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題。生命的態度朱良志①朱光潛先生在談到審美態度時,曾以古鬆作比喻,說人們對待古鬆有三...

習題庫 閱讀(2.2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題。生命的態度朱良志①朱光潛先生在談到審美態度時,曾以古鬆作比喻,說人們對待古鬆有三...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題。

生命的態度

朱良志

①朱光潛先生在談到審美態度時,曾以古鬆作比喻,說人們對待古鬆有三種態度:古鬆是什麼樣的松樹,有多少年份了,這屬於科學的態度;古鬆有什麼樣的用處,這是功利的態度;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古鬆,發現古鬆是一種美的形式,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這是審美的態度。在審美態度中,古鬆成了表現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

②其實,在*美學和藝術觀念中,存在着與以上三種態度都不同的第四種態度,古鬆在 這裏根本就不是審美對象,而是一個與我生命相關的宇宙。我來看古鬆,在山林中,在清泉旁, 在月光下,在薄霧裏,古鬆一時間“活” 了起來,古鬆成了 一個瞬間形成的意義世界的組成部 分,我的“發現”使古鬆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關的生命共同體。

③這第四種態度可以說是一種“生命的態度”,一種用“活”的態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許 “看”還容易引起與外在的觀察混淆,稱爲一個“活”的“呈現”世界的方式也許更合適。之所 以說它是“生命的態度”,是因爲它的核心是將世界(包括我與外物)從對象化中解脫出來,還 其生命的本然意義,在純粹直觀中創造一個獨特的生命境界。

④這裏的“態度”,又可以說是無態度,它的觀照方式其實就是要去除態度。人總喜歡站 在世界的對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對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消費的客體、被我欣賞的對象。 用這樣的態度看世界時,人好像不在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決定者。而“生命的態 度”,則是由世界的對岸回到世界中。在這個世界中,一切都與我的生命相關。

⑤王維《*夷塢》詩寫道:“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在幽深 的山林中,泉水淙淙流淌,溪澗邊芙蓉花自在地開放,沒有人知道它什麼時候開,什麼時候落, 這是一片寂靜幽深的世界。又如王維《欒家瀨》詩寫道:“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 濺,白鷺驚復下。”在颯颯的秋雨之中,白鷺自在上下,詩人寫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覺。在這裏, 沒有外在的“物”,沒有被觀的“景”,沒有觀照的主體,沒有被觀的對象。在詩人當下的體驗 中,人與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個生命宇宙。這個世界,*美學稱之爲“境”。

⑥*藝術創造的這個與自我生命相關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點。它是藝術家在當下的體驗 中發現的,“境”是體驗的真實。像王維《*夷塢》《過香積寺》等小詩,幾乎純粹是山水花木的描 寫,沒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其實,人隱在它的後邊,這個生機世界是人在瞬間體驗中 “發現”的。“境”由心起,沒有心靈的體驗則沒有境界,境界是心靈中呈現的事實。它是渾全的, 人與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個無分別的圓滿世界。像吳歷“ 一帶遠山銜洛日,早手秋影 淡無人”詩中所呈現的那樣,無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闊,與我心渾然一體,沒有分別,更無 別慮,就是一個圓滿的世界。最後出現在“境”中的人與山水草木是彼此相關的存在。“輕** 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欲上人衣來。”凡常的小院,緊閉的院門,*沉沉的天氣裏,寂寞 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滿目的蒼苔。在這裏,蒼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詩人的對 話者,是與自我生命相關的存在者,由這樣的存在者共同構成一個意義世界。

(有刪改)

21.請簡要概述本文的論述層次。

22.第④節畫線句中人們對.世界的態度依次對應*美學和藝術觀念中的哪種態度?

23.根據文意,闡述*美學中“境”的含義與特點。

【回答】

21.首先指出*傳統美學中有三種審美態度,引出第四種態度——生命的態度;其次闡述其含義和觀照方式,並以王維詩作爲例說明;最後闡述生命態度的特點是體驗*、渾全*、關聯*。(要達到生命的態度,要有體驗*、渾全*、關聯*。)

22.世界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科學態度;世界是消費的客體——功利態度;世界是被我欣賞的對象——審美態度。

23.“境”是人與物(景)共同形成的世界。體驗*(是體驗的真實或在體驗中發現);渾全*(是圓滿的世界);關聯*(是彼此相關的存在)。

【解析】

2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議論類文字論述思路的把握。解答該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概括段意,然後進行分層歸納,組織語言,答題時注意使用能標明行文思路的銜接詞,比如首先、然後、接着、最後等。本文開頭1-2節,借朱光潛談*傳統美學中有三種審美態度,引出第四種態度。3、4、5節解釋生命態度的內涵和觀照方式,舉王維爲例。第6節表明要有體驗*、渾全*、關聯*,才能達到生命的態度。

點睛:具體方法有:1、抓住點示結構思路的語言標誌。考生要學會抓住關鍵詞句(語言標誌)和段落準確提取和歸納答題資訊。議論文的文體特徵鮮明,語言表達規範,因而在表達上呈現一定的規律。如設問句表開啓下文,展開深層論述;“無獨有偶”表順承;“再說”表推進;“誠然”錶轉入相反方面論*;“總之”表分總歸納;“同樣”表類比推理等。2、理解議論文的一般結構與思路。“提出問題(提出論點或論題)——分析問題(*論點)——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或強化論點)”這是議論文的一般結構。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論點或論題是以什麼方式提出來的;作者是如何圍繞論點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論*的;文章的結構方式是總分式(分總,總分總),層進式,還是並列對照式等。

22.試題分析:答題前先仔細審題,畫線句是“世界在我的對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消費的客體、被我欣賞的對象”,要求回答該句依次對應*美學和藝術觀念中的哪種態度?文字第一節透過朱光潛已交待了*傳統美學中的三種態度,分別是,科學的態度,功利的態度,審美的態度。畫線句也體現了這三種態度。

23.試題分析:該題要求理解文中概念“境”的含義和特點。答題前,先通讀全文,整體理解把握文章內容,搜尋答題區間,哪些地方寫了“境”,如何寫境的,寫了哪些方面,然後進行綜合概括。第5節結尾“在詩人當下的體驗 中,人與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個生命宇宙。這個世界,*美學稱之爲“境”,理解了“境”的含義,整理概括爲:“境”是人與物(景)共同形成的世界。第6節“‘境’是體驗的真實“,“‘境’由心起,沒有心靈的體驗則沒有境界,境界是心靈中呈現的事實。它是渾全的”,“最後出現在‘境中的人與山水草木是彼此相關的存在”,這三處分別體現了體驗*、渾全*和關聯*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