時間並空間於方寸的心中。故佛家能納須彌於芥子。*古詩人(白居易)說:“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英國詩人(Blake)也說:“一粒沙裏見世界,一朵花裏見天國;手掌裏盛住無限,一剎那便是永劫。”

我彷彿看見這世間有一個極大而極複雜的網,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結在這網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種事物的時候,總要牽動無數的線,帶出無數的別的事物來,使得本物不能孤獨地明晰地顯現在我的眼前,因之永遠不能看見世界的真相,大娘舅在大世界裏,只將其與“錢”相結的一根線剪斷,已能得到滿足而歸來。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把這個網盡行剪破,然後來認識這世界的真相。

“美”都是“神”的手所造的。假手於“神”而造美的,是藝術家。

人體的美的姿態,必是出於自然的。換言之,凡美的姿態,都是從物理的自然的要求而出的姿態,即舒服的時候的姿態。這一點屢次引起我非常的銘感。無論貧賤之人,醜陋(?)之人,勞動者,黃包車伕,只要是順其自然的天*而動,都是美的姿態的所有者,都可以禮讚。

我覺得時辰鍾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徵了。時辰鐘的針,平常一看總覺得是“不動”的;其實人造物中最常動的無過於時辰鐘的針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生也如此,刻刻覺得我是我,似乎這“我”永遠不變,實則與時辰鐘的針一樣地也如此,刻刻覺得我是我,似乎這“我”永遠不變,實則與時辰鐘的針一樣地無常!一息尚存,總覺得我仍是我,我沒有變,還是留連着我的生,可憐受盡“漸”的欺騙!

人之能堪受境遇的變衰,也全靠這“漸”的助力。鉅富的紈絝子弟因屢次破產而“漸漸”蕩盡其家產,變爲貧者;貧者只得做傭工,傭工往往變爲奴隸,奴隸容易變爲無賴,無賴與乞丐相去甚近,乞丐不妨做偷兒……這樣的例,在小說中,在實際上,均多得很。因爲其變衰是延長爲十年二十年而一步一步地“漸漸”地達到的,在本人不感到什麼強烈的刺激。故雖到了飢寒病苦刑笞交迫的地步,仍是熙熙然貪戀着目前的生的歡喜。假如一位千金之子忽然變了乞丐或偷兒,這人一定憤不欲生了。

這真是大自然的神祕的原則,造物主的微妙的功夫!*陽潛移,春秋代序,以及物類的衰榮生殺,無不暗合於這法則。由萌芽的春“漸漸”變成綠*的夏;由凋零的秋“漸漸”變成枯寂的冬。我們雖已經歷數十寒暑,但在圍爐擁衾的冬夜仍是難於想象飲*揮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

我十七歲入杭州浙*第一師範,二十一歲畢業以後沒有升學。我受中等以上學校教育,只此五年。這五年間,弘一法師,那時稱爲李叔同先生,便是我的圖畫音樂教師。圖畫音樂兩科,在現在的學校裏是不很重要的;但是奇怪得很,在當時我那浙*第一師範裏,看得比英國算還重。我們有兩個圖畫專用的教室,許多石膏模型,兩架鋼琴,五十幾架風琴。我們每天要花一小時去練圖畫,花一小時以上去練*琴。大家認爲當然,恬不爲怪。這是甚麼原故呢?因爲李先生的人格和學問,統制了我們的感情,折服了我們的心。他從來不罵人,從來不責備人,態度謙恭,同出家後完全一樣,然而個個學生真心的怕他,真心的學習他,真心的崇拜他。我便是其中之一人。

“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來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的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爲恆久不變。這真是造物主騙人的一大詭計!這有一件比喻的故事:某農夫每天朝晨抱了犢而跳過一溝,到田裏去工作,夕暮又抱了它跳過溝回家。每日如此,未嘗間斷。過了一年,犢已漸大,漸重,差不多變成大牛,但農夫全不覺得,仍是抱了它跳溝。有一天他因事停止工作,次日再就不能抱了這牛而跳溝了。造物的騙人,使人留連於其每日每時的生的歡喜而不覺其變遷與*苦,就是用這個方法的。人們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溝,不準停止。自己誤以爲是不變的,其實每日在增加其苦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