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抗戰將領劉放吾劉放吾,湖南貴陽人,生於1898年4月17日。劉家祖祖輩輩靠耕...

習題庫 閱讀(6.5K)

問題詳情: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抗戰將領劉放吾劉放吾,湖南貴陽人,生於1898年4月17日。劉家祖祖輩輩靠耕...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抗戰將領劉放吾

劉放吾,湖南貴陽人,生於1898年4月17日。劉家祖祖輩輩靠耕讀勤儉持家,家境殷實。劉放吾的父親喜歡讀書,經常以《朱子家訓》及“曾文正治家之道”訓導他們。青少年時期的讀書、務農和傳統的家教,讓沉默寡言的劉放吾養成了吃苦耐勞的生活作風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

1924年,黃埔*校成立。“到黃埔*校去”成爲當時年輕人最時尚的口號。1926年6月,劉放吾從湖南省桂陽藍嘉聯合中學畢業後,深受湘*領袖曾國藩思想的影響,輾轉來到廣州,考入黃埔*校第六期步兵科學習*事。三年後,劉放吾畢業,在*的**校教導隊當了學生隊排長。在這裏,士兵們*練時用的都是最新的裝備,訓練的也是新裝備體制下的新戰術。但是,不像在戰場上那樣,有那麼多建功立業的機會,只能認認真真地透過訓練磨練意志。劉放吾在這樣的環境中,默默地、踏踏實實地幹了很多年。後來,*爲了補充**的抗戰力量,組建新三*師,孫立人任師長,劉放吾離開了教導隊,任三*師一一三團團長。

1942年2月,爲了協助駐緬英*抗擊日寇對緬甸的進犯,保衛西南大後方的安全,*組建*遠征*。劉放吾率領的一一三團隨三*師於4月抵達緬甸,參加曼德勒會戰。

*遠征*進入緬甸以後,駐緬英*孤傲自大,日*三十三師團輕易地就將英*第一師全部和第七旅一部包圍於賓河南岸的仁安羌東北地區。英*反覆突圍,均無功而返。在這緊急關頭,駐緬英*司令向*遠征*發出馳援請求,師長孫立人立即要求劉放吾迅速馳援解圍。面對數倍於己、裝備精良的敵人,劉放吾沒有驚慌失措,而是要求全團上下即刻熟悉地形,儘快做好戰前的充分準備。在一一三團的攻擊下,日*苦撐了三天,就倉皇潰退了。事實上,劉放吾當時帶去的官兵只有八百多人!就是這八百多*勇士,在劉放吾的指揮下,不僅擊潰了曾經不可一世的日寇兩個精銳聯隊一萬餘人,而且成功救出了被圍的已經絕望的七千名英*。此舉令那些驕傲的盟*都不得不對*遠征*另眼相看,極大地振奮了**將士的*心。

“仁安羌大捷”後,劉放吾率領一一三團奉令掩護英*及杜聿明部隊撤退,轉戰卡薩。任務完成後,轉進野人山原始森林,經歷了一個月千*萬苦地翻山越嶺,終於在5月30日,在南先慶趁着黑夜,在敵人*艇的巡邏下,泅水橫渡大*,進入印度,歸還建制。在渡*前,劉放吾發出兩通電報:一通發到*令部給何應欽,一通發到師部給孫立人。電報裏只有兩句話:“劉團今夜渡*,不成功,就成仁。”渡*之後,無線電浸水,無法和外界聯繫,謠傳劉團全*覆沒,那時劉放吾的妻子正在貴州都勻,聞訊後當場昏厥。

“仁安羌大捷”是近代以來**人在境外第一次打敗日寇的戰役。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的歷史記載中,甚少提及第一一三團的戰功,更少談及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的第一一三團團長劉放吾,一切功勞都歸到了孫立人及三*師的名下。*情敦厚、淡泊名利的劉放吾,從此選擇了沉默寡言,不在任何人面前談起自己的“當年勇”。在派系嚴重的**中,劉放吾雖然在1946年被委任爲少將高參,但這是一個只能得到一些微薄薪水的閒職,劉放吾的事蹟從此被人們逐漸淡忘。

1994年,劉放吾在美國洛杉*逝世,享年九十五歲。他的次子劉偉民在整理劉放吾的日記時,看到父親在記述仁安羌大捷時引用的唐代詩人陳陶的《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劉放吾戎馬一生,熱血忠誠,而這短短的幾句詩中,也透露出他對戰爭殘酷的無奈。

(摘編自《劉放吾:蒙塵半個多世紀的抗戰將領》,《名人傳記》2015年第9期)

相關連結:

