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陶淵明自耕自食的田園生活雖然遠離了塵世惡濁,卻也要承擔肢體的病衰、人生的艱*。田園破...

習題庫 閱讀(3.26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陶淵明自耕自食的田園生活雖然遠離了塵世惡濁,卻也要承擔肢體的病衰、人生的艱*。田園破...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陶淵明自耕自食的田園生活雖然遠離了塵世惡濁,卻也要承擔肢體的病衰、人生的艱*。田園破敗了,他日趨窮困,唯一珍貴的財富就是理想的權利。於是,他寫下了《桃花源記》。田園是“此岸理想”,桃花源是“彼岸理想”。終點在彼岸,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終點,因此也可以不把它當做終點。

《桃花源記》用娓娓動聽的講述,從時間和空間兩度上把理想藍圖與現實生活清晰地隔離開來。這種隔離,初一看是藝術手法,實際上是哲理設計。

就時間論,桃花源中人的祖先爲“避秦時亂”而躲進這裏,其實也就躲開了世俗年代。“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時間在這裏停止了,歷史在這裏消失了,這在外人看來是一種可笑的落伍和背時,但剛想笑,表情就會凝凍。人們反躬自問:這裏的人們生活得那麼怡然自得,外面的改朝換代、紛擾歲月,究竟有多少真正的意義?於是,應該受到嘲笑的不再是桃花源中人,而是時間和歷史的外部形式。這種嘲笑,對人們習慣於依附着歷史尋找意義的惰*,顛覆得驚心動魄。

就空間論,桃花源更是與人們所熟悉的茫茫塵世切割得非常徹底。這種切割,並沒有借用危崖險谷、鐵閘石門,而是透過另外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美醜切割。這是一個因美麗而*的空間,在進入之前就已經是岸邊數百步的桃花林,沒有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那位漁人是驚異於這段美景才漸次深入的。這就是說,即便在門口,它已經與世俗空間在美醜對比上“勢不兩立”。第二種方式是和亂世切割。這是一個憑着祥和安適而*的空間,*於亂世爭逐之外。和平的景象極其平常又極其誘人:良田、美地、桑竹、阡陌、雞犬相聞、黃髮垂髫……這正是歷盡離亂的人們心中的天堂。但一切離亂又總與功業有關,而所謂功業,大多是對玉階、華蓋、金杖、龍椅的爭奪。人們即便是把這些耀眼的東西全都加在一起,又怎能及得上桃花源中的那些平常景象?因此,平常,反而有了超常的力度,成了人們最奢侈的盼望。很多人說,我們也過着很平常的生活呀。其實,即使是普通民衆,也總是與試圖擺脫平常狀態的功利競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都不是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之所以成爲桃花源,就是在集體心理上不存在對外界的嚮往和窺探。外界,被這裏的人們切除了。沒有了外界,也就阻斷了天下功利體系。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態*和精神*,纔是真正的空間*。第三種方式可以說得拗口一點,叫“不可逆切割”。桃花源的獨自美好,容不得異質介入。那位漁人的偶爾進入引動傳播,而傳播又必然導致異質介入。因此,陶淵明選擇了一個更具有哲學深度的結局——桃花源永久地消失於被重新尋找的可能*之外。桃花源中人雖不知外界,卻嚴防外界,在漁人離開前叮囑“不足爲外人道也”。漁人背叛了這個叮囑,出來時一路留下標記,並且終於讓執政的太守知道了。但結果是,太守派人跟着他循着標記尋找,全然迷路。更有趣的是,一個品行高尚的隱士聞訊後也來找,同樣失敗。陶淵明藉此劃出一條界限,桃花源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隱士天地,那些以名聲、學識、姿態相標榜的“高人”,也不能觸及它。這個“不可逆切割”,使桃花源表現出一種近似潔癖的冷然。陶淵明告訴一切過於實用主義的*人,理想的藍圖是不可以隨腳出入的。在信仰層面上,它永遠在;在實用層面上,它不可逆。

(節選自(餘秋雨《重巒疊嶂間的田園》)

