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名人語錄>

列夫·托爾斯泰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閱讀(2.61W)
列夫·托爾斯泰經典語錄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世襲伯爵,曾參加克里米亞戰爭。返回雅斯納·亞波利亞納的農莊後致力於農民教育。1862年結婚後,創作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的鉅著《戰爭與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1879年經歷了一次信仰危機後信奉和平主義,主張以勿抗惡的方式對社會進行改革。並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執着於自己的信念使家庭關係惡化,死於出奔途中。其作品多達45卷。名著還有長篇小說《復活》(1899)、戲劇《黑暗的勢力》(1886)和若干短篇小說和評論。

托爾斯泰在高加索時開始創作,在《現代人》雜誌上陸續發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爾故事》等小說。1855年11月他從塞瓦斯托波爾來到彼得堡,作爲知名的新作家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等人的歡迎,並逐漸結識了岡察洛夫、費特、奧斯特洛夫斯基、德魯日寧、安年科夫、鮑特金等作家和批評家。在這裏他以不諳世故和放蕩不羈而被視爲怪人,他不喜愛荷馬和莎士比亞也使大家驚異。不久,他同車爾尼雪夫斯基相識,但不同意後者的文學見解。當時德魯日寧等人提倡爲藝術而藝術的所謂“優美藝術”,反對所謂“教誨藝術”、實即**派所主張的暴露文學。托爾斯泰傾向於德魯日寧等人的觀點,但又認爲任何藝術不能脫離社會生活。至1859年,他同《現代人》雜誌決裂。

他的文學傳統不僅透過高爾基而爲蘇聯作家所批判地繼承和發展,在世界文學中也有其巨大影響。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運動有着深刻影響。

列夫·托爾斯泰,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國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稱頌爲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也創作了大量的童話,是大多數人所崇拜的對象。他的作品描寫了俄國*時的*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爲“俄國十月*的鏡子”列寧曾稱讚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他的作品《七顆鑽石》《跳水》《窮人》已被收入人教版


經典語錄

理想有勝於現實的地方,現實也有勝於理想的地方,唯有把這兩者融爲一體才能獲得完美的幸福。

要記住!情況越嚴重,越困難,就越需要堅定、積極、果敢,而越無爲就越有害。

多麼偉大的作家也不過是在書寫他的片面而已。 ​​​​

在天穹的幻影和星辰的表面挪移中,也存在着真理。

她只想*自己,卻傷害了所有人。

在古老的伊甸園中,亞當和夏娃因爲偷吃了禁果,他們有了*愛,從此人類有了罪。由此可知,上帝是一個禁慾主義者。他不允許別人幹他不喜歡的事,因此他又是一個*主義者。我不相信這個世界有上帝的存在。

不論是由靈魂還是情慾點燃,愛都是眩目的強光,它照亮一切,令人溫暖且目盲——直到光芒漸漸消散,其它的現實才顯露並介入:*格和志趣、家族和環境、地位和財富。它們安置或摧毀愛。愛火有多麼熾烈,它燃盡時的灰燼世界就有多麼寒冷。若信仰人的愛,失去時將何等頹廢。

哪裏有法庭,哪裏就有傷天害理的事。

假使每個人只爲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沒有戰爭了。

批判一個失寵的人,把別人的錯誤都算在他頭上,這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