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

習題庫 閱讀(3.1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 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 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6.對下列各句中加橫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下聖人也亦遠矣           下:低於

B.士大夫之族                 族:類

C.君子不齒                   齒:提及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及:比得上

7.下列各句中加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其聞道也亦先乎吾/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B.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不知東方之既白

C.猶且從師而問焉/則施施而行

D.於其身也,則恥師焉/遊於是乎始

8.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而恥學於師

A.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

B.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C.而今安在哉

D.*,水爲之而寒於水

9.下列各句加橫線詞的活用現象,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不恥相師

A.望西山,始指異之

B.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C.下*陵,順流而東也

D.泣孤舟之嫠婦

10.把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回答】

6.C

7.B

8.D

9.A

10.

(1)聖人成爲聖人的原因,愚人成爲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於這個原因吧?(關鍵詞:所以、爲、其)

(2)不明白句讀,不能解決疑惑,有 的要問老師,有的卻不問,小的方面學習了大的方面卻丟棄了,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關鍵詞:句式、或、小大)

【解析】

試題解析:

6.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C“君子不齒”中的“齒” 是“並列”的意思,不齒,就是不與之同列.顏師古曾說,齒,謂之齊列如齒.這裏使用了個比喻的修辭手法,像牙齒一樣排列、並列.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比如本題C項就可以採取代入原文法解決,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透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7.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題幹要求選出“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關鍵詞“意義和用法”“相同”。B項都是助詞,取消句子**A:相當於介詞“於”/助詞,詞尾;C:連詞,表遞進/連詞,表修飾;D:介詞,“對於”/介詞,“從”。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解答文言虛詞的時候可以藉助兩種方法,一是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二是虛詞前後詞語的詞*。本題的“之”,其用法如下:1.“之”字用作指示代詞.如:①“之二蟲又何知?”“之”表示“這”,意爲“這兩條魚又怎麼知道?”②“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之”表示“這樣”,意爲“(他)是我的老師,像這樣(我)又怎麼(可以)詆譭他呢?③“請京,使居之.”“之”代指處所,表示“那裏”.④“見其發矢十中*,但微頷之.”“之”,此,指陳堯諮*箭十中*這一情況2.“之”用作第三人稱代詞.這種情況出現得比較多,在課文中屢見不鮮,主要表示“他”、“她”、“它”.如:①“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識之”,意即默默地在心裏記住它.②“桓侯故使人問之”,“之”指代他(扁鵲),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問他(扁鵲)”.3.“之”字用作動詞,意爲“往,到……去”.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爲“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準備到南海去,怎麼樣?”②“行不知所之.”“之”意爲“到……去”.4.“之”字用作助詞,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但筆者以爲也最複雜,可以分爲下面三種:⑴“之”用作結構助詞,相當於“的”,如:①“聖人之道,卒於魯也傳之.”意即“孔子的學問,最終是靠不怎麼聰明的曾參傳下來的”.②“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兩個“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的施捨”.⑵“之”字用於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如;①“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爲功.’”“之”在這裏沒有實在意義,用於取消句子的**.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裏也.”同樣,“之”在這裏也沒有實在意義.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種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時候混淆,應注意區分,以免弄錯.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調節音節的作用,也無實義.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調節音節,沒有實在意義 .②“填然鼓之.”在這裏,“之”也是單純調節音節,沒有實義.基本上來說,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見的用法就是上面幾種,只要掌握其規律,摸準“之”的用法和意義也是不困難的.