7.下列對文中“哲理設計”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桃花源沒有歷史,看似令人可笑,但世俗的改朝換代、紛擾歲月與這裏怡然自得的生活相比卻未必更有意義。

B.桃花源是一個因美麗而*的空間,這種令人驚訝的美與世俗空間的美醜形成了強烈的對立。

C.桃花源是真正的空間*,這裏的人主動斷絕與外界一切聯繫,過着極其平常的生活。

D.桃花源對外界的介入表現出一種近似潔癖的冷然,使桃花源與茫茫塵世“不可逆切割”。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桃花源在個體心理上不存在對外界的嚮往和窺探,也因此阻斷了天下功利體系,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生態*和精神*。

B.桃花源是理想的藍圖,是真正意義上的隱士天地,只有真正的隱士才能找到它。

C.桃花源再也找不到了,《桃花源記》的這一結局具有更深的哲學意味:理想的藍圖是不可以隨腳出入的。

D.桃花源中人不會嚮往和窺探外面的世界,他們不知外界,也不被外界所知。

9.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田園是“此岸理想”,桃花源是“彼岸理想”,陶淵明隱居田園的理想破滅了,《桃花源記》是他一個更虛幻的寄託。

B.就空間論而言,桃花源是*的,它美麗,祥和安適,而又容不得異質的介入。

C.《桃花源記》描繪的美好世界,從時間和空間兩度上把理想藍圖與現實生活聯繫起來,這不僅是藝術手法,更有哲理意味。

D.常說“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是指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現實世界,它已經超越了桃花源本身,這與作者所說的“在信仰層面上,它永遠在”是相通的。

【回答】

7.D

8.B

9.A

【解析】

試題分析:

7.題幹要求選出“下列對文中‘哲理設計’解讀不正確的一項是”,這是考查學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論述類文體閱讀的命題主要從概念、判斷、推理三個角度命題,概念注意“答非所問”“內涵、外延不準”“誤劃類別”“張冠李戴”;判斷類注意“範圍不當”“偷換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強加因果”“強行推理”等錯誤。答題的關鍵是審清題幹、找準區位、對讀原文、尋找細微的差別。D項,“桃花源對外界的介入表現出一種近似潔癖的冷然,使桃花源與茫茫塵世‘不可逆切割’”有誤,因果搞混,選項對應的文字在文章第四段,原文說:這個“不可逆切割”,使桃花源表現出一種近似潔癖的冷然。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義的題目,題幹一般是“下列關於……的論述不正確的一項是”或者“正確的一項是……”,答題時注意分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錯誤設定一般爲答非所問、混淆範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爲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此題主要從概念的內涵的方面考覈,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閱讀題幹,在文中找到題幹對應的區位,然後仔細分析,此題的選項D就是對文章第四段內容理解概括的基礎上命制的選項,選項因果倒置。

8.本題考查學生篩選資訊和概括資訊的能力。B項,“桃花源是理想的藍圖,是真正意義上的隱士天地,只有真正的隱士才能找到它”有誤,選項對應的內容在文章最後一段,原文說“桃花源在空間上與外界的切割是“不可逆的”,“桃花源永久地消失於被重新尋找的可能*之外。”。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考覈篩選並整合文中資訊的能力的題目,題乾的表述一般爲“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或者“正確的一項”,錯誤選項的命制基本和考覈概念的題目沒有區別,答題時注意閱讀題幹,找準區位,然後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A項是對文章第二段內容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時候將“*情化”理解爲“情緒化”,這是偷換概念。

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作者觀點的能力。A項,“陶淵明隱居田園的理想破滅了,《桃花源記》是他一個更虛幻的寄託”有誤,對照第一段,“陶淵明田園理想破滅”的說法較牽強,“《桃花源記》是一個更虛幻的寄託”的表述否定意味較濃,與原文不符。  

【考點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題目一般以“下列對原文中作者觀點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或者“正確的一項”,試題錯誤設定的方式主要是“強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範圍”“無中生有”“偷換概念”等類型,答題時注意對全文的綜合理解,然後對照選項尋找細微的差別。選項B妄加揣測。

知識點:科普類文字閱讀 社科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