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伶官傳序歐陽修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

習題庫 閱讀(1.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伶官傳序歐陽修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伶官傳序

歐陽修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 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樑,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爲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樑。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爲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17.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B.此三者,吾遺恨也         恨:遺憾。

C.逸豫可以亡身             亡:毀滅。

D.抑本其成敗之跡           抑:或者。

1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B.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C.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D.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伶官傳序》總結了後唐莊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歷史教訓。以“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諷諫北宋統治者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

B.古人常把王朝的盛衰歸之於天命,在《伶官傳序》中,歐陽修否定了這種傳統的說法。

C.晉王死後,莊宗非常謹慎得對待其父所賜之箭,主要原因是不忘其父之志,以此鞭策自己要勵精圖治。

D.《伶官傳序》中,有很多格言*句,既是對莊宗得天下而有失天下的歷史總結,也對我們的人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2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 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②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回答】

17.C

18.D

19.B

20.①莊宗收下箭藏在宗廟裏,此後打仗時,就派官員以少牢之禮祭祀於宗廟,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錦鍛織的袋子裏,揹着它衝殺在前,等打了勝仗,又把箭放回宗廟。②禍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積累而成的,聰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愛的人或事困擾,難道僅僅是伶人的事嗎?

【解析】

17.

試題分析:該題考覈文言實詞運用。C項,亡,使動用法。(wáng①<動>逃跑。《陳涉世家》:“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廉頗藺相如列傳》:“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②<動>丟失;失掉。《智子疑鄰》:“暮而果大亡其財。”《六國論》:“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③<動>滅亡。《子魚論戰》:“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過秦論》:“遂並起而亡秦族矣。”④<動>死亡。《赤壁之戰》:“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⑤<動>通“忘”。忘記。《韓非子·說林》:“人不能自止於足,而亡其富之涯矣。”)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實詞題目近些年考覈有難度加大的趨勢,一般刻意迴避考綱規定的120個實詞,並且考題選項中夾雜出現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但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毀滅”代到原句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的正確與否。

18.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斷句前,先要通讀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關係。也可藉助文段的一些特徵巧妙斷句,比如藉助虛詞(發語詞、句末語氣詞、時間詞等),藉助句式,藉助修辭(對偶、排比、頂針、反覆等),藉助對話詞“曰”、“雲”等,該題中名詞是解題關鍵——“組”“首”“太廟”。

【考點定位】要求對一段課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斷句,能力層級爲B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對淺易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標點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讀多背,形成語感。有了一定的語感,讀到該停頓之處,就會自然而然地停頓,不必苦思。斷句、標點也講求一定的技巧,做題時應把握準語意,根據語法結構、邏輯規律作出判斷。解答本題應首先明白語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對語句進行斷句。

19.

試題分析:解答此類題時,閱讀一定要細緻,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閱讀一定要沉得住氣。依據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微末節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後倒置,內容上的歸納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等。B項,說明國家興衰敗亡不由天命而取決於“人事”,並未否定。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爲、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比如本題的B項,考生就應到文中找到相關內容,然後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即可發現,說法錯誤。

2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並翻譯句子的能力。本題中,要掌握以下關鍵字詞的翻譯:(1)“以”“ 少牢”“ 從事”“負”“ 盛以錦囊”狀語後置,各1分;(2)“於”“ 忽微”“ 智勇”“ 所溺”句意各1分。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啊!國家的興盛與衰敗的道理,雖說是天意,難道不是人爲的緣故嗎?探究莊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傳言晉王李克用臨死時,曾把三支箭交給莊宗,並對他說:“樑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與我結爲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歸附於樑。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恨。給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記你父親報仇的心願。”莊宗收下箭藏在宗廟裏,此後打仗時,就派官員以少牢之禮祭祀於宗廟,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錦鍛織的袋子裏,揹着它衝殺在前,等打了勝仗,又把箭放回宗廟。

當莊宗用繩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裝放着樑王君臣的頭顱,進宗廟,把箭交還先王,稟告報仇成功的消息的時候,他意氣之盛,可以說是豪壯啊!等仇敵已滅,天下平定,一個人在夜間呼喊,叛亂的人四方響應,莊宗慌張東逃,還沒等見到敵人,官兵們就離散了,只乘下君臣互相瞧着,不知投奔哪裏是好,以至於剪斷頭髮,對天發誓,眼淚沾溼了衣裳,這又是多麼衰敗啊!難道真是得天下難而失天下易嗎!還是推究他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都在於人爲的緣故呢?

《尚書》說:“自滿招致損失,謙虛得到好處。”憂患與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貪圖安逸享樂可喪失*命,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當莊宗氣勢旺盛時,天下所有豪傑無人能同他對抗,等到衰敗時,幾十個伶人就可使他命喪國亡,爲天下人所恥笑。可見禍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積累而成的,聰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愛的人或事困擾,難道僅僅是伶人的事嗎?於是作《伶官傳》。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