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選擇題每題3分,翻譯題9分,共21分)遊褒禪山記王安石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

習題庫 閱讀(2.7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選擇題每題3分,翻譯題9分,共21分)遊褒禪山記王安石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選擇題每題3分,翻譯題9分,共21分)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爲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而在己爲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節選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1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餘與四人擁火以入                   擁:持、拿

B.夫夷以近,則遊者衆                 夷:平坦

C.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舍:房舍

D.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相:幫助

1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             

B.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C.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方其破荊州,下*陵         

D. 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爲可譏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17.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說明後洞“遊歷艱難”的一組是(    )(3分)

①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③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④然視其左右,而記之者已少

⑤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1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項是(    )(3分)

A.作者認爲要到達有“奇偉、瑰怪、非常之觀”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B.文章指出探求事物只要盡了“志”與“力”,即使不能到達“險遠”之境,也沒什麼可後悔的。

C.作者讚美了古人求思之深之廣的治學精神,批評了當時社會上淺嘗輒止、浮泛不實的學風。

D.本文是一篇敘議結合的遊記,以記遊爲載體,因事說理,生髮議論,闡釋了學人治學的道理。

19.把語段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⑴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3分)

⑵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3分)

⑶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3分)

【回答】

【*】

15.C

16.A

17.B

18.C

19.⑴探詢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遊歷的人也不能窮盡。(計分點:問、深、窮、)

⑵我也後悔自己跟隨他們(出)因而沒能窮盡遊洞的快樂。(計分點:亦、隨、極)

⑶因爲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計分點:以、求、無不在)

【解析】

15.

試題分析:C舍:築舍定居。解釋實詞應聯繫上下文依據語境,不可盲目推斷。例如:“夫子休就舍”中“舍”的意思是“客舍”;“退避三舍”中“舍”的意思是“行*三十里爲一舍”。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16.

試題分析:A以:均作連詞,表因果,因爲。B而:連詞,上句表順承;下句表修飾,不譯。C其:上句語氣助詞,不譯;下句代詞,他。D於:介詞,上句譯爲“在……方面”;下句譯爲“到”。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17.

試題分析:B②寫前洞;⑤寫“我”還有力量遊歷,火把還足夠照明;⑥寫華山洞命名的原因。可採用排除的方法。

考點:篩選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C

18.

試題分析:C“批評了當時淺嘗輒止的浮泛不實的學風”,文中沒有依據。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19.

試題分析:翻譯句子應以直譯爲主,省略的內容要不出,語句要通順,注意特殊句式和重點詞語。注意下列詞語的翻譯:⑴問、深、窮,⑵亦、隨、極,⑶以、求、無不在。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