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你有資格玩嗎劉墉(*) 文學大師梁實秋先生尚在世的時候,我有一天跟他同桌用餐。冷盤端上來,粱先生說他有糖尿病...

習題庫 閱讀(1.4W)

問題詳情:

你有資格玩嗎劉墉(*) 文學大師梁實秋先生尚在世的時候,我有一天跟他同桌用餐。冷盤端上來,粱先生說他有糖尿病...

你有資格玩嗎

劉墉(*)

 文學大師梁實秋先生尚在世的時候,我有一天跟他同桌用餐。冷盤端上來,粱先生說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帶甜味的薰魚。*糖肘子端上來,他又說不能碰,因爲裏面放了*糖;什錦炒飯端上來,他還是說不能吃,因爲澱粉會轉化成糖。最後,端上八寶飯,我猜他一定不會碰了,沒想到樑先生居然大笑道:“這個我要。”朋友提醒他“這個有糖又有飯”。樑大師則笑說他早知道,就因爲早知道有自己最愛吃的八寶飯,所以前面特別節制。“我前面不吃,是爲了後面吃啊;因爲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須計劃着,把那‘配額’留給最愛。”

轉眼過去三十多年了,但我時常想起梁實秋先生的這段話。我發現許多偉大的人,都因爲他們節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而有傑出的成就。

功課表現好的學生也一樣,最近報上刊登大學學測榜首的學生,都說他們常常打電腦,有的天天上網。當記者問他們怎麼還能成績那麼好的時候,*則是專心——玩的時候,盡情放鬆自己,回到課業則全力以赴。

可不是嗎?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智商也不會差到哪兒,那些既能玩,又能讀書的人,都有個本事,就是他們在玩耍之前先有個計劃,如同梁實秋先生決定到最後要吃八寶飯,於是在前面特別節制。

相反,一玩就忘了時間、忘了考試,以及回到書本上仍然不能收心的學生,則不可能表現得好。

豈止讀書如此,工作也一樣。有位企業家說得妙一一美國工人可能自己去上夜校,拿到*,就要求加薪,不滿意則跳槽。表面看,糟透了,但是有人從我這家跳到別家公司,也有別家栽培的跳來我的公司。結果人才交換,大家都能進步。

日本公司則不一樣,員工到一定時候,公司會安排進修、安排出國,屆時又調回國,按部就班地升遷,一干一輩子,甚至死了之後都葬在公司的墓園。但也正因爲他們以公司爲家,所以能犧牲奉獻、盡忠職守。

可是我們的工人,沒學到人家的優點,卻學到缺點,他們希望有日本公司的照顧,卻沒有日本工人的忠誠;他們要求美國式的自由,卻沒有美國人的自覺。

如果我們把這位企業家的話,用在華人孩子身上,會不會也很有道理——今天,華人孩子希望有*式父母的溺愛,卻沒有傳統*式的孝敬;希望有美國家長的放任,卻沒有美國孩子的*。

各位年輕朋友,“收入”與“付出”常是相對的。當我們拿起一項的時候。往往也得放棄一些。

 如同梁實秋先生想吃後面的八寶飯,就不碰前面的*糖肘子。也像美國工人要跳槽的自由,就得有進修的自覺;日本工人要公司無微不至的照顧,就得有謹守的忠誠。

同樣的道理,當你想明天出去痛痛快快玩的時候,今天就得拼命把該唸的書讀好、該做的功課做完;當你今天晚上堅持要看兩小時電視的時候,則應該一放學就專心用功,而且看完電視立刻收心。

如果你既不能少玩一分鐘,又不願多用功一點;既想成績好,又不願犧牲玩耍的時間;或在讀書時開着手機,心猿意馬;玩的時候又惦着功課,提心吊膽,怎麼可能成功?而且到頭來既沒能玩好,又誤了學業。

後面要過癮,前面就得犧牲。

1你認爲本文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2開頭引用梁實秋的例子有什麼作用?

3二段中“我發現許多偉大的人,都因爲他們節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  的事物上,而有傑出的成就。”,請你爲這句話補充一個典型事例。

4請簡述本文的寫作思路。

【回答】

1.“許多偉大的人,都因爲他們節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而有傑出的成就。”或:“收入”與“付出”常是相對的。當我們拿起一項的時候,往往也得放棄一些。  或:“後面要過癮,前面就得犧牲。”

2.(1)引出本文論點。(2)從身邊人的事情談起,讀者感到親切,引起讀者閱讀興趣。  (3)梁實秋的事例具有典型*,有力地*了本文論點。

3.參考示例:居里夫人,新婚時拒絕父親爲她多置傢俱。她的新房裏只有一張木桌,兩把椅子。這在一般人看來,是太寒*了。然而,她有她的“理論”;傢俱多了,得擦洗、 撣刷,她沒有這個工夫。她拋棄了舒適的生活,把“工夫”全用在實驗室裏,終於從兩千多噸礦石、水和*品中提煉出1克純“鐳”,從此她的“鐳的母親”的榮耀稱號傳遍了全世界。  魯迅、劉翔、感動*人物、最美鄉村醫生、教師等等。

4.由生活小事談起,引出觀點:節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纔能有所成就。  接着列舉當前讀書的學生和工作的工人的不同表現,從正反兩面對比論*,進一步闡明觀點:“收入”與“付出”常是相對的。當我們拿起一項的時候,往往也得放棄一些。最後以“後面要過癮,前面就得犧牲。”照應開頭,再次點明觀點。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