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革,字休映,濟陽考城人也。父柔之,齊尚書倉部郎。革幼而聰敏,早有才思,六歲便...

習題庫 閱讀(5.09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革,字休映,濟陽考城人也。父柔之,齊尚書倉部郎。革幼而聰敏,早有才思,六歲便...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革,字休映,濟陽考城人也。父柔之,齊尚書倉部郎。革幼而聰敏,早有才思,六歲便解屬文。柔之深加賞器,曰:“此兒必興吾門。”九歲丁父艱,與弟觀同生,少孤貧,傍無師友,兄弟自相訓勖,讀書精力不倦。十六喪母,以孝聞。服闋,與觀俱詣太學,補國子生,舉高第。齊中書郎王融、吏部謝朓雅相欽重。朓嘗雪夜造訪,見革弊絮單席,而耽學不倦,嗟嘆久之,乃脫所著襦遺之。弱冠舉南徐州秀才。

中興元年,高祖入石頭城,時吳興太守袁昂據郡距義師,乃使革制書與昂,於坐立成,辭義典雅,高祖深賞嘆之,因令與徐勉同掌書記。出爲雲麾晉安王長史、尋陽太守,以清嚴爲百城所憚。時少王行事多傾意於籤帥,革以正直自居,不與籤帥等同坐。俄遷左光祿大夫、御史中丞,*奏豪權,一無所避。

時武陵王在東州頗自驕縱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①*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爲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辭  乃除折衝將*、東中郎武陵王長史、會稽郡丞。至鎮,惟資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廣,辭訟日數百,革分判辨析,曾無疑滯。功必賞,過必罰,民安吏畏,百城震恐。琅邪王騫爲山*令,贓貨狼藉,望風自解。府王憚之,遂雅相欽重。每至侍宴,言論必以《詩》、《書》,王因此耽學好文。典籤沈熾文以王所制詩呈高祖,高祖謂僕*徐勉曰:“*革果能稱職。”尋監吳郡。於時境內荒儉,劫盜公行。革至郡,惟有公給仗身②二十人,百姓皆懼不能靜寇。革乃廣施恩撫,明行制令,盜賊靜息,民吏安之。

革*強直,每至朝宴,恆有褒貶,以此爲權勢所疾,乃謝病還家。大同元年卒。革歷官八府長史,四王行事,傍無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節選自《梁書·列傳第三十》,有刪改)

【注】①臧盾:人名。②仗身:帝王或*的隨身衛士。

5.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革幼而聰敏,早有才思,六歲便解屬文  屬文:寫文章

B.齊中書郎王融、吏部謝朓雅相欽重      雅:平素,向來

C.琅邪王騫爲山*令,贓貨狼藉          狼藉:縱橫散亂

D.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                徒:只,僅僅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見革弊絮單席,而耽學不倦  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之仇者

B.乃脫所著襦遺之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C.因令與徐勉同掌書記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D.言論必以《詩》、《書》      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7.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時武陵王在東州/頗自驕縱/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爲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辭/

B.時武陵王在東州/頗自驕縱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爲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辭/

C.時武陵王在東州/頗自驕縱/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爲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辭/

D.時武陵王在東州/頗自驕縱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爲行事/非卿不可/不得有辭/

8.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服闋”是指守喪期滿除服,“闋”是終了的意思。母親去世後,*革服喪完畢,與弟弟*觀一同去太學讀書。

B.“太學”是我國古代的國立大學,太學之名始於西周,與現在的大學相比,雖然形式上有許多不同,其實質和培養目標是一樣的。

C.我國古時候,男子二十歲時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以示成年,後世常用“弱冠”泛指男子二十歲左右的年紀。

D.“除”的本義是臺階,透過臺階能夠步步登高,古代也用“除”來表示任命官職,如除拜、除授等。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革幼年就很聰敏,很早就有才能和情思,受到父親的賞識,並且勤勉好學,王融、謝朓對他非常敬重。

B.*革才思敏捷,文采出衆,深受樑高祖蕭衍的賞識和器重,被樑高祖安排與徐勉“同掌書記”,共同處理公務。

C.*革爲官清嚴,衆多官員對他頗爲忌憚,他擔任左光祿大夫、御史中丞時,秉公執法,*劾豪門權貴,毫不避諱。

D.*革*格剛直,朝宴時常有批評的話,因而被權貴憎恨,加以誣陷,他只好稱病返鄉。他因爲官清廉受到世人敬重。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九歲丁父艱,與弟觀同生,少孤貧,傍無師友,兄弟自相訓勖,讀書精力不倦。

(2)革乃廣施恩撫,明行制令,盜賊靜息,民吏安之。

【回答】

5.C

6.C

7.A

8.B

9.D

10.(1)(*革)九歲時父親去世,與弟弟*觀是同父所生,(他們)年少孤獨貧窮,身旁雖無老師朋友指點,但兄弟互相訓教勉勵,讀書學習毫不倦怠。(2)*革於是廣施恩惠,明令行爲,制定法令,盜賊最終被平息,百姓、官吏這才安心了。

【解析】

5.

試題分析:狼藉:行爲不檢,名聲不好。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文言實詞的考覈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覈的內容,課標卷近幾年有加大難得的趨勢,考的詞語一般在課本中沒有出現,要求學生根據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後搭配是否得當,還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現以今釋古的現象。此題“狼藉”解釋爲“縱橫散亂”就是典型的以今釋古,同時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

6.

