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與項羽決勝垓下。淮*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居左。費...

習題庫 閱讀(1.07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與項羽決勝垓下。淮*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居左。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

五年,高祖與諸侯兵共擊楚*,與項羽決勝垓下。淮*侯將三十萬自當之,孔將*居左。費將*居右,皇帝在後,絳侯、柴將*在皇帝后。項羽之卒可十萬。淮*先合,不利,卻。孔將*、費將*縱,楚兵不利,淮*侯復乘之,大敗垓下。項羽卒聞漢*之楚歌,以爲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魯爲楚堅守不下。漢王引諸侯兵北,示魯父老項羽頭,魯乃降。遂以魯公號葬項羽谷城。還至定陶,馳入齊王壁,奪其*。

正月,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爲皇帝。漢王曰:“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虛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帝位。”羣臣皆曰:“大王起微細,誅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爲王侯。大王不尊號,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爲便,便國家。”*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陽。

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陽,諸侯皆臣屬。故臨*王驩爲項羽叛漢,令盧綰、劉賈圍之,不下,數月而降,殺之洛陽。

五月,兵皆罷歸家。高祖置酒洛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爲我擒也。”

(節選自《史記·高祖本紀》)

13.對下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項羽之卒可十萬     可:大約

B.淮*先合,不利     合:會合

C.陛下慢而侮人       慢:傲慢,不敬

D.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下:攻克,攻下

14.下列加橫線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項羽乃敗而走             戰勝而不予人功

B.是以兵大敗               遂以魯公號葬項羽谷城

C.魯爲楚堅守不下           此其所以爲我擒也

D.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此所以失天下也

15.下列各組中,最能體現高祖善用謀略、富於心計的一組是(    )

①項羽卒聞漢*之楚歌,以爲漢盡得楚地,項羽乃敗而走,是以兵大敗。

②使騎將灌嬰追殺項羽東城,斬首八萬,遂略定楚地。

③漢王引諸侯兵北,示魯父老項羽頭,魯乃降。

④漢王三讓,不得已,曰:“諸君必以爲便,便國家。”

⑤令盧綰、劉賈圍之,不下,數月而降,殺之洛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1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對於登皇位,漢王再三推讓,推說要以國家利益爲重,而自己不夠賢能,難居其位。

B.高祖手下認爲,劉邦雖對人輕侮傲慢,卻能與天下人同享利益,充分發揮手下將領的作用,項羽雖仁義愛人,卻懷疑賢者,殘害功臣,缺乏寬廣的胸懷。

C.文中漢高祖劉邦高度讚揚了張良、蕭何和韓信不凡的才能,更是在誇耀自己知人善任。

D.項羽失天下的原因有很多,在高祖看來,主要原因是項羽不會使用人才。

17.請翻譯下列句子。

⑴漢王引諸侯兵北,示魯父老項羽頭,魯乃降。

⑵大王起微細,誅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爲王侯。

【回答】

13.B

14.D

15.C

16.A

17.

⑴王率領諸侯*北上,把項羽的頭給魯地父老們看,魯人才投降。(北,方位名詞活用作動詞,北上,向北走,1分;示,給……看,1分;句子大意1分。滿分3分。)

⑵大王從卑微的平民起事,*殘暴叛亂的人,平定天下,有功的人就分賞土地而且封爲王侯。(微細,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卑微的人,平民,1分;起微細,介詞短語後置,從卑微的平民起事,1分;暴逆,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殘暴叛亂的人,1分;句子大意1分。滿分4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3.此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可根據平時對文言實詞的積累,結合着具體語境分析作答。B項,合:交戰,交鋒。所以選B。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文言實詞的解釋,要重視那些在所學課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那些意義與現代漢語中已有較大差異的詞語,以及一詞多義的詞語。文言實詞應該用規範的現代漢語詞語予以解釋,並且要根據該詞在某句子中的切實意義給予恰當的解釋,以使句子前後語氣通暢、意義明白正確爲標準。具體分析時,還要結合着具體語境分析。例如本題選項B,可聯繫下句“不利,卻。孔將*、費將*縱,楚兵不利,淮*侯復乘之,大敗垓下”而判斷出此處的“合”應爲“交戰”。

14.此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分析時,可根據詞語所在語句的具體語境分析作答,D項,……的原因。A.連詞,表順承關係;連詞,錶轉折關係,卻。B.介詞,因爲;介詞,按照……身份。C.介詞,給,替;介詞,被。所以選D。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見的文言虛詞共有以下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爲、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其中“因、以、於、則、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題人青睞,是歷年高考試卷中的“老面孔”。做文言虛詞類題時,要着眼“意義”和“用法”兩點,“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詞*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將所學教材中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代入課外的語句中比較驗*。對於材料中的虛詞,要結合上下文語境去推敲;對於高考重點考的18個虛詞,特別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視積累。

