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讀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後面題目。(12分)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

習題庫 閱讀(1.46W)

問題詳情:

讀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後面題目。(12分)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

讀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後面題目。(12分)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樑,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爲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樑。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於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入於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爲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1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組:絲帶、絲繩,這裏泛指繩索

B.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       舉:所有的

C.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   本:本來

D.此三者,吾遺恨也               恨:遺憾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B.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世言晉王之將終也       秦之遇將*,可謂深矣

D.與其所以失之者         與爾三矢

1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用法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C.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      D.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16.根據文意,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以莊宗極盛之時“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的情景,與極衰之時“士卒離散”“泣下沾襟”的慘象進行對比,鮮明地推匯出成敗由人的道理。

B.“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於人歟?”前句以反問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難失天下易,後句則強調成敗在於“人事”。

C.“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對稱的語句與文章開頭的論斷相呼應,揭示了“人事”的具體涵義,強化了文章的觀點。

D.文章透過一個“夫”字,引出“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的結論。這一結論既着眼於總結歷史教訓,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統治者,應吸取歷史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以免重蹈莊宗的覆轍。

17.將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3分)

(2)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2分)

(3)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2分)

(4)信乃解其縛,東鄉坐,西鄉對,師事之。(3分)

【回答】

【*】

13.C

14.C

15.B

16.B

17.(1)禍患常常是從細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溺愛的事物困擾,難道僅僅是溺愛伶人有這種結果嗎?

(2)這好比把肉投給飢餓的老虎,能有什麼功效呢?

(3)齊國將*田忌賞識他並像對待客人一樣禮待他。

(4)韓信竟然親自爲他解開綁繩,讓他面朝東坐着,自己面朝西對着他,像對待老師那樣對待他。

【解析】

13.

試題分析:本:推究。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要注意平時的積累,還要學會根據具體的語境進行推斷。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14.

試題分析:A其:①副詞,表祈使語氣;②代詞,代莊宗。B以:①介詞,用;②副詞,才。C之,均是主謂之間的介詞。D與:①介詞,和;②動詞,給。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15.

試題分析:A人事:古義:主要指*上的得失。今義:指人員的任免、考覈、獎懲等事務。B憂勞:憂慮*勞。C至於:古義:表示不好的結果,相當於“以致”。今義:程度副詞或表另提一事。D從事:古義:官名。 今義:動詞,投身到(事業中去)。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16.

試題分析:理解文中句子的含義以及概括文章中心內容。B項句子採用反問句的形式,表示否定,所以“肯定得天下難失天下易”一說不準確,應爲“否定”。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17.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文語句的能力。答題時要把句子放在語境中去理解,避免斷章取義,再者要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和特殊句式。比如(1)句中的“於”“而”“豈”,以及被動句;(2)句中的“譬若”“以”“餒”,以及賓語前置句;(3)句中“將”“ 善”“ 客”;(4)句中“乃”“縛”“東”“鄉”“西”“師”“事”。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參考譯文】

唉!國家興盛與衰亡的命運,雖然說是天命,難道不是由於人事嗎?推究莊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說晉王將死的時候,拿三支箭賜給莊宗,告訴他說:“樑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來的;契丹與我訂立盟約,結爲兄弟,他們卻都背叛晉而歸順樑。這三件事,是我的遺留的仇恨;給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記你父親的願望。”莊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廟裏。此後出兵,就派隨從官員用豬、羊各一頭祭告祖廟,請下那三支箭,用錦囊盛着,揹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凱旋時再把箭藏入祖廟。

當莊宗用繩子捆綁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裝着樑君臣的首級,進入太廟,把箭還給先王,向先王稟告成功的時候,他意氣驕盛,多麼雄壯啊。等到仇敵已經消滅,天下已經平定,一個人在夜間呼喊,作亂的人便四方響應,他匆忙向東出逃,還沒有看到叛*,士卒就離散了,君臣相對而視,不知回到哪裏去。以至於對天發誓,割下頭髮,大家的淚水沾溼了衣襟,又是多麼衰頹啊。難道是得天下艱難而失天下容易嗎?或者說推究他成功與失敗的事蹟,都是由於人事呢?《尚書》上說:“自滿招來損害,謙虛得到好處。”憂慮*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閒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當莊宗強盛的時候,普天下的豪傑,都不能跟他抗爭;等到他衰敗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困他,就自己喪命,國家滅亡,被天下人譏笑。禍患常常是從細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溺愛的事物困擾,難道僅僅是溺愛伶人有這種結果嗎?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