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季羨林散文集:賢行潤身》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5.51K)

經典語錄

我認爲,我是認識自己的,換句話說,是有點自知之明的。我經常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剖析自己。然而結果並不美妙,我剖析得有點過了頭,我的自知之明過了頭,有時候真感到自己一無是處。

《季羨林散文集:賢行潤身》經典語錄

在品行的好壞方面,我有自己的看法。什麼叫好?什麼又叫壞?我不通倫理學,沒有深邃的理論,我只能講幾句大白話。我認爲,只替自己着想,只考慮個人利益,就是壞。反之能替別人着想,考慮別人的利益,就是好。爲自己着想和爲別人着想,後者能超過一半,他就是好人。低於一半,則是不好的人;低得過多,則是壞人。

我只能承認自己是一個好人。我儘管有不少的私心雜念,但是總起來看,我考慮別人的利益還是多於一半的。至於說真話與說謊,這當然也是衡量品行的一個標準。我說過不少謊話,因爲非此則不能生存。但是我還是敢於講真話的,我的真話總是大大地超過謊話。因此我是一個好人。

我常常回憶八十年來的歷程,感慨萬端。我曾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真有那麼一個造物主,要加恩於我,讓我下一輩子還轉生爲人,我是不是還走今生走的這一條路?經過了一些思慮,我的回答是:還要走這一條路。但是有一個附帶條件:讓我的臉皮厚一點,讓我的心黑一點,讓我考慮自己的利益多點,讓我自知之明少一點。

我這樣一個自命爲好人的人,生活情趣怎樣呢?我是一個感情充沛的人,也是興趣不老少的人。然而事實上生活了八十年以後,到頭來自己都感到自己枯燥乏味,乾乾巴巴,好像是一棵枯樹,只有樹幹和樹枝,而沒有一朵鮮花,一片綠葉。自己搞的所謂學問,別人稱之爲“天書”。自己寫的一些專門的學術著作,別人視之爲神祕。年屆耄耋,過去也曾有過一些幻想,想在生活方面改弦更張,減少一點枯燥,增添一點滋潤,在枯枝粗幹上開出一點鮮花,長上一點綠葉;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是忙忙碌碌,有時候整天連軸轉,“爲他人做嫁衣裳”,而且退休無日,路窮有期,可嘆亦復可笑!

我寫“我”,真是一個絕妙的題目,但是,我的文章卻不一定妙,甚至很不妙。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我”,兩者親密無間,因爲實際上是一個東西。按理說,人對自己的“我”應該是十分了解的,然而,事實上卻不盡然。依我看,大部分人是不瞭解自己的,都是自視過高的。這在人類歷史上竟成了一個哲學上的大問題。否則古希臘哲人發出獅子吼:“要認識你自己!”豈不成了一句空話嗎?

對時勢的推移來說,每一個人的心都是一面鏡子。我的心當然也不會例外。我自認爲是一個頗爲敏感的人,我這一面心鏡,雖不敢說是纖毫必顯,然確實並不遲鈍。我相信,我的鏡子照出了20世紀長達九十年的真實情況,是完全可以依賴的。

我還有一段個人經歷。我無學可上,又深知日本人最恨*學生,在山東焚燒日貨的“罪魁禍首”就是學生。我於是剃光了腦袋,僞裝是商店的小徒弟。有一天,走在東門大街上,迎面來了一羣日*,檢查過往行人。我知道,此時萬不能逃跑,一定要鎮定,否則**無情。我貌似坦然地走上前去。一個日兵搜我的全身,發現我腰裏扎的是一條皮帶。他如獲至寶,發出獰笑,說道:“你的,狡猾的大大地。你不是學徒,你是學生。學徒的,是不扎皮帶的!”我當頭捱了一棒,幸虧還沒有昏過去,我向他解釋:現在小徒弟們也發了財,有的能扎皮帶了。他堅決不信。正在爭論的時候,另外一個日*走了過來,大概是比那一個高一級的,聽了那個日*的話,似乎有點不耐煩,一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