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題。臣奉侍帷幄十餘年,陛下許臣以仁義之道,守而不失;儉約樸素,終始弗渝。德音在...

習題庫 閱讀(1.34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題。臣奉侍帷幄十餘年,陛下許臣以仁義之道,守而不失;儉約樸素,終始弗渝。德音在...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題。


臣奉侍帷幄十餘年,陛下許臣以仁義之道,守而不失;儉約樸素,終始弗渝。德音在耳,不敢忘也。頃年以來,浸不克終。謹用條陳,裨萬分一。


……


陛下在貞觀初,清淨寡慾,化被荒外。今萬里遣使,市索駿馬,並訪怪珍。昔漢文帝卻千里馬,晉武帝焚雉頭裘。陛下居常論議,遠希堯、舜,今所爲,更欲處漢文、晉武下乎?此不克終一漸也。


子貢問治人。孔子曰:“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子貢曰:“何畏哉?”對曰:“不以道導之,則吾仇也,若何不畏!”陛下在貞觀初,護民之勞,煦之如子,不輕營爲。頃既奢肆,思用人力,乃曰:“百姓無事則易驕,勞役則易使。”自古未有百姓逸樂而致傾敗者,何有逆畏其驕而爲勞役哉?此不克終二漸也。


陛下在貞觀初,抑己以利物,比來縱慾以勞人。雖憂人之言不絕於口,而樂身之事實切諸心。無慮營構,輒曰:“弗爲此,不便我身。”推之人情,誰敢復爭?此不克終三漸也。


在貞觀初,親君子,斥小人。比來輕褻小人,禮重君子。重君子也,恭而遠之;輕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莫見其非,遠之莫見其是。莫見其是,則不待間而疏;莫見其非,則有時而暱。暱小人疏君子而欲致治非所聞也此不克終四漸也。


在貞觀初,不貴異物,不作無益。而今難得之貨雜然並進,玩好之作無時而息。上奢靡而望下樸素,力役廣而冀農業興,不可得已。此不克終五漸也。


貞觀之初,求士如渴,賢者所舉,即信而任之,取其所長,常恐不及。比來由心好惡,以衆賢舉而用,以一人毀而棄,雖積年任而信,或一朝疑而斥。夫行有素履,事有成跡,一人之毀未必可信,積年之行不應頓虧。陛下不察其原,以爲臧否,使讒佞得行,守道疏間。此不克終六漸也。


……


夫禍夫禍福無門,惟人之召,人無釁焉,妖不妄作。今旱之災,遠被郡國,兇醜之孽,起於轂下,此上天示戒,乃陛下恐懼憂勤之日也。千載休期,時難再得,明主可爲而不爲,臣所以鬱結長嘆者也!


9.下列各句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清淨寡慾,化被荒外。   聊乘化以歸盡


B. 比來縱慾以勞人         行比一鄉


C.雖憂人之言不絕於口     請息交以絕遊


D.求士如渴,賢者所舉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10.全都屬於唐太宗“漸不克終”的表現的是哪一項?


①今萬里遣使,市索駿馬,並訪怪珍。  ②不貴異物,不作無益。  ③以衆賢舉而用,以一人毀而棄 ④一人之毀未必可信,積年之行不應頓虧。 ⑤難得之貨雜然並進,玩好之作無時而息。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11.對原文理解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文章用鮮明的對比,將“貞觀之初”與“比來”太宗的*舉措及生活儉奢情況加以論列,揭示了太宗不能善始善終的問題。


B.文中對太宗的許多批評,不但直言不諱,毫不假借,而且往往直揭其言與心、言與行的矛盾,深入其內心隱祕。如:“雖憂人之言不絕於口,而樂身之事實切諸心”。


C.透過魏徵的奏疏可見當時的唐太宗與隋煬帝完全一樣的驕侈和濫用民力,所以唐太宗也是一個昏主暴君。


D.這篇奏疏,用平易樸素、明白曉暢的語言說理,真正做到了辭達而理洽,具有一種樸質明暢的美感。


12.請用“/”線將上面文言文中劃橫線的句子斷句。


暱 小 人 疏 君 子 而 欲 致 治 非 所 聞 也 此 不 克 終 四 漸 也


13.請將上面文言文中加點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自古未有百姓逸樂而致傾敗者,何有逆畏其驕而爲勞役哉?


