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道德與死亡陳宣良道德與死亡的關係問題,自古以就引起哲學家和神學家們的興趣。古希臘先...

習題庫 閱讀(2.6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道德與死亡陳宣良道德與死亡的關係問題,自古以就引起哲學家和神學家們的興趣。古希臘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

道德與死亡

陳宣良

道德與死亡的關係問題,自古以就引起哲學家和神學家們的興趣。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在被處死前說:“好人無論是生前死後都不至於吃虧,神總是關懷他。”他死得大義凜然,毫不畏懼,他說:“分手的時候到了,我去死,你們去活,誰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他對死的超然態度一直受到後人的稱道。他也許可以說是第一個把道德(好人)與死亡聯結起的哲學家。在中世紀,道德問題始終與世報應密不可分。天堂和地獄是上帝設作爲使人去惡向善的工具的。康德則說得更明白,他說,道德實踐需要三個預先假設的前提,“這些懸設就是永生、積極意義下的自由和神的存在三個懸設”。然而,歷史中的哲學,極少有像存在主義那樣集中而嚴肅地討論死亡問題的。以往的哲學與其說是討論道德與死亡的關係,還不如說是討論道德與永生的關係。如果人死後什麼也沒有了,天堂地獄都不存在,人還會向善嗎?若人的道德修養以人格完善爲目標,就是說,以成爲神爲目標,以永生(哪怕只是象徵意義的)爲目標,如果永生不可能,道德還會存在嗎?

存在主義者不取功利主義的道德觀,他們不把道德看成規範人的行爲的各種誡律,不以行爲的效果判斷善惡,道德歸根到底是人生態度。存在主義道德觀的基礎是強調人的絕對自由,而絕對的自由意味着絕對的責任。人正視自己的自由,就是正視自己的責任。不自由的人是不用負責任的。然而,道德又是一種對於他人的態度。當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吃了知善惡果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用無花果葉將下體遮掩起:他們產生了羞恥之心。羞恥感正是人面對他人而生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

我們不妨說,道德是基於自由面對他人的一種態度。德·波伏瓦在《他人的血》書前引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一句話:“每一個人在所有人面前都負有責任。”很能說明這本小說道德主義的實質。但怎樣纔算對他人負責的道德態度呢?道德並不單純表現在行爲的結果對他人有利或有害上,因爲道德畢竟是自由者自身的態度。如果動機不善,再好的效果也不能稱善。但更應注意的是,他人也是自由的,因此,他人要對你的行爲結果作出他自己的判斷。即使你做出自以爲一心爲他人的義舉,也可能得不到他人的愛戴,因爲也許在這件事上他人與你的價值標準全不一樣。

這樣,道德就不在於你做出的事對他人是否實際上有利,而在於你是否願意去做於他人有利的事,你是否有犧牲精神,你是否作了犧牲。

《人都是要死的》之中那位不死的人福斯卡的命運說明了這一點。他的身邊出現了一位可愛的女孩子貝婭特麗絲,與他心愛的兒子安託納相愛。福斯卡希望他們能獲得幸福,希望以自己無上的權力、無窮的財富給他們最大的保護。然而對他們說,這種蔭庇剝奪了他們的自由,他們並不感到幸福,只想掙脫他的統治。安託納終於向福斯卡要王位,在收復故土的戰鬥中英勇獻身了。福斯卡一心爲別人作好事,爲什麼得不到別人的愛呢?貝婭特麗絲對他說:“當安託納朝湖心遊過去,當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時,我敬佩他,因爲他在冒生命的危險,但是您,您的勇敢是什麼?我愛他的慷慨,您也不計較您的財富、時間、勞苦,但是您可以活上千千萬萬個人的生命,您爲他人作出的犧牲便算不了什麼。我愛他的高傲,他是一個與其他人毫無兩樣的人,選擇走自己的人生道路,這點了不起……”福斯卡由於擁有無限的生命而不再能犧牲,因此,也不再有道德。

這樣,道德不是與永生,而是與死結合起。當人們單純把道德視爲追求人格完善時,永生是道德的結果。現在反過了,如果人永生,則無道德。人可以成爲高尚的、勇敢的、慷慨的,總之,有道德的,恰恰因爲人會死。

5.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    )(5分)

A.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是第一個把道德與死亡態度聯結起的哲學家。

B.存在主義道德觀排除了人格完善、成神永生、世報應等道德實踐目標和假設。

C.康德認爲只要具備三個預先假設的前提(永生、積極意義下的自由和神的存在)就能進行道德實踐。

D.道德應以自我的動機和他人的利益爲判斷標準。

E.因爲人會死卻能爲他人作出犧牲才具有了道德。

6.下列對存在主義道德觀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存在主義道德觀是一種非功利主義的道德觀。

B.只有獲得絕對的自由才能對他人負責,才能獲得道德感。

C.存在主義道德觀要求把動機與效果統一起。

D.恰恰是面對死亡,人們才能作出選擇,從而區分是否道德。

7.根據文意,怎樣才能產生道德?

8.根據文意,道德與死亡是什麼關係?

【回答】

5.AC

6.B

7.①在自由的基礎上,正視自己的責任。②對他人負責,願意去做有利於他人的事,富有犧牲精神。(每點2分)

8.①存在主義之前的哲學大多預設了死亡之後的永生,道德以成神、永生爲目標。②人在死亡面前作出選擇,爲他人犧牲,就是道德。(每點2分)

【解析】

5.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篩選資訊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意的理解,將選項分別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A項資訊於第1段第5句中,原文“也許可以說是第一個把道德(好人)與死亡聯結起的哲學家”。故錯。C項“只要……就”語氣太絕對,與原文不符。所以選AC。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6.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篩選資訊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意的理解,將選項分別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B項資訊於第2段,存在主義道德觀的基礎強調人的絕對自由,對應着絕對的責任,但並不能由此推論出“只有……才能”。所以選B。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7.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可在整體感知文章論述內容大意的基礎上,從文中找到對道德論述的相關語段,答題區間在第2.4段,例如第2段“存在主義道德觀的基礎是強調人的絕對自由,而絕對的自由意味着絕對的責任。人正視自己的自由,就是正視自己的責任。”第4段“而在於你是否願意去做於他人有利的事,你是否有犧牲精神,你是否作了犧牲。”可根據這些語句提煉*的概括即可。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8.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中作者觀點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題,可從文中找到論述道德與死亡的相關語段,然後根據語段內容提煉概括即可。答題區間在第1段、第4段,讀後可知,道德與死亡的關係因不同的時期的觀點而不同,“若人的道德修養以人格完善爲目標,就是說,以成爲神爲目標,以永生(哪怕只是象徵意義的)爲目標,如果永生不可能,道德還會存在嗎?”第4段“道德就不在於你做出的事對他人是否實際上有利,而在於你是否願意去做於他人有利的事,你是否有犧牲精神,你是否作了犧牲。”可根據這些提示*的語句提煉概括。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