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我的不讀書的經驗                                 ...

習題庫 閱讀(1.6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我的不讀書的經驗                                 ...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

我的不讀書的經驗

                                         孫福熙

    (1)*人太把“讀書”看得嚴重。“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的說法。先認爲讀書苦不可耐,於是用黃金利祿來引誘,就是“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的意思。     (2)有人徵求我讀書的經驗,我不敢以讀書人自居(雖然讀書人的“書生氣”的壞處依然是很多)。我能說的不是讀書的經驗,而是不讀書的經驗。這該是很令人感到慚愧的。     (3)我3週歲以後就讀書。讀書這樣早。完全因爲我幼年時太活潑,毀壞了許多東西的緣故。一直到12歲,全是舊式灌注的教育,除了識字的成績以外,到現在是毫無益處。因爲讀書沒有趣味的緣故,此後入學校,直至師範學校畢業爲止,凡有書本的功課我都不大喜歡。所喜歡的是手工圖畫以及書本以外兼有實物的理化博物。再後則半工半讀或者整日工作而夜間自己讀書而已     (4)尤其是在法國的時候。因爲經濟的能力是不能讀書的,所以,一方面分出時間去工作,一方面又節省讀書應用的一切,欲讀書而不可得了。沒有人肯教我法文,爲了節省起見。不懂一句法文,就進美術學校學畫去了。自己看看法文書,弄出許多的錯誤。爲了這個緣故,我的一點知識,都與事實有關,例如法文中的“蘭花”一字,是同學在公園中告我的,所以至今聯想到這同學與公園,而“延長”一字則聯想到下雨與房東老太婆,因爲並不是從讀書得來。所以我沒有什麼字是可以聯想書本的。

(5)不但如此許多人是先讀了書,後來*之事實,驚歎古人深思明辨,於是豁然貫通地說一聲:“此誠所謂‘學於古訓乃有獲’。”而我則不然,我的肚皮裏沒有書,沒有用系統的書本知識辨別各種事理的資本,每遇到事物上有疑問,只得亂翻書本來求解答而已。     (6)我以爲,*人把讀書看得太尊貴了.於是與世界事物脫離了關係。讀書與散步、踢球、看電影、遊山玩水,非但不衝突,而且是互有補益的。正如大學生天天進舞場未必有益,但偶爾去一次,非但未必帶回滿身的惡景,也許還會獲得另一種人生領悟。     (7)我覺得,一個法國人走進圖書館去,簡直同走進戲院、電影場去是一樣的*質。週末或假日,不必工作的時候,法國人就要利用這一天時同,做有益身心之事。我不是說法國人愚笨,肯將讀書苦事視爲看戲看電影一樣的快樂;我要說的是讀書得法的時候,與戲劇電影之啓發知識、涵養德*、陶冶情感的出之消遣*質者,完全是一樣的。     (8)*的電影太受美國影響的緣故.遊戲的*質太多,學術的意味太少了。反之。*的讀書,或者可以說,學術的意味太多,而引動趣味太少。內容則平板陳腐,文字則枯燥生硬,雖有黃金利祿的的引誘,天下盡有未用讀書作“敲門磚”而騙到了黃金與利祿者。 (9)著書者與讀書者的態度就可以改變一下。                            (選自《讀書的藝術——如何閱讀和閱讀什麼》,有改動)

1.第一段中作者引用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的說法。從全文來看,這樣寫有何作用? 2.第二段中作者說“這該是很令人感到慚愧的”,結合文章說說作者的慚愧表現在哪些方面。  3.第六段中作者說的“互有補益”,各指怎樣的“補益”?分析“大學生進舞場”這一類比 寫法有什麼好處。 4.文來說:“著書者與讀書者的態度都可以改變一下。”在作者看來,“著書者”與“讀書者”的態度應作怎樣的改變?

【回答】

1.①擺出*人的舊觀念——讀書苦不可耐,爲作者闡述己見設定背景。

②與結尾首尾呼應,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2.①對讀書沒有興趣,凡有書本的功課都不大喜歡。

②自己的一點知識並非源自書本。

③沒有用系統的書本知識辨別各種事理的資本。

3.(1)書本揭示世界事物,辨別各種事理;世界事物*書本知識,推動其發展。

(2)將“樂讀”比作“大學生進舞場”,將“樂讀”的收益比作“獲得另一種人生領悟”,這種類比的手法,將作者主張“樂讀”、主張將讀書與生活聯繫起來,反對“苦讀”、反對灌注式讀書的觀點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令讀者易於接受。 

4.(1)著書者:①內容由平板陳腐變爲新鮮有趣;

②文字由枯燥生硬變爲生動可親。

(2)讀書者:①由“苦讀”變爲“趣讀”;

②由被動讀書變爲主動讀書。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字閱讀

題型:填空題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