試題分析:C因:副詞,於是,就。A而:連詞,卻;連詞,表並列。B之:代詞,他;助詞,主謂取獨。D以:動詞,引用;介詞,把。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文言虛詞的辨析的此題,注意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重點記憶考綱規定的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還要重點記憶課本中的經典例句。命題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課本中,依據文字中的,如果課本的不熟悉根本無法作答。答題時首先明確課本的虛詞的含義,然後把課本中的帶入到文字中的句子當中,看手法通順,即所謂的代入法。如此題A項“而”表並列,譯爲“且”,把“且”帶到前面的句子中,顯然不通順,前面的“而”是“卻”的意思,可見用法不同。

7.

試題分析:在對該句進行斷句時,應注意“召” 的主語應爲“上”;“年少”的主語是“武陵王”;“*弱”和“不能匡正”的主語是“臧盾”;“非”與“不”呼應,構成固定短語,表示強調之意。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注意一些常見的標誌*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覈較少,大多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的成分,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後結合文意進行分析。此題在對該句進行斷句時,應注意“召” 的主語應爲“上”;“年少”的主語是“武陵王”;“*弱”和“不能匡正”的主語是“臧盾”;“非”與“不”呼應,構成固定短語,表示強調之意。

8.

試題分析:*古代的太學與現在的大學不可同日而語。前者主要培養國家官員,後者則是未來職業人員的學習場所。兩者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差異頗大。所以,“其實質和培養目標是一樣的”的說法是錯誤的。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爲識記A。

【名師點睛】文化常識的考覈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宮殿的名稱、年號、諡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這類題目一般錯誤都比較明顯,如此題*古代的太學與現在的大學不可同日而語。前者主要培養國家官員,後者則是未來職業人員的學習場所。兩者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差異頗大。所以,“其實質和培養目標是一樣的”的說法是錯誤的。

9.

試題分析:D“加以誣陷”屬無中生有,原文中只說“爲權勢所疾”,並無誣陷的說法。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定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爲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有時還涉及到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內容的角度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覈實這些情節,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確,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題選項D“加以誣陷”屬無中生有,原文中只說“爲權勢所疾”,並無誣陷的說法。

10.

試題分析:重點詞語:“丁父艱”“訓勖”“明”“制”“靜息”。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翻譯註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丁父艱”“訓勖”“明”“制”“靜息”等實詞,同時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如詞類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譯,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後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

【參考譯文】

*革,字休映,是濟陽考城人。他的父親*柔之,是齊朝的尚書倉部郎。*革幼年就很聰慧敏捷,早年就有才能和情思,六歲就懂得寫文章。父親*柔之對他非常賞識器重,說:“這個孩子必能興旺我們的家族。”(*革)九歲時父親去世,與弟弟*觀是同父所生,(他們)年少孤苦貧窮,身旁雖無老師朋友指點,但兄弟互相訓教勉勵,讀書學習毫不倦怠。(*革)十六歲時母親去世,他因爲孝順而聞名。服喪完畢,*革與弟弟*觀一同去太學,被增補爲國子生,在考試中名列前茅。齊朝的中書郎王融、尚書吏部郎謝朓一向都很敬重*革。謝朓曾經雪夜到 *革家中拜訪,看見*革蓋着破棉被,鋪着單薄的席子,卻沉醉於學習中不知疲倦,謝朓嘆息了很長時間,於是脫下自己穿的棉衣贈送給他。*革二十歲時就被推薦爲南徐州秀才。

中興元年,樑高祖蕭衍入主石頭城。當時吳興太守袁昂佔據着州郡抵抗樑*,樑高祖就讓*革給袁昂寫勸降書,*革在座位上當即寫成,言辭文義典雅,樑高祖非常讚賞他,於是命令*革與徐勉共同掌管公文書記工作。後來*革出京做雲麾晉安王長史、尋陽太守,因爲清正嚴明被各地的地方官忌憚。當時少王做事大多迎合於籤帥,*革憑藉正直自處,不同籤帥等人同席而坐。*革不久被提升爲左光祿大夫、御史中丞,他*劾參奏豪門權貴,一個都不迴避。

當時武陵王在東洲,非常驕傲放縱,皇上召見*革當面命令說:“武陵王還年輕,臧盾*情軟弱,不能糾正他,想讓你代替他來做這件事。這件事情非你不可,請不要推辭。”於是皇上任命*革爲折衝將*、東中郎武陵王長史、會稽郡丞。到了東洲,*革只靠官俸過日子,吃得也很簡單。會稽郡面積大、人口多,訴訟案件每天幾百件,*革一一判斷辨析,從不留下疑案懸案。(他)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使*安定,官吏敬畏,(他管理下的)很多城市(的人)震驚。琅邪人王騫做山*令,用不正當手段獲取的財貨很多,遠遠望見*革的氣勢就自請解職。武陵王懼怕*革,於是對他非常敬重。*革每到侍宴時,與武陵王言談一定要引用《詩》、《書》的句子,武陵王因此愛好學習喜歡寫文章。典籤沈熾文把武陵王寫的詩呈給樑高祖,樑高祖對僕*徐勉說:“*革果然能夠勝任擔任的職務.”不久*革又監管吳郡。當時吳郡境內荒年歉收,盜賊公然行動。*革到了吳郡,只有公派侍衛二十人,百姓 都怕他不能清除盜寇。*革於是廣施恩惠,明令行爲,制定法令,盜賊最終被平息,百姓、官吏這才安心了。

*革*格剛強正直,每次到朝宴的時候,總有褒貶之言,因此被有權勢的人憎恨,於是*革稱病返回家鄉。大同元年(*革)去世。*革歷任八府長史,四王行事,身旁卻沒有侍妾,家徒四壁,世人因此敬重他。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