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觸蠻之戰,蝸角之爭    莊周魏瑩與田侯牟①約,田侯牟背之。魏瑩怒,將使人刺之。犀...

習題庫 閱讀(1.96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觸蠻之戰,蝸角之爭    莊周魏瑩與田侯牟①約,田侯牟背之。魏瑩怒,將使人刺之。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觸蠻之戰,蝸角之爭    

莊 周

魏瑩與田侯牟①約,田侯牟背之。魏瑩怒,將使人刺之。

犀首②公孫衍聞而恥之,曰:“君爲萬乘之君也,而以匹夫從仇。衍請受*二十萬,爲君攻之,虜其*,系其牛馬,使其君內熱發於背③,然後拔其國。忌也出走,然後抶其背,折其脊。”

季子聞而恥之,曰:“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又壞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亂人也,不可聽也。”

華子聞而醜之,曰:“善言伐齊者,亂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亂人也;謂伐之與不伐亂人也者,又亂人也。”君曰:“然則若何?” 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聞之,而見⑥戴晉人於魏瑩。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君曰:“噫!其虛言與?”曰:“臣請爲君實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君曰:“無窮。”曰:“知遊心於無窮,而反在通達之國,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達之中有魏,於魏中有樑,於樑中有王,王與蠻氏有辯乎?”君曰:“無辯。”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客出,惠子見。君曰:“客,大人也,聖人不足以當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猶有嗃也;吹劍首者,吷而已矣⑤。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

                                          (選自《莊子·雜篇·則陽》)

[注] ①瑩,魏惠王名。田侯牟,齊威王名。②犀首:武官名。③內熱發於背:因恚憤而背生癰疽。④胥靡:服役的人。⑤管,一種樂器。劍首:指劍鼻環的小孔。嗃(xiāo),洪亮而悠長的聲音。吷(xuè),細微的聲音。⑥引薦

15.下列語句中加橫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魏瑩與田侯牟約          約:結盟

B.善言伐齊者,亂人也      伐:攻打

C.王與蠻氏有辯乎          辯:辯論,爭辯

D.臣請爲君實之            實:*實

16.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語古今義完全一致的一項是(       )  

A.悅親戚之情話         B.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C.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D.臨別贈言,幸承恩於偉餞

17.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B.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C.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D.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18.選擇下列對有關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      )  

A.《逍遙遊》是《莊子·內篇》的第一篇,代表了莊子學說的最高境界,也體現了他散文的風格和成就。至今流傳的許多耳熟能詳的詞語,如“遊刃有餘”“達人知命”“鵬程萬里”“扶搖直上” “欣欣向榮”都出自《莊子》。

B.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如,弱冠,指20歲。古代以20歲爲弱年,行冠禮,爲成年人。

C.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與老子並稱爲“老莊”。作爲文學家,莊子思想超塵脫俗,作品形象詭譎奇特,文風汪洋恣肆。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晦:*歷每月的最後一天,朔:*歷每月的第一天。*歷每月十五爲望日。五月初五爲端午節,亦稱端陽。九月初九爲重九節,亦稱重陽。

19.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公孫衍將*對魏瑩準備刺殺田侯牟的做法感到很可恥,他認爲田侯牟是萬乘大國的國君,不能用老百姓的方法去報仇。

B.季子聽了公孫衍的議論認爲公孫衍的做法可恥,他認爲公孫衍是個挑起戰亂的人,他的話不能聽。

C.華子感到公孫衍、季子的觀點都很不好,他勸君主但求自然之道就是了。

D.惠子聽說了這件事,把戴晉人引薦給了魏瑩。戴晉人給魏瑩講了觸蠻之戰、蝸角之爭的故事,戴晉人離開後,魏瑩心中豁然開朗,心中的不愉快全都消失了。

20.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2) 堯、舜,人之所譽也。道堯、舜於戴晉人之前,譬猶一吷也。

【回答】

15.C

16.D

17.D

18.A

19.D

20.(1)它們時常相互爲爭奪地盤而挑起戰爭,戰鬥中倒伏在地上的屍首就有數萬之多,戰勝者追逐敗兵往往十五天才返回。(2) 堯、舜是人們所讚譽的聖人,但在戴晉人面前提起堯舜,猶如一聲細微之音而已。

【解析】

15.

試題分析:辯,分別,通“辨”。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文言實詞的考覈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覈的內容,課標卷近幾年有加大難得的趨勢,考的詞語一般在課本中沒有出現,要求學生根據文意進行推斷,答題時注意分析詞語前後搭配是否得當,文言詞語大部分對應的是現代漢語的一個詞語,但也有詞義轉移的現象,答題時應該重點注意。還要注意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現象。

16.

