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高祖爲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吏...

習題庫 閱讀(9.07K)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高祖爲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吏...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高祖爲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吏,爲泗上亭長。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矣!”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闢仇,從之客,因家焉。沛中豪傑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蕭何爲主吏,主進,令諸大夫曰:“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高祖爲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爲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謁入,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上坐。蕭何曰:“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諸客,遂坐上坐,無所詘。酒闌,呂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後。呂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爲箕帚妾。”

高祖以亭長爲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豐西澤中亭,止飲,夜皆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願從者十餘人。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願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爲兩道開行數裏醉困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嫗何哭嫗曰:“人殺吾子。”人曰:“嫗子何爲見殺?”嫗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爲蛇,當道,今者赤帝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爲不誠,欲苦之,嫗因忽不見。後人至,高祖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

(選自《漢書·高帝紀》)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恰當的一項是

A.高祖常徭咸陽                        徭:服徭役。

B.高祖爲亭長,素易諸吏                易:交換

C.嫗子何爲見殺                        見:表被動

D.後人至,高祖覺                      覺:睡醒

10.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爲兩/道開/行數裏/醉困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嫗何哭

B.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爲兩道開/行數裏醉/困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嫗何哭

C.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爲兩/道開/行數裏/醉困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嫗何哭

D.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爲兩道開/行數裏醉/困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嫗何哭

11.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祖”即漢高祖劉邦,高祖是劉邦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而起的名號。

B.“謁”是進見時用的名帖,又稱“名刺”“名帖”,類似於後來的名片。

C.“季”是劉邦的字,古代有一定身份的人除了有名,還有字,如屈原名平字原。

D.“坐上坐”就是坐在職位最高的位置上,“上坐”的“坐”是座位的意思。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高祖有胸襟,有氣量,但到了壯年,才當上泗上亭長,他在觀看秦始皇出行時,發出了“大丈夫當如此矣”的感慨。

B.沛縣的豪紳和官吏們爲奉承縣令的貴客,都去送禮,高祖向來瞧不起這種做法,所以一個錢也沒帶,卻假稱“賀禮一萬錢”。

C.呂公善於相面,看到高祖面相後就很敬重他。酒宴結束送客的時候,呂公告訴高祖要保重自己,並願意把女兒許配給高祖。

D.高祖押送民夫到驪山服役,不少民夫半路逃跑,他估計等到達驪山時民夫將全都跑光,於是他放走民夫,自己也準備逃命。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闢仇,從之客,因家焉。

(2)酒闌,呂公因目固留高祖。竟酒,後。

【回答】

9.B

10.D

11.B

12.B

13.(1)單父人呂公與沛縣的長官要好,爲躲避仇人投奔到縣令這裏來作客,於是就在沛縣安了家。(2)酒宴快散的時候,呂公就給高祖使眼*,堅持要留下高祖。

【解析】

9.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靠平時對課文知識的積累,在課外文言文閱讀當中,辨析重要詞語的含義正確與否,有時就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根據上下文推斷出其詞義,B輕視。從句子的上下文看,並沒有交換官吏的一些事情或做法。從上文的語境看,高祖做亭長,平時就看不起那些縣裏的官吏。易,除了有“交換”義外,還可講成“輕視,看不起”。所以根據上下的具體語境,應講成“輕視,看不起”。所以選B。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文言實詞的解釋,要重視那些在所學課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那些意義與現代漢語中已有較大差異的詞語,以及一詞多義的詞語。文言實詞應該用規範的現代漢語詞語予以解釋,並且要根據該詞在某句子中的切實意義給予恰當的解釋,以使句子前後語氣通暢、意義明白正確爲標準。具體分析時,還要結合着具體語境分析。

10.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理解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句意的整體感知與理解,從整體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後再根據主謂或動賓關係及人物的動作斷句,也可以根據文言標誌*詞語斷句。原文的標點爲: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斬蛇。蛇分爲兩,道開。行數裏,醉困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

【考點定位】能爲文言文斷句。能力層級爲運用E級。

【技巧點撥】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後逐步縮小範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藉和語境(上下文)的關係,作出相應調整,然後再注意常見的句末語氣詞“者、也、矣、乎、歟”和句首語氣詞“故、夫、蓋、惟”,同時還需注意陳述主語的變化和事件的切分。

1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和篩選資訊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平時的積累,將表述錯誤的選項找出即可。D項,“上坐”是指受尊敬的席位。所以選D。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爲識記A

【技巧點撥】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是近幾年高考的一個常考點,命題人往往將此考點和篩選資訊的能力放在文言文閱讀命題中進行考查,解答此類題,考生往往會有一個方向上的誤區,即考生誤認爲從文字中即可找到*,而實際上,考查的內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時對文學常識的積累與不斷的複習鞏固。選項中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往往會在朝代、管理部門、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換其它的內容,迷惑考生,思考時,一定要細心辨別。例如本題選項D就屬於古代席位的文學常識。

