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海盜經濟學》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6.81K)
《海盜經濟學》經典語錄

這是一本揭示海盜行爲背後隱藏的有意思的經濟學原理的書。

本書將讀者帶入了17世紀末到18世紀早期的海盜世界。作者彼得•裏森告訴我們原來海盜虛張聲勢的張牙舞爪與惡魔式的狡詐都只是表象,他爲我們揭祕了隱藏在海盜那臭名昭著的、有趣的有時又*裸的行爲背後的經濟學內涵 。我們所知道的海盜行爲和海盜們表現出來的寬容與博愛原來都是在追逐利益的過程中,對於普遍經濟狀況的理*反應。


經典語錄

首先,個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這不是說人們從來不會關心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而是說,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都是更加關心如何能讓自己以及與自己最最親近的人獲益,而不是如何讓他人獲益。

在這本書中,他描述了經濟學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他口中那隻“看不見的手”。“看不見的手”就是指引着經濟協作活動的隱形力量。根據斯密的說法,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他們只會對一些最有利於自身的事情感興趣;然而,很多時候,爲了做成對自己最爲有利的事情,人們就會去做一些對他人最爲有利的事情。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只能透過與人合作來實現自己的利益。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我們的大多數自利目標都是很難實現的,無論這個目標是謀得下一餐的溫飽還是拿到另一雙鞋子。要是你得自己生產牛奶或者製作大衣,你要掌握多少項技能又得花上多少時間才能做到啊!更別提打造你自己的汽車了——想一想這些例子,你就有體會了。

其次,個人都是理*的。這不是說人們是從不出錯的機器人,而是說,人們會嘗試以自己所知道的最優方式去實現他們那些自私自利的目標。 再次,個人都受激勵驅動。當從事某項活動的成本上升時,人們就會減少此項活動;而當活動的成本下降時,人們就會更頻繁地進行此項活動。當某項活動所帶來的好處增加之時,我們就會更踊躍地開展此項活動;而當活動的好處減少之時,我們就會減少此項活動。簡單地說,人們會嘗試規避各種成本同時嘗試獲取各種好處。

西印度海盜:是指17世紀早期住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的法國獵手,儘管他們大多數時候以打獵爲生,但也不抗拒偶爾出海劫掠。純粹的海盜就是徹頭徹尾的亡命之徒,他們會不加區別地襲擊各路商船,只爲攫取屬於自己的收益。南卡羅來納州司法部長理查德•艾林(Richard Allein)曾如此描述他們:“海盜們以全人類、以他們自己所屬的物種乃至他們的同伴爲捕獵目標,不憑國籍或宗教信仰加以區別對待。”18世紀時的海盜大多都是此類貨*。

當我們透過這些鏡頭來觀察海盜時,他們那些表面上看起來極不尋常的行爲就都變得甚爲平常了。海盜們那些古古怪怪的行爲,源頭就是他們所處的非常規經濟環境(正是這樣的非常規經濟環境帶來了非比尋常的成本和收益),而不是他們自身與生俱來的古怪脾*。

其次,與“看不見的手”指引下的傳統經濟角*不同,海盜們不以任何一個販賣行當爲主業,因此,他們無須取悅任何顧客。而且,更進一步來看,傳統經濟角*滿足私利的行爲能讓社會中更廣大的人羣受惠,海盜們滿足私利的行爲就沒有這種效果了。以商人爲例,他們追逐利潤的過程會讓我們的生活標準得以提高,因爲他們會生產一些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的產品;海盜則不然,他們的興盛建立於他人的生產活動之上,因此,他們並未透過創造財富惠及社會;他們對其他人的財富敲骨吸髓,損害着社會。然而,儘管有這些不同之處,海盜也和其他人一樣,需要透過合作來成就其風險頗大的“事業”。而他們之所以走上合作的道路,就是爲了滿足私利——無論是海盜還是來自“合法”社團的成員,他們身上都有這種關鍵特徵

“這一羣人,我們將其稱做‘人類之恥’是不無道理的,以劫掠強奪維生的他們,每一項惡行都爲人所唾棄”—— 這樣的評價在他們已經消失了三個世紀之後依然留存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