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名人語錄>

王東嶽經典語錄

名人語錄 閱讀(2.64W)

經典語錄

在質量遞減和物類遞增這種依序分化的存在流程中,逐步構成物態演替之勢如累卵的疊加根據或弱化層級。

王東嶽經典語錄

站在哲學的角度上看,爭論一切對錯,都是沒有意義的。終極意義只有一條,它是不是有利於你維護存在,它能不能保*你存在下去,這是人類一切奮鬥的終極意義。

世間萬物,各有千秋,或者說,各有不同的屬*代償,但是任何屬*都只是爲了達成載體的求存,並且都只是由於不得已才變通締造出這種種代償產物。動物的智能也不例外。值得特別強調的是,正是這個締造一切的自然睿智,始終遵循着兩項最基本的法則:一乃“惟求存在”;二乃“通權達變”。

《道德經》第四十章是中心章節,核心爲“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句話“弱者道之用”。大多數人解釋爲以柔克剛,但實際上這句話更有深意。老子有過一個猜想,他認爲生命是從極端堅強的物質中發展而來的,只是無法*。老子應該能夠發現最柔弱的人類卻表達了最強勢的行爲能力。這一點被老子解釋爲弱者道之用,就是世界的演化是向弱化演化的,這種弱化演化的通道叫弱者道之用。老子《道篇》用“柔弱”這一點睛之筆來做總結,所以道卷的核心思想表達爲柔弱。

考察137億前宇宙輪廓,我們會發現越進步越進階的物質存在形態,其衰滅反而越快,死滅程度越高,存在狀態越發不利,而存在度越低的進階物質存在形態(或物種),它的屬*和能力反而越強;存在度越高的原始物質存在形態(或物種),它的屬*和能力反而越小。可見能力增強是一個負面指標,能力越強,意味着離滅亡越近,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遞弱代償”原理。這讓我們第一次可以理解,爲什麼人類文明程度越高,人類反而越來越陷入重大的危機和災難。環境污染,我們現在已經把地球上最豐富的三大物質——空氣、淡水、土壤——全部污染。生態破壞,現在地球上每小時三到六個物種滅絕,每年三到六萬個物種滅絕,這個滅絕速度是正常事物交替滅絕上千上萬倍。人類的每一個進步都把我們推向深淵的邊緣。

能力越強,意味着離滅亡越近。

你之所以感到活就是活了個尊嚴,乃是由於你早已把自己不自覺地支付給了社會,並由這支付不等價地換回了少許彌足珍惜的自尊。

“適應*越強的物鍾”其實是指“生存度越弱的物種”,所謂“適應*是進化的指針”其實就是說“遞弱化是物演的方向”——這就是“自然選擇”的內在本質。

可以說,空間是物質失存於高“度”勢位的“失位*”存在方式,所以它反而對存在者提出了某種“定位”存在的要求;時間是物質失存於高“穩”勢態的“失穩*”存在方式,所以它反而對存在者提出了某種“求穩”存在的要求。

複雜的形式直接就表達着柔弱的本質。而簡單就是堅實,就是深刻,也就是相對完善和源遠流長,因而成爲存在的基本形式,並顯現爲最高的美。

既然存在是一統的存在,就不要爲弱化的衍存以及衍存的弱者悲觀,因爲弱勢的衍存正表達了存在本身的強勢——即宇宙存在無論怎樣艱危都要堅持存在下去的那樣一種強勢。

哲學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哲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哲學僅指古希臘純邏輯思維體系,哲學的英文叫philosophy,源自古希臘文“愛”phileo和“智慧”sophia,直譯就是“愛智慧”,可以看出哲學討論的都是些純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