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潘耒,字次耕,吳*人。生而奇慧,讀書十行並下,自經史、音韻、算數及宗乘之學,無...

習題庫 閱讀(1.8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潘耒,字次耕,吳*人。生而奇慧,讀書十行並下,自經史、音韻、算數及宗乘之學,無...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潘耒,字次耕,吳*人。生而奇慧,讀書十行並下,自經史、音韻、算數及宗乘之學,無不通貫。康熙時,以布衣試鴻博,授檢討,纂修《明史》。上書總裁言要義八端宜搜採博而考*精職任分而義例一秉筆直而持論平歲月寬而卷帙簡總裁善其說,令撰《食貨志》,兼他紀傳。自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訂定。尋充日講起居注官,修《實錄》《聖訓》。嘗應詔陳言,謂:“建言古無專責,梅福以南昌尉言外戚,柳伉以太常博士言程元振,陳東以太學生攻六賊,楊繼盛以部曹劾嚴嵩。本朝舊制,京官並許條陳。自康熙十年憲臣奏請停止,凡非言官而言事爲越職。夫人主明目達聰,宜導之使言。乃禁之。豈盛世事?臣請弛其禁,俾大小臣工各得獻替,庶罔上行私之徒,有所忌而不敢肆。於此輩甚不便,於國家甚便也。其在外監司守令,遇地方大利弊,許其條奏。水旱災荒,州縣官得上聞。如此,*間疾苦無不周知矣。”更請許臺諫官得風聞言事,有能奮擊奸回者,不次超擢,以作敢言之氣。二十三年,分校禮鬧,稱得士,名益甚。既以布衣進,齒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緣是忌者頗衆。議起,坐浮躁降調,遂歸。

耒有至*,初被徵,辭以母老,不獲命,乃行。既除官,三牒吏部以獨子請終養,卒格於議不果歸。逮居喪,哀毀骨立。少受學同郡徐枋、顧炎武。枋歿,調恤其孤孫,而刻炎武所著書,師門之誼甚篤焉。四十二年,聖祖南巡,復原官。大學士陳廷敬欲薦起之,力辭而止。平生嗜山水,登高賦詠,名流折服。有《遂初堂集》。又因炎武《音學五書》爲《類音》八卷。炎武復古,來則務窮後世之變雲。當時詞科以史才稱者,汪琬、吳任臣及來爲最著。

(選自《清史稿·列傳二百七十一》,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上書總裁/言要義八端/宜搜採博而考*精/職任分而義例一/秉筆直而持論平/歲月寬而卷帙簡/總裁善/其說

B.上書總裁/言要義八端/宜搜採博而考*精/職任分而義例一/秉筆直而持論平/歲月寬而卷帙簡/總裁善其說

C.上書/總裁言要義八端/宜搜採博而考*精/職任分而義例一/秉筆直而持論平/歲月寬而卷帙簡/總裁善/其說

D.上書總裁言/要義八端/宜搜採博而考*精/職任分而義例一/秉筆直而持論平/歲月寬而卷帙簡/總裁善其說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讀書人。古代富貴人家穿絲織物,書生穿麻、葛織物。

B.“日講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官名,每逢皇帝舉行朝會宴享、大祭祀、大典禮等活動時,皆以日講起居注官侍班。

C.“超擢”指超過一級或更多等級而晉升官員,一般用於特別有才幹或有特殊功勳的人。

D.“詞科”是科舉名目之一,主要選拔學問淵博,文辭清麗,能草擬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潘耒很有才幹。他天生聰慧,讀書一目十行,從經史,音韻、算數到佛教知識,沒有不精通的,後來參與朝廷《明史》的編纂修訂。

B.潘耒敢於直言。他引用典故,指出不是言官而向皇帝進言被視爲超出職權範圍的做法是錯誤的,請求放鬆禁令,讓羣臣能夠進言勸諫。

C.潘耒事母至孝。當初被徵召時,他以母親年老推辭;被授予官職後,三次上書吏部請求歸鄉奉養老母;母親去世,他因過分悲傷而異常消瘦。

D.潘耒敬重師長。他年少時求學于徐枋、顧炎武、徐枋去世後,潘耒救濟徐枋的孤孫,刻印了顧炎武的著作,思想上師承顧炎武。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夫人主明目達聰,宜導之使言。今乃禁之,豈盛世事?

(2)既以布衣進,齒最少,又傲睨不能容人,緣是忌者頗衆。

【回答】

1.B

2.A

3.D

4.(1)皇帝您目明耳聰,應當引導羣臣讓他們敢於進言。現在竟然下令禁止,難道這是安定興盛的朝代所應該做的事嗎?

(2)潘耒憑平民的身份做官,年齡最小,又輕慢不能容忍他人,因此怨恨他的人很多。

【解析】

1.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誌,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對稱結構等等,還可以利用詞語在句中充當的成分來判斷。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語,梳理出事件的來龍去脈。本題要求選擇“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宜採用排除法。波浪線的句子的譯文:他曾給總裁上書,提出編纂史書的八個重要主張:“應當廣泛蒐羅採集,考察驗*詳細;分工明確而主旨,體例統一;書寫歷史不隱瞞、不誇大,真實地反映情況,發表議論要公正;所記時間要長,文字要簡短。”

解答本題,可以採用語法分析法,排除錯誤選項,找出*。選項第一處斷句,或在“總裁”後,或在“總裁”前,或在“言”後。事實上,“上書總裁”句意完整,“總裁”後的“言”當爲“要義八端”的謂語,因此只能在“總裁”後斷開。從而排除CD兩項。“總裁善其說”“善”是意動用法“認爲……善”“其說”是“善”的賓語,因此“總裁善其說”中間不能斷開。