12.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可根據對文章內容的感知,仔細辨識選項與原文的細微差別,B項說“爲奉承縣令的貴客”,不準確, 實爲奉承縣令; “高祖向來瞧不起這種做法,所以一個錢也沒帶”也錯誤,高祖瞧不起那些官吏,不帶一錢,是對那些官吏的一種戲侮。所以選B。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常見的設誤角度有:曲解詞義、誇大其詞、以偏概全、張冠李戴、顛倒是非、因果混淆、時序錯位(時間順序顛倒)、無中生有、添枝加葉。其中一個錯誤項的錯誤設定有隱蔽*和迷惑*,它往往在大體正確的前提下設定一些與原文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內容、詞語。做題時要仔細推敲,認真比對。例如本題選項B就屬於張冠李戴的錯誤。

13.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翻譯問句的能力。譯文時,應將待譯句子放回語境去理解,也應注意儘可能直譯,將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落實,補出省略成分,將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習慣譯出。例如,(1)採分點“善”“闢”“客”“家”“焉”一處1分。(2)採分點“闌”“目”“固”“竟”“後”。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易錯*示】翻譯文言首先要有語境意識,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後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例如第一題的“家”就屬於名詞用作動詞,翻譯時,要翻譯準確。

【參考譯文】

漢高祖(劉邦),是沛縣豐邑中陽裏(邑和裏都是當時的行政單位,邑屬於縣,裏屬於邑)的人,姓劉。高祖這個人,胸襟開闊,氣量寬宏。不願幹一般人從事的生產勞動。到了壯年,被試用做小吏,當了泗上亭的亭長。高祖曾經去咸陽服徭役,有機會觀看秦始皇出行,他大爲感嘆地說:“唉!大丈夫就應該這樣啊!”

單父(今山東單縣)人呂公,跟沛縣縣令要好,爲了躲避仇家,到縣令這裏客居,於是在沛縣安了家。沛縣的豪紳和官吏們聽說縣令家裏有貴客,都去送禮祝賀。當時蕭何是縣裏的主吏(也稱主吏掾,是協助縣令管理人事考覈的官職),主管收納賀禮,他告知各位貴賓說:“禮錢不足一千錢的,請坐在堂下。”高祖雖然只做個亭長,但向來瞧不起那班官吏,於是遞上個名帖,假稱“賀禮一萬錢”,其實一個錢也沒帶。名帖遞了進去,呂公非常吃驚,立即起身到門口迎接。呂公這個人喜歡給人相面,看到高祖面相後就敬重他,並引他到上座坐下。蕭何說:“劉季(高祖)向來愛說大話,很少成事。”高祖趁機會要戲弄耍笑一下客人們,就坐了上位,一點也不謙讓。酒宴快散的時候,呂公就給高祖使了個眼*,堅持要留下高祖。等人們飲完酒,高祖走在最後。呂公說:“我年輕時就喜歡給人相面,相過許許多多的人,但是沒有人像你這樣的好面相。希望你保重自己。我有一個親生女兒,願意許給你做妻子。”

漢高祖以亭長的身份,替縣裏押送一批民夫到驪山服役,不少民夫在半路上逃跑了。高祖估計,等到達驪山時,民夫將全都跑光,於是等走到豐邑西面澤中亭時,便停下來休息飲酒,到夜晚就把押送的役夫全部放走。他說:“各位都逃走吧!我從此也逃命去了!”民夫中有十多個年輕力壯的漢子,願意與高祖一起走。高祖乘着酒興,當晚就抄小路從澤中走,派一人到前面探路。探路人回來報告說:“前面有條大蛇擋道,咱們還是回去吧。”高祖帶醉說:“好漢走路,怕什麼!”於是親自向前,拔劍斬蛇,蛇被斬爲兩段,道路就通了。又走了幾里路,高祖既醉又困,臥於路上。落在後面的人來到高祖斬蛇的地方,見一位老媽媽夜間在那哭泣。人們詢問原因,老媽媽說:“有人殺了我的兒子。”有人問:“你的兒子爲什麼被人殺了?”老媽媽說:“我的兒子是白帝的兒子,變成大蛇,伏在路當中,現在被赤帝的兒子殺了,所以我在此哭泣。”人們以爲這位老媽媽說假話,想給他點苦頭吃,老太婆卻忽然不見了。走在後面的人到了,高祖睡醒,大家就把剛纔發生的事告訴他,高祖聽了便暗自高興,覺得自己了不起。那些跟隨的人從此也越來越敬畏高祖。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