8.本題考查學生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本題考查學生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先看選項,.D和例句都是介詞短語後置;A.“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定語後置句,調整語序爲“以爲凡是州有異態者之山水”B.“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被動句,“於”表被動;C.“而今安在哉 ”賓語前置句,調整語序爲“而今在安哉”。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動詞可以帶賓語,介詞也可以帶賓語,在文言文中,賓語前置是有條件的。文言文中動詞賓語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種種情況:(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這個代詞賓語一般要放在動詞的前面,這是古漢語特有的用法。1.動詞前面有“不”“未”“弗”“無”等否定副詞的否定句。在這種否定句裏,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放在動詞的前面2.古之人不餘欺也。(《石鐘山記》)譯文:“古時候的人沒有欺騙我呀。”這是個否定句。動詞前面有否定副詞“不”,代詞賓語“餘”,放在動詞“欺”的前面。翻譯的時候應該按現代漢語的順序,即“古之人不欺餘也”。3.以否定*無定代詞作主語的否定句。在這類否定句中,動詞的賓語如果是代詞一般也要放在動詞的前面。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這是否定句。它的主語是“莫”“莫”是否定*無定代詞。賓語“我”也是代詞,現代漢語“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二)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前。在古代漢語裏,使用頻率大的疑問代詞是“何”字,其他的還有“誰、孰、惡、安、焉、胡、奚、曷”等,它們作賓語時,也放在動詞謂語前面。① 良問曰:“大王來何*?”(〈鴻門宴〉)譯文:“張良問道:‘大王來時帶什麼了嗎?’”這是疑問句,“何”是疑問代詞,它充當動詞“*”的賓語,前置到“*”的前面。按現代漢語的順序,應是“大王來*何?”② 沛公安在?(〈鴻門宴〉)譯文:“沛公在哪裏?”這是疑問句,“哪裏:是疑問代詞,它是動詞在“的”賓語,前置到“*“的前面。按現代漢語的順序,應是“沛公在安?”(三)用“之”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這種現象古漢語並不多見。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譯文:“不懂得斷句,不明白疑難問題……”句中的“句讀”,“惑”都是要強調的賓語,動詞是“知”、“解”。“句讀”、“惑”前置到動詞前面。“之”是標誌。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讀,不解惑”。(四)用“是”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加重語氣。① 君亡之不恤,而羣臣是憂,惠之至也。(《左傳•僖公十五年》)譯文:“君王不憂慮自己流亡在外,卻擔心臣子們,真是仁惠到極點。”句中“亡”,“羣臣”分別是“恤”,“憂”的賓語,“是”“之”都是賓語前置的標誌。① 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譯文:“該不會要責備你吧?”句中“爾”作“過”的賓語,借“是”把賓語前置,以示強調,即“過爾”,“過”在這裏是“指責,責備”的意思。像成語“唯利是圖”,“惟命是從”,“惟你是問”“唯纔是舉”“惟馬首是瞻”等等,就是這種格式,其中“惟”譯成“只”“只是”或“專”“一定”等,而“是”是提賓的標誌,不譯。(五)特殊情況:1.“相”字解釋爲“動作偏指一方”時,可譯爲“我,你、他(她)”,這時“相”用在動詞謂語之前。如:①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你)② 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她)③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我)。題中C,屬於第二類, 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謂語前。

9.本題考查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A項與例句都是意動用法,“以……爲恥”“認爲……奇特”B.“下”名詞做狀語,“向下”;C.“東”名詞作動詞,“向東進*”D.“泣”使動用法,“使……哭泣”。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在文言文中,名詞做狀語有以下情況:一、方位名詞作狀語,一般翻譯爲“向+方位名詞,例如:(1)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赤壁》) “南指”“向南指”。題目中的“園日涉以成趣”中的“日”屬於這一類。二、稱謂名詞作狀語,譯爲“當作+稱謂名詞,例如:(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 “隸使”“當作奴隸使喚”。 題目中的“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中的“宵”屬於這一類。三、一般名詞作狀語,譯爲“用+一般名詞,例如:(3)不以木爲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活板》)“火令*熔”,“用火讓*熔化”。(4)成倉猝莫知所救,頓足失*。旋見雞伸頸擺撲,臨視,則蟲集冠上,力叮不釋。(《促織》)“力叮不釋”,“用力叮着不放”。(5)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狼》)“隧入”“用打洞的辦法進入”。 (6)大喜,籠歸,舉家慶賀,雖連城拱璧不啻也。(《促織》) “籠歸”“用籠子裝着拿回家”。 四、人或動物名詞作狀語,表比喻,譯爲“像+名詞+一樣”(7)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狼》) “犬坐於前”,“像*一樣坐在面前”。考生平時要注意總結積累。選項中B屬於第一類。

10.第一句中,應先找出不需要翻譯的內容,比如“聖人”“ 愚人”,再確定重點詞:“所以” 的原因、“爲” 成爲、“其” 大概。第二句中,重點句式“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句;確定重點詞,“或” 有的、“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保留下來;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第二句中“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句,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決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跟從老師學習,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終不能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爲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把他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裏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論地位顯貴還是地位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沒有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吶!古代的聖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爲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爲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爲愚人,大概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吧!衆人喜愛他們的孩子,選擇老師教育孩子;他們自己呢,卻以從師學習爲恥,這真是糊塗啊!那孩子的老師,教他們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並不是我所說的給人傳授道理,給人解釋疑惑的老師。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決,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卻不向老師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讀的倒要從師,不能解惑的卻不從師),小的方面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看不出他們有什麼明智的呢。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爲恥。士大夫這類人中,如有人稱人家爲老師,稱自己爲學生,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問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人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怎麼能稱他爲老師呢?)以地位低的人爲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爲師就近於諂媚。"啊!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士大夫之類的人是不屑與他們爲伍的,現在士大夫們的智慧反而不如他們。難道值得奇怪嗎?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