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論語》可以作爲一本文學書看,裏面有故事,有對話,有文章,用種種形式表達思想。在以...

習題庫 閱讀(1.33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論語》可以作爲一本文學書看,裏面有故事,有對話,有文章,用種種形式表達思想。在以...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

《論語》可以作爲一本文學書看,裏面有故事,有對話,有文章,用種種形式表達思想。在以簡、帛作書的時代裏,書面語言不能不簡短;這書又是傳聞記錄,往往殘缺不全;又是傳授門人弟子的內部讀物,許多口頭講授的話都省略了;因此,書中意義常不明白。自從漢代以來,孔門弟子所傳手冊《魯論》《齊論》等編訂成一書,最後又經*頒佈,成爲識了字就要讀的經書之一。一直到本世紀初廢除八股科舉,不用這書作考試題目來源以後的三四十年,《論語》仍舊是讀書人最熟悉的。這樣一部聖人之書是高高在上的經典,和不識字的多數老百姓的民俗心態應該是離得遠了吧?事實並不是這樣。不但書中有兩千多年前的民俗,而且它成爲家喻戶曉的書,一直進入笑話、謎語,“雅俗共賞”了。教孩子讀《論語》是從前私塾的普遍任務。因爲書中充滿了“子曰”,教書先生便被戲稱爲開“子曰鋪”的。書中堅持的“三年之喪”守孝,成爲歷時兩千多年的喪葬禮俗。書中有些話如“不亦樂乎”“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欲罷不能”“割雞焉用牛*”等等,被引用於莊重的或不莊重的上下文裏,所以許多不識字的也知道孔聖人的話而且心態相通。

《論語》中稱呼人,除用官名和諡號以外,單稱“子”的都被認爲是指孔子。稱“子”加姓的除孔子外,有曾子,即曾參,有子,也稱有若,兩處提冉子,別處仍稱冉有。此外,門人都稱其“字”(號),如子路、子貢、子夏、子張及顏淵等。對有些人直呼其名而不加稱呼,那是不受重視甚至受輕視的。這些不同稱呼區別親疏、尊卑、貴賤,正符合*從上到下歷來的習慣:不同稱號表示不同關係,對方的不同地位,錯不得。

孔子、有子、曾子依據人的社會地位,把婦女和小人排除在外,構成一個關係網,排成一個符號系統。對每一個符號的要求算是那個符號的意義。符合要求就可以戴符號,否則不算,這就是“正名”。這系統中的層次是由低而高,由小而大,由家而國而天下。每層各單位都有尊卑上下,在上者高於其他任何個人。天子等於天下,君等於國,父等於家。同姓的家合成族。家族是一體,榮則俱榮,滅則同滅。全族是一個人,一個人是全族,這不是孔子發明的。秦對商鞅,楚國對伍子胥的父親,都是滅族。以後還擴充到滅三族,滅九族,以致明朝永樂皇帝朱棣滅方孝孺的十族。最少的是滅滿門,全家抄斬。上有罪,責在下。父有罪,打兒子。這是*歷代的民俗,不是誰創造的。理論解說是孔門的:全體大於局部,大小系統中的尊、主等於全體。上下必須分清。任何個人都要排入森嚴的上下尊卑秩序。這個上下尊卑的系統結構爲的是防止犯上作亂。下服從上就是不亂,不亂就是治,是太平。這個結構的符號系統就是“道”。“天下變道亦不變”,指示了以後兩千多年的民俗心態。

(摘編自金克木《軌內·軌外》)

10.下列關於《論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論語》原是孔門弟子的內部讀物,起初並未定名。

B.《論語》作爲傳聞記錄,意義常不太明白,因爲受到簡和帛的限制及口頭語的省略。

C.漢代後《魯論》《齊論》編訂成書,經*頒佈,成爲經書之一。

D.有了科舉考試後,《論語》充當考試題目的來源,只有讀書人最熟悉它、認可它。

1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孔子等依據社會地位,把人們排成符號系統,對每個符號都有相應的要求;“正名”就要求每個符號都符合要求。

B.《論語》沒遠離普通老百姓,許多不識字的百姓也知道孔聖人的話。有些內容被編入笑話、謎語,有些內容被引用於莊重或不莊重的文字中。

C.《論語》提倡的“守孝”成爲禮俗。上有罪,責在下。父有罪,打兒子。這是*歷代的民俗,這理論解釋出自孔門。

D.教孩子讀《論語》是私塾的普遍任務,教書先生被戲稱爲開“子曰鋪”的,《論語》有雅俗共賞的一面。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論語》中對人的不同稱呼是有着區別親疏、尊卑、貴賤作用的,它符合*民衆歷來的習慣心理。

B.在孔子等人結構的關係網中,家族榮則俱榮,滅則同滅,如果一人犯罪,可以滅三族、滅九族乃至滅十族。

C.《論語》中單稱“子”的被認爲是指孔子,稱“子”加姓的還有曾子、有子等,由此可知,被稱“子”的人沒有被輕視。

D.任何個人都要排入森嚴的上下尊卑系統結構,下不犯上,就是治,就是天下太平,就可以稱之爲“道”。

【回答】

10.D

11.D

12.B

【解析】

10.

試題分析:論述類文字閱讀在概念題型上往往有這樣幾點設題:部分與整體、誇大與縮小、因果顛倒或強加因果、尚未發生和已經發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問或張冠李戴、顛倒是非等。思考時,可將各選項文字同文字相關部分進行認真比較,以發現異同,確定正誤。D項,用“只有”的表述有誤。故選D。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11.

試題分析:篩選和提取資訊類試題的*均在文中,因此,及時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位置,順藤摸瓜,確定篩選範圍。仔細對照,正確判斷。找準選項有關內容在原文的位置後,要把原文與選項對照,辨明正誤。思考時,可將各選項文字同文字相關部分進行認真比較,以發現異同,確定正誤。D項,“《論語》有雅俗共賞的一面”是錯誤的。故選D。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12.

試題分析:回答本題,先在文中分別找到備選項內容的對應語段,採用比對方法,看看有沒有答非所問、偷換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條件、輕重範圍失當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判斷正誤。B項,“家族榮滅一體”不是孔子的發明。故選B。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