試題分析:贈言,古今同義。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分析古今異義的題目,古今異義一般有古代是一個字現代對應一個詞語,貌似現代的一個詞語實際相當於現代的一個詞組,還有詞義的轉移和詞義的範圍發生變化的現象注意區分。

17.

試題分析:築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注意一些常見的標誌*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覈較少,一般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的充當的成分,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後結合文意進行分析。此題注意“築十仞之城,(“城”是主語斷開)城者既十仞矣,則又壞之,(主語轉換斷開)此胥靡之所苦也(虛詞,斷開),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這些標誌詞來斷句。

18.

試題分析:A項中“達人知命”出自《滕王*序》,“欣欣向榮”出自《歸去來兮辭》。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爲識記A。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文化常識的考覈的題目,去年在大綱卷中出現,重點突出對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當今國學熱的趨勢,以後還會堅持。文言的選文是人物傳記,那主要的常識是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宮殿的名稱、年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這類題目一般錯誤都比較明顯,如此題A項中“達人知命”出自《滕王*序》,“欣欣向榮”出自《歸去來兮辭》。

19.

試題分析:戴晉人離開後,魏瑩心中恍惚,若有所失。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定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爲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覈實這些情節,如此題原文戴晉人離開後,魏瑩心中恍惚,若有所失。

20.

試題分析:重點詞語:“相與”“逐北”“旬有五日”“反”“道”“譬猶”。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翻譯註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相與”“逐北”“旬有五日”“反”“道”“譬猶”等實詞的落實。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後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建議翻譯時打草稿。

【參考譯文】

魏瑩與田侯牟訂有盟約,而田侯牟卻違背了盟約。魏瑩十分憤怒,準備派人去刺殺他。

公孫衍將*聽說後,感到這種做法很可恥,便對魏瑩說:“君主您是萬乘大國的國君,卻用老百姓的方法去報仇。我懇請受命率領二十萬披*士兵,爲您攻打齊國,俘虜他的*,牽走他的牛馬,讓他因恚憤而背生癰疽,然後佔領他的國家。等齊將田忌出逃,然後抓住他,鞭打他的後背,折斷他的脊樑。(這纔是大國的風度,光明正大的做法。)”

季子聽了公孫衍的議論認爲公孫衍的做法可恥,他說:“譬如要修築十仞高的城池,已經修築了十仞之高,卻又去把它毀掉,這可是服役之人的*苦勞動啊!現在不用兵打仗已經七年了,這是王業的基礎啊。公孫衍是個挑起戰亂的人,他的話不能聽。”

華子聽了這些議論之後,感到這些觀點都很不好,便說:“鼓動攻打齊國的人,是好亂之人;鼓動不要攻打齊國的人,也是好亂之人;議論攻打與不攻打來攪亂人心的人,又是一個好亂之人。”君主說:“那麼怎麼辦呢?”華子回答說:“君主但求自然之道就是了。”

惠子聽說了這件事,把戴晉人引薦給了魏瑩。戴晉人說:“有一種小動物叫蝸牛的,君主知道嗎?”魏瑩說:“知道。”戴晉人接着說:“有個國家建在蝸牛的左角上,人稱觸氏;還有一個國家建在蝸牛的右角上,人稱蠻氏。它們時常相互爲爭奪地盤而挑起戰爭,戰鬥中倒下的屍首就有數萬之多,追逐戰敗者往往十五天才返回。”魏瑩說:“唉!這不是虛妄的言論嗎?”戴晉人說:“我請求爲君主*實這些話。君主認爲天地四方有極限嗎?”魏瑩說:“無極限。”戴晉人接着說:“知道自己的思想在無極限中遐想,再返回人跡所到之處的狹小的國家,是不是感到若有若無、難以捉摸呢?”魏瑩說:“是的。”戴晉人又說:“在這人跡所到之處的狹小範圍內有個魏國,在魏國之中有個樑都,在樑都之中有個君王,(試問)君王和蠻氏有分別嗎?”魏瑩說:“沒有分別。”戴晉人離開後,魏瑩心中恍惚,若有所失。

客人走後,惠子覲見。魏瑩說:“戴晉人真是位德才超羣的人,像堯、舜這樣的聖人也比不上他。”惠子說:“吹奏管,尚能發出洪亮而悠長的聲音;吹奏劍首,就只能發出細微的聲音罷了。堯、舜是人們所讚譽的聖人。但在戴晉人面前提起他們,則猶如一聲細微之音而已。”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