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習題庫 閱讀(2.73W)

問題詳情:

(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一)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爲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爲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爲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妻妾之奉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爲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選自《魚我所欲也》)

(二)潞安①某*,父陷獄將死。蒐括囊蓄,傅百金,將詣郡關②說。跨騾出,則所養黑犬從之。呵逐使退。既走,則又從之,鞭逐不返,從行數十里。某下騎,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視犬已遠,乃返轡疾馳,抵郡已暮。及掃腰橐③,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輾轉終夜。候關出城,細審未途。又自計南北衝衢④,行人如蟻,遺金寧有存理!逡巡至下騎所,見犬斃草間,毛汗溼如洗。提耳起視,則封金儼然。感其義,買棺葬之,人以爲義犬冢雲。

(節選自《聊齋志異》)

(註釋)①潞安:縣名。 ②郡關:州府。 ③掃腰橐:掃,清理。橐,錢袋。④衝衢:交通要道。

1.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得:二者不可得兼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記》)

B.甚:所欲有甚於生者

可愛者甚蕃(《愛蓮說》)

C.與:蹴爾而與之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馬說》)

D.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2.把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語段(一)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論*方法?有什麼作用?

4.語段(一)(二)都是圍繞“義”字展開的,說說其中觀點的共同點。

【回答】

1.D

解析: A.前者“能夠”;後者“領會”。 B.前者“超過”;後者“很,特別”。 C.前者“給”。後者“和”。 D.都是“停止”之意。故選D。

2.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採用呢?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莫”:沒有。“甚”:超過。“得”:能夠。第二個“生”:求得生存。

3.對比論*。強調了人不能失去“本心”(或:論*了捨生取義的觀點)。

解析: 考查論*方法的類型及其表達作用。一定要讀懂文句的大意。“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妻妾之奉爲之;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爲之”: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卻爲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人)爲了認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它。明顯使用了對比論*的方法,有力地論*了捨生取義的觀點。在答作用時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觀點句或中心論點。論*方法就是爲*觀點和中心論點服務的。

4.共同點:都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行爲。兩個閱讀文段中都圍繞“捨生取義”觀點展開的,語段(一)中闡明瞭義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而語段(二)中則透過對一隻“義犬”忠誠護住財物的敘述,表達出對動物身上體現出的“義”字的肯定與頌揚之情。在某種意義上,二者是相通的。

解析: 要想捕捉文章資訊,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容,這是歸納概括的前提和基礎。在準確理解詞意、句意、段意的基礎上,梳理各句之間的內在聯繫,依據題幹要求提取重要資訊。如語段(一)透過類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闡述了面對生命和大義之間的選擇,人們要有“捨生取義”的精神,使本文論點通俗易懂。而語段(二)中則透過對一隻“義犬”忠誠護住財物的敘述,表達出動物身上也能體現出的“義”字。所以兩文都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行爲。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