答:                                                     


(2)上奢靡而望下樸素,力役廣而冀農業興,不可得已。


答:   

【回答】

9.C “絕”都是“斷”的意思。A教化/造化,指自然。B近來/合。D舉薦/都,全。


10.A


11.C唐太宗與隋煬帝不能混爲一談,透過魏徵的奏疏也不能看出唐太宗也是一個昏主暴君。如奏疏中說唐太宗“雖憂人之言不絕於口,而樂身之事實切諸心”,意思是雖然體恤百姓的話還掛在嘴邊,但心裏想的卻是自身享樂。可見唐太宗的做法還未達到昏聵的程度。


12.斷句:暱小人/疏君子/而欲致治/非所聞也/此不克終四漸也。


13.參考譯文


(1)自古以來,沒有因爲百姓*而導致國家敗亡的。哪有恐怕百姓驕惰而讓他們去服勞役的事呢?


(2)上面奢侈糜費而希望下面儉約樸素,大量地役使勞力而希望發展農業,那都是辦不到的。


參考譯文:


我在陛下身邊做事已經十多年了,陛又曾答應過我,要永遠守着仁義之道,始終保持儉約樸素的作風。陛下說過的話至今還在我耳邊迴響,但是近幾年來,陛下卻漸漸有點有始無終的樣子。現在謹向陛下分條陳述,希望有所幫助。


貞觀之初,陛下不煩擾百姓,不追求物質享受,教化遠及國外。可是,現在卻派使者到千里萬里之外,搜尋良馬、珍寶。漢文帝謝絕千里馬,晉武帝燒燬雉頭裘的事,陛下是知道的。陛下平時常說,要跟遠古的堯舜相比,可是現在的所作所爲,不要說堯舜,就連漢文帝、晉武帝也不如了。這是陛下有始無終的苗頭之一。


子貢向孔子請教管理百姓的道理。孔子說:"得小心謹慎啊!那好像拿一根爛繩子去控制六匹馬。"子貢說:"何必那麼害怕呢?"孔子回答說:"不依着道理去領導他們,就會和我們爲敵,怎麼能不怕呢?"貞觀初年,陛下盡心竭力,愛護百姓,像對待兒子一樣地給他們溫暖,不隨便興動土木,現在卻奢侈放縱了,很想動用民力,還說什麼"百姓無事,容易驕情,讓他們多服些勞役才肯聽使喚"。自古以來,沒有因爲百姓*而導致國家敗亡的。哪有恐怕百姓驕惰而讓他們去服勞役的事呢?這是陛下有始無終的苗頭之二。


貞觀初年,陛下對自己要求苛刻,爲的是利國利民。近來卻放縱嗜慾,大規模地勞役百姓。雖然體恤百姓的話還掛在嘴邊,但心裏想的卻是自身享樂。陛下在恣意營建的時候,總是自我辯護說:"不這樣做,對我不方便啊!"在君臣之間,誰又能和陛下去爭論呢? 這是陛下有始無終的苗頭之三。


貞觀初年,陛下能夠親近君子,斥遠小人。近來對小人輕佻而親暱,對君子只在禮節上尊重。禮節上尊重君子,實際上是敬而遠之;輕佻小人,實際上是愛而近之。敬而遠之,就不容易看到君子的優點,不等別人去離間,就會疏遠他們;看不見小人的缺點,就免不了會親暱起來。親暱小人,疏遠君子,而想達到天下太平,這是沒有聽說過的事。這是陛下有始無終的苗頭之四。


貞觀初年,陛下不愛珍寶奇物,不做無益於實際的事。可是現在呢,難得的物品紛紛進獻上來而被收納,享樂用品無休止地在製造。上面奢侈糜費而希望下面儉約樸素,大量地役使勞力而希望發展農業,那都是辦不到的。這是陛下有始無終的苗頭之五。


貞觀初年,陛下訪求人才,像渴極思飲一樣,凡是賢明人舉薦的人才,你就會相信他,任用他,取其所長,惟恐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可是最近用人卻只憑主觀好惡,經過許多賢明人舉薦才任用了的人,如果有一個人說他們的壞話,陛下就棄而不用了。就是已任用多年並得到信任的人,也會一旦受懷疑而被斥退。看人要看他平時的行爲,看事要看已形成的結果。一個人說的壞話未必可信,多年的行爲不可能突然發生變化。陛下對一人一事不從根本上研究,就加以肯定或否定,而致使佞人得志,讒言得逞,篤守道義的人被離間疏遠。這是陛下有始無終的苗頭之六。


禍福沒有一定的,全是人自己招來的。不犯錯誤,不吉祥的現象不會發生、現在旱災遍及全國,壞人在陛下身邊蠢動,這是上天發出的*告,這也正是陛下提高*惕努力治國的時候。千載一時的好機會錯過了就不容易再遇到了。像陛下這樣聖明的君主,本應該有所作爲而不去努力,這怎能不使我憂慮苦悶,嘆息不止呢!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