15.此題考查鑑賞人物形象和篩選資訊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句意分析句子所表現的人物形象是否符合高祖善用謀略、富於心計。②記敘其平定楚地過程,⑤記敘對方投降仍殺死他,體現其斷絕後患的決心。故選C。

【考點定位】篩選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C。

【名師點睛】解答這類題的思路是,結合着各個句子的具體意思,將所給例句逐句進行分析,然後篩選出符合題幹形象特點要求的句子,然後再對照編組情況進行判斷選擇,答題時也可以用排除法,將明顯含有不符合題幹要求文句的選項直接排除,以節省答題時間。表現*格的,先找不能表現題幹中要求的人物*格的選項,用排除法選擇。特別注意是誰的什麼*格。

16.此題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答題時,應根據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判斷出選項所在的答題區間,然後根據語段內容比較選項的表述是否正確,A項,對於登皇位,漢王再三推讓,先假意謙說賢能的人才能當皇帝,自己不夠賢能難居其位,再假意聽從部下諫言,以國家利益爲重而登皇位。並非以國家利益爲重而不當皇帝。所以選A。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常見的設誤角度有:曲解詞義、誇大其詞、以偏概全、張冠李戴、顛倒是非、因果混淆、時序錯位(時間順序顛倒)、無中生有、添枝加葉。其中一個錯誤項的錯誤設定有隱蔽*和迷惑*,它往往在大體正確的前提下設定一些與原文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內容、詞語。做題時要仔細推敲,認真比對。例如本題選項就犯了曲解文意的錯誤。

17.此題考查翻譯句子的理解能力。譯文時,應將待譯句子放回語境去理解,也應注意儘可能直譯,將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落實,補出省略成分,將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習慣譯出。翻譯時要重點翻譯的關鍵詞:北,方位名詞活用作動詞,北上,向北走;示,給……看;微細,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卑微的人,平民;起微細,介詞短語後置,從卑微的平民起事;暴逆,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殘暴叛亂的人。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翻譯文言首先要有語境意識,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後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例如介詞短語後置句“大王起微細”就應翻譯爲“從卑微的平民起事”。

【參考譯文】

漢五年(公元前202年),高祖和諸侯*共同進攻楚*,與項羽在垓下決戰。淮*侯韓信率領三十萬大*與楚*正面對陣,他的部將孔將*在左邊,費將*在右邊,漢王領兵隨後,絳侯周勃、柴將*跟在漢王的後面。項羽的*隊大約有十萬。淮*侯首先跟楚*交鋒,不利,後退。孔將*、費將*從左右兩邊縱兵攻上去,楚*不利,淮*侯乘勢再次攻上去,大敗楚*於垓下。項羽的士兵聽到漢*唱起了楚地的歌,以爲漢*已經完全佔領了楚地,項羽於是戰敗逃走,楚*因此全部崩潰。漢王派騎將灌嬰追殺項羽,一直追到東城,殺了八萬楚兵,終於攻佔平定了楚地。只有魯地的人還爲項羽堅守,不肯降服(因爲懷王當初封項羽爲魯公)。漢王就率領諸侯*北上,把項羽的頭給魯縣的父老們看,魯人才投降。於是,漢王按照魯公這一封號的禮儀,把項羽葬在谷城。回師定陶,驅馬馳入齊王韓信的*營,奪了他的兵權。

正月,諸侯及將相們共同尊請漢王爲皇帝。漢王說:“我聽說皇帝的尊號,賢能的人才能據有,徒有空名,不是我所要的,我可承擔不了皇帝的尊號。”大臣們都說:“大王從平民起事,*暴逆的人,平定天下,有功的分賞土地封爲王侯。如果大王不稱皇帝尊號,人們對大王的封賞就都不會相信。我們冒死(用生命)請求這件事。”漢王辭讓再三,無可奈何,才說:“既然諸位認爲這樣合適,那我就爲了國家的便利(登皇位)吧。”*午日,漢王在汜水北面登臨皇帝之位。

天下平定。高祖定都洛陽,諸侯都歸順了。從前的臨*王驩替項羽對抗劉邦,高祖命令盧綰、劉賈圍攻他,沒有攻下,幾個月以後,王驩投降了,高祖在洛陽將他殺死。

五月,將士都遣散回家了。高祖在洛陽南宮擺設酒宴。高祖說:“列侯和各位將領,你們不能瞞我,都要說實情。我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項羽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別人;項羽仁厚而且愛護別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奪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給人們,跟天下人同享利益。項羽卻妒賢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懷疑人家,打了勝仗不給人家授功,奪得了土地不給人家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保*運糧道路不被阻斷,我比不上蕭何;統率百萬大*,戰則必勝,攻則必取,我比不上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的俊傑,我卻能夠使用他們,這就是我能夠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雖然有一位范增卻不能用,這就是他被我擒獲的原因。”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