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以人爲本”四個字家喻戶曉。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論述這種思想的文章比較多,而法...

習題庫 閱讀(1.0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以人爲本”四個字家喻戶曉。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論述這種思想的文章比較多,而法...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以人爲本”四個字家喻戶曉。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儒家論述這種思想的文章比較多,而法家的相關論述似乎很少。其實,法家思想中也有以人爲本的內容。

《管子·霸言》篇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爲本,本治則國固,本亂則國危。”這表明,“王”“霸”“霸王”等概念,在春秋時期就提出來了。戰國時期,“霸王”作爲褒義詞使用得很普遍。孔、墨對“霸”基本是肯定的。孔子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在孔子眼裏,“王”與“霸”沒有明顯的對立,但“霸”指諸侯扮演了“王”的角*,比“王”稍遜一等。其後,“王”與“霸”分化爲不同的*路線。商鞅遊說秦孝公,就明確分出帝道、王道與霸道,王道行禮,霸道行法。孟子把“王”與“霸”視爲對立的*路線,認爲“霸”是對“王”的破壞與否定。在董仲舒以後,“王”與“霸”對立成爲儒家的主流觀念。

法家則在很大程度上認爲“王”與“霸”相通,霸王之道的目的是“爭人”。《管子·正世》中說:“夫爭天下者,必先爭人。明大數者得人,審小計者失人。得天下之衆者王,得其半者霸。”這裏雖區分了“王”與“霸”。但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等次關係。“爭人”需要以利爲紐帶,讓百姓獲得切實利益;反之,不考慮民利,一味盤剝,只會引起百姓的逆反。說到利,最重要的是賦役問題。對此,《正世》篇和韓非子都有“齊”的說法,即不能“急”,也不能“緩”,要適中。這與孔子所說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意思基本相同。

愛民、利民、惠民、富民,是儒家和法家都認可的主張。法家主張凡事要依法行事,把法作爲察言、觀行、考功、任事的準繩;並從不同方面說明法是從個別事物中抽象出來的關於事物的一般、普遍的規定,因此又將法稱爲事之“常”。同時,法家有很多關於君主高於法的論述。《管子.君臣上》說:“主畫之,相守之;相畫之,官守之;官畫之,民役之。”所以從根本上說,法家所謂法治其實是人治;法家所認定的是等級法,沒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

法家論述以人爲本,根本目的是“用民”。《管子·法法》中說:“計上之所以愛民者,爲用之愛之也。”《商君書·算地》說得更直白:“夫治國者,能盡地力而致民死者,名與利交至。”也就是說,治國者講愛民、利民等不過是手段,目的在於用民。法家是“力”的謳歌者,而力量藏於民間,君主用賞罰的目的就在於利用民間之力。其實孔子倡言道德,也是爲了使民,正如他所說的:“惠則足以使人。”在使人這點上,儒法是相通的。我們今天講以人爲本,可以批判吸收法家愛民、利民的思想,但一定要摒棄其中包含的使民、用民的功利思想。

(摘編自劉澤華《法家眼中的以人爲本》)

4.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法家思想中有“以人爲本”的內容,而在一般人看來,儒家對這種思想的論述較多,而法家的相關論述似乎較少。

B. 春秋時,“王”“霸”“霸王”等概念已經提出;戰國時,“霸王”作爲褒義詞普遍使用,孔、墨對“霸”基本持肯定態度。

C. 孔子以後,“王”與“霸”的所指分化,在孟子眼裏,兩者是對立的;董仲舒以後,“王”與“霸”對立成爲儒家主流觀念。

D. 法家認爲霸王之道的目的在於“爭人”,以利爲紐帶,讓百姓獲得切實利益,而利的核心是賦役,所以法家主張要輕徭薄賦,以收民心。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 法家把法作爲察言、觀行、考功、任事的準繩,認爲法是從個別事物中抽象出來的關於事物的一般、普遍規定,稱其爲“常”。

B. 法家關於君主高於法的論述較多,因此,法家所謂的法治實爲人治;法家主張要有等級,並不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我們今天講“以人爲本”,對法家思想不能全盤接納,可以吸收其愛民、利民的思想,但一定要摒棄其使民、用民的功利思想。

D. 法家所說的“以人爲本”,其根本目的在於“用民”,君主用“法”賞罰的目的在於利用民間之力。這一點是和儒家思想相通的。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法家、儒家都有關於“以人爲本”思想的相關論述,都認可愛民、利民、惠民、富民的主張,都有讓百姓獲得利益的相關說法。

B. 法家論述以人爲本,根本目的在於“用民”;孔子倡言道德,是爲“使民”,儒家、法家在根本上是相通的。

C. 法家有很多關於君主高於法的論述,其所謂治與現代意義的法治有根本的不同,存在一定的歷史侷限*,對其觀點要批判*地繼承。

D. 儒家、法家對“王”“霸”含義的認識雖不同,但對“王”“霸”目的的認識相通,均考慮以利*紐帶爭得民衆支援。

【回答】

4.D

5.C

6.B

【解析】

4.試題分析:D項對應資訊在原文第三段,由原文“對此,《正世》篇和韓非子都有‘齊’的說法,即不能‘急’,也不能‘緩’,要適中”可知,法家不是主張要“輕徭薄賦”,而是要“適中”。A項對應資訊在原文第一段,B項對應資訊在原文第二段,C項對應資訊在原文第二段。

5.試題分析:C項擴大範圍。本選項對應資訊在原文最後一段,原文是“批判吸收法家愛民、利民的思想”,而選項中是“吸收其愛民、利民的思想”,“吸收”和“批判吸收”意思不同。

點睛:本題考查篩選文中資訊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要找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注意將選項轉述內容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概念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後關係不能顛倒;注意敘述角度和表達方式的轉換,分辨可能與必然、必然與或然、未然與已然、全稱與特稱;推斷不誇大不縮小,不無中生有。本題中A項對應資訊在原文第四段,B項對應資訊在原文第四段,D項對應資訊在原文是後一段,透過與原文比對,可知這三個選項是正確的。

6.試題分析:B“儒家、法家在根本上是相通的”不妥,本選項對應資訊在原文最後一段,原文爲“法家論述以人爲本,根本目的是‘用民’;孔子倡言道德,也是爲了使民”,據此只能推斷出兩者“在使人這點上,儒法是相通的”,並不是“在根本上是相通的”。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