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愛”是儒墨兩家措意最深的話題之一,它把罕言乃至不言“愛”的道家、法家、名家、*陽家...

習題庫 閱讀(2.6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愛”是儒墨兩家措意最深的話題之一,它把罕言乃至不言“愛”的道家、法家、名家、*陽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愛”是儒墨兩家措意最深的話題之一,它把罕言乃至不言“愛”的道家、法家、名家、*陽家同儒家、墨家區別開來,也把言“愛”心曲不盡相合的儒墨兩家區別開來。孔子由“仁”說“愛”,“愛”只是“仁”心的發用之一;墨子以“兼愛”爲其學說的主導取向。而“兼”以“愛”之的底蘊卻是由“交相利”之“利”來申說的。從墨子與孔子在“愛”上的這一微妙差異,大致可窺見儒墨兩種教化何以終究會各趨一途。

隨着平等意識的覺醒,清末民初以後的學人多以“兼愛”之所愛不分親疏厚薄而讚許墨家,並以此貶責主張“親親”而愛有差等的儒家。立足於平等對“兼愛”和“親親”做褒貶之判,這在上個世紀的許多年中已被人們視爲當然。但如此認同“兼愛”而厭棄“親親”,卻在更大程度上出於人們對平等和愛的關係的誤解。平等屬於權利範疇,它只在權利的意義上構成一種值得人們肯定的價值;愛是一種情感,由衷的“愛”原是不能借着“平等”的尺度相強求的。單就愛的情愫尚應向更廣博處推擴而言,墨子的“兼愛”當然是值得稱道的,而孔子在從“愛人”的一角度上指點他所謂的“仁”時,卻也未嘗不曾教誨人們“泛愛衆”。“泛愛”並不比“兼愛”愛得偏狹,所不同的是儒家的“泛愛”畢竟連着“親親”的根蒂;這由“親親”之愛到“泛愛”之愛固然顯出愛的差等來。然而,卻正是對愛的差等的認可表明了儒家比墨家更懂得作爲一種情而不是作爲一種理的“愛”。

《禮記·禮運》把“愛”作爲人“情”之一而由“情”說“愛”,意味着“愛”在先秦儒者這裏達到了怎樣的自覺。對“情”的反省可使人悟出一種“理”,但“情”並不直接就是“理”。墨子以“兼愛”立論,無論他出於怎樣好的動機,事實上在他這樣做時卻是把“情”作爲“理”來推*或辯說了。“愛”在儒家學說中從不曾像墨家著述中那樣被標舉爲一個規範某種道理的範疇。“愛”既然終是被儒者視爲一種“情”,而情的可貴又首先在於它必是出於自然而非強制,那麼,它在儒家這裏便永遠只在於潤澤或滋養那種與人的心*有關聯的*理,而決不至於被直接以理相稱。

基督教把“要愛你的仇敵”作爲教義寫在福音書裏,那“愛”是被一個外在的權威要求的,墨家學說的“兼愛”的訓示在被要求的意味上似乎不像基督教那樣決絕,但“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的說法顯然給了一個有意志的“天”以“愛”的督責者的地位。如果說儒家的“愛”是出於人之自然的心*發動,因而可勉強以“自律”之“愛”相稱的話,那麼,墨家所倡說的“愛”則可說是一種有着“他律”*質的“愛”。“自律”之“愛”——根自人之心*中自然涌出的“愛”——不染涉利益,不權衡得失,因此儒者由“親親仁也”所崇尚的那種仁者之“愛”是超功利的,這“愛”本身即有着一種*的價值。

(摘自黃克劍《儒墨之辨》,有刪改)

4.下列關於“愛”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愛”是先秦諸子思想的重要內涵,而諸子言“愛”心曲是不盡相合的,因此,我們根據這一微妙差異,可以大致將其區別開來。

B.儒家的“泛愛”連着“親親”的根蒂,顯出愛的差等。清末民初以後,隨着平等意識的覺醒,學人多貶責儒家。

C.“愛”被儒者視爲一種“情”,並沒有被標舉爲一個規範某種道理的範疇,而只在於潤澤或滋養那種與人的心*有關聯的*理。

D.儒者由“親親仁也”所崇尚的那種仁者之“愛”,可勉強稱爲“自律”之“愛”,它是一種根自人之心*中自然涌出的“愛”。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孔子說的“愛”是“仁”心的發用之一,墨子說的“愛”的底蘊卻是由“交相利”之“利”來申說的,這種不同是儒墨兩種教化各趨一途的重要原因。

B.墨子的“兼愛”是值得稱道的,而孔子從“愛人”的角度提出了“泛愛”,在今天看來,“泛愛”比“兼愛”愛得更爲廣博。

C.基督教的“愛”是被一個外在的權威要求的,它的教義甚至說信徒“要愛你的仇敵”,這種要求與墨家相比顯得有些決絕。

D.墨家學說給了一個有意志的“天”以“愛”的督責者的地位,其“兼愛”的訓示有着被要求的意味,可說是一種有着“他律”*質的“愛”。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兼愛”是有着平等意識的“愛”,但不能以此貶斥儒家之“愛”。因爲作爲一種情感,  由衷的“愛”是不能借着“平等”的尺度相強求的。

B.先秦儒者對“愛”的認識達到了自覺的高度,可貴的是他們的“愛”出於自然,發自內心,屬於“情”的範疇而不是“理”的範疇。

C.儒家始終把“愛”作爲人“情”之一,而墨子的“兼愛”事實上把“情”作爲“理”。這是兩家學說的一個重要差別。

D.儒家的仁者之愛,沒有染涉利益,不會權衡得失,是一種超功利的愛,這“愛”本身即有着一種*的價值。

【回答】

4.A

5.B

6.B

【解析】

4.

試題分析:選項A對應的原文“‘愛’是儒墨兩家措意最深的話題之一,它把罕言乃至不言‘愛’的道家、法家、名家、*陽家同儒家、墨家區別開來”,選項“‘愛’是先秦諸子思想的重要內涵”錯誤。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考覈概念的題目的命題點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內涵、外延,注意的錯誤主要是範圍不當、偷換概念、曲解文意、答非所問等類型。選項A“先秦諸子”以偏概全,混淆範圍。

5.

試題分析:從原文的句子“墨子的‘兼愛’當然是值得稱道的”“‘泛愛’並不比‘兼愛’愛得偏狹”看從“廣博”的角度還是“墨家”的“兼愛”更加廣泛一些。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篩選並整合資訊的題目,篩選整合資訊的題目側重於對文中佐*觀點的現象、材料的運用的準確*進行考覈,主要的錯誤類型是張冠李戴、混淆範圍、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無中生有等,此題選項B曲解文意。

6.

試題分析:透過原文“對‘情’的反省可使人悟出一種‘理’”,可見選項“不是‘理’的範疇”曲解文意。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類題目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覈,考覈的方式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混淆範圍、以偏概全、偷換概念等。此題B曲解文意。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