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察傳《呂氏春秋》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爲黑、黑爲白,故*似玃,玃似母猴,母...

習題庫 閱讀(2.8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察傳《呂氏春秋》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爲黑、黑爲白,故*似玃,玃似母猴,母...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察傳

《呂氏春秋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爲黑、黑爲白,故*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聞而審,則爲福矣;聞而不審,不若無聞矣。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楚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不審也,故國亡身死也。

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爲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爲能和,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爲所聞,則得之矣。

14.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聞而審,則爲福矣    審:考察

B.樂正夔一足,信乎    信:相信

C.夔於是正六律        正:使……定

D.是非之經,不可不分  經:界限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1)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      (2)以勇氣聞於諸侯

B.(1)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  (2)以其無禮於晉

C.(1)子夏之晉                (2)縱一葦之所如

D.(1)人之與*則遠矣          (2)時則不至

16.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屬於*“察傳”觀點的正面論據的一組是(   )

①莊聞孫叔敖於沈尹筮

②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

③樂正夔一足

④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

⑤晉師三豕涉河

⑥非也,是己亥也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舉從*到玃、母猴再到人這一事例,最終的目的是爲了說明事物經過人們“數傳”後把白說成黑把黑說成白這一道理。

B.作者在第二段論述時,使用的最爲突出手法是對比。不僅在說理時用正反對比,在舉例時也用了正反對比。

C.作者提出了“熟論”和“驗之以理”的觀點後,共舉了三個例子來說明,這三個例子,都包括有傳言及對傳言驗*後所得出的真實情況。

D.“察傳”即明察傳聞之意。文中認爲傳聞中的事物往往有似是而非之處,應加以審驗。文章多用故事爲論據,生動有趣。

18.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2)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

(3)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爲所聞,則得之矣。

【回答】

14.B

15.C

16.D

17.A

18.

(1)這是愚蠢的人犯大錯誤的原因。

(2)就讓重黎把夔從民間選拔出來進薦給他。

(3)遵循着事物的規律和人的情理,用這種方法來審察聽到的傳聞,就可以得到真實的情況了。

【解析】

試題分析:

14.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解答此題可以採用聯想課文語句,結合句式結構進行推斷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結合語境。B項,“樂正夔一足,信乎”,這句話是魯哀公問孔子的,意思是“聽說樂正夔只有一隻腳,真的嗎”,其中“信”應解釋爲“真實”。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比如本題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也可以結合前後句子的語境來分析該句的意思。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透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5.題幹要求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這是考查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主要考查“於、以、之、則”四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解答此題要結合具體的語境。C兩個“之”均爲動詞,往,到……去;A①介詞“從”,②介詞“在”;B①介詞“用”,②介詞“因爲”;D①連詞“就”,②副詞“或”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先翻譯每組學過句子中的虛詞,再將這個意思套到另一句中來推斷虛詞用法是否相同。具體辨析時,可在瞭解18個虛詞基本用法的基礎上,運用五點意識法:(1)虛實意識:(2)結構意識:(3)句位意識:(4)呼應意識:(5)語氣意識。

16.題幹要求選出“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屬於*‘察傳’觀點的正面論據的一組”,這是考查學生篩選和辨析資訊的能力。②③⑤爲反面論據,①④⑥爲正面論據。③④句,③句“樂正夔一足”是誤傳,④句是魯哀公在考查那句誤傳。

【考點定位】篩選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C。

【技巧點撥】此類題目的答題技巧:對六個句子進行三點審查:一審是直接還是間接;二審對象,看是不是題幹中說的人物;三審*質,看是不是題幹所說的*質特點。最後用排除法選擇。注意:如果要你分析概括評價文言文的觀點態度,必須堅持:(1)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既要注意評價者觀點態度的積極意義,又要注意評價者的時代侷限*;(2)必須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評價,不能無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貶低。(3)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看評價者對*的態度;看評價者對統治者的態度;看作品在歷史上有無進步意義;看作品在今天有無現實意義。比如本題,一定要抓住題幹中“正面論據”這個條件。

1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A項,用*到人的事例,最終的目的是爲了說明“得言不可以不察”這個觀點。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爲、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的A項,主要考查論點和論據的關係,本文在開頭就提出了論點“得言不可以不察”,後面都是爲了*這一觀點。

18.本題考查文言翻譯的能力。第一句,“所以”,古今異義詞,……的原因;“過”,犯錯。第二句中,“乃”,於是,就;“舉”,選撥;“舉夔於草莽之中”是“狀後”。第三句中,“緣”,遵循;“以爲所聞”,省略介詞賓語“之”,用這種方法來審察聽到的傳聞;“之”,代指真實的情況。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聽到傳聞不可不審察清楚。多次輾轉相傳,白的就變成了黑的,黑的就變成了白的。所以說*像玃,玃像獼猴,獼猴像人,但人與*相比較就相差甚遠。這是愚蠢的人犯大錯誤的原因。

聽到傳聞如果加以審察,就會帶來好處;聽到後如果不進行審察,不如沒有聽到。齊桓公從鮑叔牙那裏聽到管仲的情況,楚莊王從沈尹筮那裏得知孫叔敖的情況,然後加以審察,所以國家大治、稱霸諸侯;吳王夫差從太宰嚭那裏聽到關於越王勾踐的情況,智伯從張武那裏聽到關於趙襄子的情況,聽到後不加審察,所以國家滅亡、自身被殺。凡是聽到傳聞一定要深入考察,對關於人的議論一定要用道理加以驗*。

魯哀公向孔子問道:“聽說樂正夔只有一隻腳,真的嗎?”孔子說:“從前,舜想用音樂把教化傳佈到天下,就讓重黎把夔從民間選拔出來進薦給他。舜讓夔當樂正。夔於是正定六律,*五聲,以協合八方民樂,因而天下盡都歸服。重黎還想多些像夔這樣的人,舜說:“音樂是天地的精華,*得失的關鍵,所以只有聖人才能使音樂*。*是音樂的根本,夔能使音樂*,來安定天下。像夔這樣的人,有一個就足夠了。所以說‘夔一足’,並不是說夔只有一隻腳啊?”

宋國的丁氏,家裏沒有井,要外出打水,所以經常有一個人住在外邊。等到他家挖了井,就告訴別人說:“我挖井得到一個人。”有人聽到後,就傳言說:“丁氏挖井時挖得一個人。”國人們談論這件事,被宋國國君聽到了。宋君就讓人向丁氏瞭解這件事。丁氏回答說:“我是說得到一個人使喚,並不是從井裏挖到一個人。”根據傳聞尋求賢能的人,如果像這樣不加審察便信以爲真,還不如沒有聽到傳聞。

子夏到晉國去,途經衛國,聽到有人在讀史書,說:“晉*隊三豕渡過黃河。”子夏說:“不對,應該是‘己亥’啊。‘己’和‘三’形體相近,‘豕’和‘亥’寫法類似。”到了晉國一問,果然說是“晉*隊己亥這天渡過黃河”。

許多言辭好像是錯誤其實是正確的,有許多好像是正確的其實是錯誤的。正確和錯誤的界限,不可不分辨清楚,這是連聖人都要慎重對待的。既是如此該怎麼慎重對待呢?應根據自然和人事的情理來考察聽到的傳聞,就能得到真實的情況了。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