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4~15題。(11分)水仙子·詠雪(喬吉)冷無香柳絮撲將來...

習題庫 閱讀(3.12W)

問題詳情: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4~15題。(11分)水仙子·詠雪(喬吉)冷無香柳絮撲將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14~15題。(11分)

水仙子·詠雪(喬吉)

冷無香柳絮撲將來,凍成片梨花拂不開。大灰泥漫了三千界①,銀棱了東大海,探梅的心噤難捱。面甕兒裏袁安②舍,鹽罐兒里黨尉③宅,粉缸兒裏舞榭歌臺。

【注】①三千界:佛家語,這裏泛指整個世界。②袁安,晉周斐《汝南先賢傳》記載:“大雪積地丈餘”,洛陽令出行視察,“至袁安門,無有行路。謂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戶,見安僵臥。”③黨尉,即党進,北宋時人,官居太尉,雪夜擁爐酌酒,熱得出汗,“捫腹徐行”,說:“天氣不正。”

14.下列對這首散曲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前兩句運用比擬手法,寫出了雪花飄飛輕若柳絮,*冷而沒有香氣;積雪像飄落滿地的梨花,凍成一片,推移不動。

B.第四句的“棱”字是口語贅詞,用於某些形容詞後。第五句的“噤”字指凍得從心裏打戰。

C.最後三句描寫雪之大:袁安的宅舍雪大如同埋進了麪缸,黨尉深宅的積雪像潔白的鹽堆,歌舞的亭臺被大雪變成了粉缸。

D.這首元曲是一首詠物的曲子,全曲處處都在寫雪,而曲詞內容卻不着一“雪”字,從不同角度運用多個手法突顯描寫對象。

E.這首元曲先俗後雅,大俗與大雅形成強烈對比,顯示出俗對於雅的調侃,於是產生了喜劇效果,給人以強烈的審美衝擊。

15.劉熙載在《藝概》中說:“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箇中有我也。”從這個角度看,這首散曲和唐代的高駢的《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劉熙載的評論?請結合具體詩句進行分析。(6分)

答:__

【回答】

AE解析 A項,前兩句是運用比喻手法。E項,這首元曲先雅後俗。

《水仙子•詠雪》運用比喻、誇張、用典等表現手法,從不同角度渲染出大雪紛飛的景象,是一首純粹的詠物散曲。而《對雪》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寫得別具一格。人坐在窗前,欣賞着雪花飄入庭戶,雪花把窗外的青竹變成了潔白的瓊枝。詩人想到此時如果登上高樓觀賞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嶇難走的道路都將被大雪覆蓋,展現在眼前的將是坦蕩無邊的潔白世界。高樓四望,一片潔白,詩人希望白雪能掩蓋住世上一切醜惡,讓世界變與雪一樣的潔白美好。結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與不平。所以《對雪》更符合劉熙載的評論。

【詩歌鑑賞】

一句爲:紛飛的雪花冷而不香,如同柳絮一樣撲來。冷無香:指雪花寒冷而無香氣。 

二句爲:雪花凍結成片,如同拂拭不開的梨花。

三句爲:紛紛揚揚的大雪如同白灰灑遍了整個世界。漫:灑遍。三千界:佛家語,這裏泛指整個世界。

 四句爲:大雪好像爲東大海鍍上了白銀。

五句探梅的心噤難捱(ái):尋梅的人都被凍得從心裏打戰。噤:牙齒打戰。捱:忍受

六句面甕(wèng)兒裏袁安舍:袁安的宅舍都被大雪埋沒,如同埋在了麪缸裏。面甕:麪缸。袁安:東*,家貧身微,寄居洛陽,冬日大雪,別人外出討飯,他仍舊自恃清高,躲在屋裏睡覺。

七句爲:黨尉深宅大院裏的積雪,如同潔白的鹽堆。黨尉:即党進,北宋時人,官居太尉,他一到下雪,就在家裏飲酒作樂。

八句爲:大雪使歌舞的亭臺變成了粉缸。榭:建在高土臺上的敞屋。

 《詠雪》是一首詠物詩章,極力渲染大雪紛飛的景象。大雪如*冷無香的柳絮撲向大地,又如凍成片的梨花。接着用“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進一層烘托飛雪之大。從撲面飛來的柳絮,到“漫了三千界”的“大灰”泥“,由遠及近,凡高到低,盡情描摹,面對如此大雪和酷寒天氣,那些喜歡踏雪賞梅的文人也怯寒止步。此曲多用俗語,生動形象,把用典與俗語巧妙地融合於一起,別具藝術魅力。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