故選B。

2.此題考覈學生識記、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覈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築的名稱;帝王年號、諡號、廟號;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外交禮儀、行政區劃;還有一些委婉的說法,表謙、表敬的詞語等等。平時要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註釋等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具體語境來推敲。本題要求選擇“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

A項,錯在“借指讀書人”這個地方。“布衣”借指平民;“布衣”爲古代庶人之服。

故選A。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在細節上做文章。同時防止命題陷阱,如: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無中生有等。題幹要求選出“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D項,“思想上師承顧炎武”分析不當。由原文“炎武復古,來則務窮後世之變雲”可知,顧炎武主張復古,潘末卻主張變革。

故選D。

4.本題考查學生的文言翻譯能力。要做好這類題,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見的八種句式:省略句、判斷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主謂倒裝句、被動句、固定句式;其次瞭解常見的詞類活用現象、古今異義詞語、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識等。最後還要找好有助得分的關鍵詞。同時,瞭解文言翻譯的原則是:信(準確)、達(通暢)、雅(有文采)。掌握翻譯的方法:留(對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保留不譯);換(用現代的詞去替代相應的古代的詞);補(補出文中省略了的語句,補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刪(把無實在意義的文言虛詞刪去);調(把文言文倒裝句,調整爲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句式)。翻譯時還必須有步驟:斷句——串譯——完善。

第(1)句採分點:“夫”,發語詞“人主”,指皇帝;“宜”,應當;“導”,引導;“乃”,竟然;“豈”,難道。

第(2)句採分點:“布衣”,平民;“齒”,年齡;“傲睨”,輕慢;“緣是”,因爲這,因此;“忌者”,怨恨的人;“頗”,十分。

【點睛】

解答文言文題目,應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穩住神,快速瀏覽一遍。初步明確是“什麼時間、什麼人、什麼事、前因後果、誰說什麼話”等,對全段的內容有個粗略的瞭解,讀懂六七成即可。因爲高考作爲選拔*的考試,要一下子全讀懂,一般的人是絕對做不到的。

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題幹要求,結合各選項的具體內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憶,運用課內所學過的知識(實詞、虛詞、句式、活用、倒裝、特殊句式等),解決、完成較容易做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層次去認知全文,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複覈的過程。

參考譯文:

潘耒,字次耕,是吳*人。天生異常聰慧,讀書一目十行,從經史、音韻、算數到佛教知識,沒有不精通的。康熙年間,憑平民身份參加博學鴻詞科的考試,被授予檢討的官職,編纂修訂《明史》。他曾給總裁上書,提出編纂史書的八個重要主張:“應當廣泛蒐羅採集,考察驗*詳細;分工明確而主旨,體例統一;書寫歷史不隱瞞、不誇大,真實地反映情況,發表議論要公正;所記時間要長,文字要簡短。”總裁認爲他的觀點很正確,讓他撰寫《食貨志》,兼及其他紀傳部分的內容。從洪武以下五任皇帝的史稿都是潘耒修編決定的。不久擔任皇帝身邊的日講起居注官,修訂《實錄》《聖訓》。(潘耒)曾應皇帝的詔命進言,說:“向皇帝進言自古就沒有專人負責,梅福憑南昌尉的身份進言外戚(之禍),柳伉憑太常博士的身份*劾程元振,陳東憑太學生的身份抨擊六賊,楊繼盛憑部曹的身份*劾嚴嵩。我朝有舊規定,京官允許向皇帝進言。從康熙十年御史上奏請求停止後,凡不是言官卻向皇帝進言的都視爲超出職權範圍。皇帝您目明耳聰,應當引導羣臣讓他們敢於進言。現在竟然下令禁止,難道這是安定興盛的朝代所應該做的事嗎?臣請求放鬆禁令,讓大小臣子們都能夠進言,或許那些欺君罔上專爲私利的人,就會有所顧忌而不敢肆意妄爲。這樣做對於這些人是很不利的,但是對於國家卻非常有利。那些在朝廷外做地方官的,遇到地方上有大的利益與弊病,允許他們上奏。水旱災荒,州縣官要向上報告。像這樣,那麼民間百姓的疾苦就都知道了。”又請求允許臺諫官根據傳言進諫,有能夠奮力抗擊奸惡邪僻的人,可以不按照規定越級提拔,來振作敢於進諫的風氣。康熙二十三年,主持禮部考試,被稱譽爲善於獲得賢士,名聲更加顯著。潘耒憑平民的身份做官,年齡最小,又輕慢不能容忍他人,因此怨恨他的人很多。非議的聲音漸起,因行事浮躁的罪名而降職外調,於是歸鄉。

潘耒*情誠摯純厚,當初被徵召,他以母親年老推辭,沒有被批准,於是赴任。被授予官職之後,三次上書吏部以自己是獨子請求歸鄉奉養母親,最終沒有被批准而無法歸鄉。等到母親去世守喪時,因爲過分悲傷而異常消瘦。年少時求學於同郡的徐枋、顧炎武。徐枋去世後,救濟徐枋的孤孫,刻印了顧炎武所著的書,與老師的感情很深。康熙四十二年,皇帝南巡,潘耒恢復原來的官職。大學士陳廷敬想推薦起用他,潘耒極力推辭而作罷。潘耒平生愛好山水,登高賦詩吟詠,名流常被他折服。著有《遂初堂集》。又沿襲顧炎武《音學五書》而寫了《類音》八卷。顧炎武主張復古,潘耒卻主張變革。當時博學鴻詞科以史才被稱道的,汪琬,吳任臣及潘耒最爲出名。

知識點:*古代文學 近代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