①劉偉民再三追問,父親才說了一些與“仁安羌戰役”有關的細節:“新三*師多爲湘兵。當時我們練兵採取曾國藩治湘*方式,官兵必背《曾胡治兵語錄》,因此秉承了湘*的忠義勇精神,作戰勇敢。另外就是對士兵的嚴格訓練。我按照《陸*步兵*典》規定,每人每天跑五千公尺;*擊時,不瞄準不準發,每發必中,每三個月進行一次實**擊,幾乎所有官兵的命中率都在七成以上。練兵千日,用兵一時,仁安羌戰果源自平日訓練。”

(“鐵血社區”《我的團長劉放吾》)

②他愛讀曾國藩家書及治*文獻。不論練兵、治*及治家,他都以曾國藩的言行爲典範。我們在他的遺物中找到多本破舊的曾文正公的文集。每頁均有他讀了多遍及加註的痕跡。可見他對曾公文獻的重視。

(《瀟湘晨報·劉放吾:從*名將到煤球店老闆》)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A.劉放吾喜歡讀書,熱愛耕種,吃苦耐勞,淡泊名利,這源於他青少年時期的耕讀生活和父親經常用朱熹、曾國藩的治家之道對他的教導。

B.劉放吾在**校教導隊做學生隊排長,在這一時期,雖然這裏沒有多少建功立業的機會,但他卻透過訓練,磨練了意志,提高了戰術素養。

C.“仁安羌大捷”中,劉放吾率領的一一三團不僅殲滅了日寇兩個精銳聯隊,救出被困的七千名英*,而且振奮了**將士的*心。

D.在進入印度歸還建制之前,劉放吾曾發電報表達“不成功,就成仁”的決心,由於渡*後無法與外界聯繫,外界誤以爲一一三團已經全*覆沒。

E.在**的歷史記載中,劉放吾的功勞都歸到了孫立人及三*師的名下,但他並沒有主動申辯與爭取,從此,他的事蹟被人們逐漸淡忘。

(2)取得“仁安羌大捷”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概括說明。

(3)本文結尾交代劉放吾在日記中引用《隴西行》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4)劉放吾有着不同常人的人格魅力,這種“人格魅力”表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材料具體分析。

【回答】

(1)答B給2分,答D給3分,答A給1分,答C.E不給分。

(2)①戰前準備充分:面對強大的敵人,劉放吾要求全團上下即刻熟悉地形,儘快做好準備。②士兵作戰勇敢:劉放吾採取曾國藩治湘*方式,秉承湘*的忠義勇精神,作戰勇敢。③部隊訓練有素:劉放吾按照《陸*步兵*典》規定訓練士兵,而且三個月一次實**擊,士兵們*擊命中率達到七成。

(3)①從內容上看,劉放吾引用唐代詩人陳陶的《隴西行》既傳達出“不顧身”的熱血忠誠,也表現其對戰爭殘酷的無奈。②從結構上看,呼應前文內容,劉放吾在仁安羌大捷後曾發“不成功,就成仁”的電報,並令妻子昏厥。③從表達效果上看,引用劉放吾日記中的記述更真實可信,也使人物形象更生動、更鮮明,豐富了文章內容。

(4)①淡泊名利的態度;②踏踏實實的作風;③卓越的*事才能;④誓死報國的決心⑤對讀書的熱愛。

【解析】

(1)試題分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幹,明確對象及要求,然後瀏覽選項,之後到文中找到選項所在的位置,並將選項與其進行比較,這類題目編題者會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別要關注句中限制*的副詞。經比較即可得知A項“熱愛耕種”屬主觀臆測。C項“殲滅”錯,原文是“擊潰”。E項原文“劉放吾的事蹟從此被人們逐漸淡忘”中的“此”指的是“1946年被委任爲少將高參”後。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2)試題分析:這道題也是考查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抓住題幹中的關鍵資訊取得“仁安羌大捷”的原因,什麼人做了什麼事來體現的,然後到文中圈定範圍,可以找到相關語句,本題主要圍繞戰前的準備工作,士兵們的戰況,部隊的高素質等方面分析,結合文字內容具體分析。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3)試題解析:本題考查作用。結合題乾結尾部分的作用,劉放吾在日記中引用《隴西行》有何作用,此題難度不大,應總體閱讀,整體把握;審準要求。概括內容,分析結構上的作用,最後點明表達效果的作用。如從結構上看,呼應前文內容,劉放吾在仁安羌大捷後曾發“不成功,就成仁”的電報,並令妻子昏厥。從表達效果上看,引用劉放吾日記中的記述更真實可信,也使人物形象更生動、更鮮明,豐富了文章內容。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4)試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做這種題型,必須立足文字,抓住關鍵“人格魅力”,理解“人格魅力”的內涵,根據平時掌握的知識(與題目相關的知識、對相關問題的普遍認識等),聯繫作品中的某些方面內容,結合文章和前面三個問題所給的提示,詳作分析,闡述自己的觀點。如淡泊名利的態度;踏踏實實的作風;卓越的*事才能。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爲探究F。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