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草隸,善屬文。年*,本州舉進士,授羽...

習題庫 閱讀(2.42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草隸,善屬文。年*,本州舉進士,授羽...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草隸,善屬文。年*,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父病綿歷旬月,玄齡盡心*膳,未嘗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齡杖策謁於*門,太宗一見,便如舊識,署渭北道行*記室參*。玄齡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無不爲。賊寇每平,衆人競求珍玩,玄齡獨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謀臣猛將,皆與之潛相申結,各盡其死力。玄齡在秦府十餘年,常典管記,每*書表奏,駐馬立成,文約理贍,初無稿草。高祖嘗謂侍臣曰:“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爲我兒陳事,必會人心,千里之外,猶對面語耳。”隱太子以玄齡、如晦爲太宗所親禮,甚惡之,譖之於高祖,由是與如晦並被驅斥。隱太子將有變也,太宗令長孫無忌召玄齡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潛引入*計事。及太宗入春宮,擢拜太子右庶子,賜絹五千匹。貞觀元年,代蕭瑀爲中書令。論功行賞,以玄齡及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爲第一,進爵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三年,拜太子少師,固讓不受,攝太子詹事,兼禮部尚書。明年,代長孫無忌爲尚書左僕*,改封魏國公,監修國史。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 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卑賤。論者稱爲良相焉。高宗居春宮,加玄齡太子太傅,仍知門下省事,監修國史如故。尋以撰《高祖、太宗實錄》成,降璽書褒美,賜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齡丁繼母憂去職,特敕賜以昭陵葬地。未幾,起復本官。太宗親征遼東,命玄齡京城留守,手詔曰:“公當蕭何之任,朕無後顧之憂矣。”*戎器械,戰士糧廩,並委令處分發遣。玄齡屢上言敵不可輕,尤宜誡慎。尋與中書侍郎褚遂良受詔重撰《晉書》。二十三年,駕幸玉華宮,時玄齡舊疾發,詔令臥總留臺。及漸篤,追赴宮所,乘擔輿入殿,將至御座乃下。太宗對之流涕,玄齡亦感咽不能自勝。敕遣名醫救療,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減損,太宗即喜見顏*;如聞增劇,便爲改容悽愴。後疾增劇,遂鑿苑牆開門,累遣中使候問。上又親臨,握手敘剮,悲不自勝。皇太子亦就之與之訣。尋薨,年七十。廢朝三日

(選自《舊唐書•房玄齡傳》)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

B.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

C.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

D.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

10.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門下省:魏晉至宋的*最高*機構之一。是宮內侍從官的辦事機構,後來隋朝和唐朝開始正式設立的三省六部製成爲與尚書省、中書省並列的三省之一。

B.丁……憂:丁憂是祖制,具體說來,是朝廷官員的父母親如若死去,無論此人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回到祖籍守喪二十七個月。

C.《晉書》: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

D.薨:古時不同朝代不同級別的人的死有不同說法,《唐書·百官制》:“凡喪,二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清代皇室成員中,皇帝皇后死稱“薨”。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房玄齡早慧多才,很有孝心。房玄齡從小就很聰明,博覽經史,書法、文章俱佳;父親生病時間很長,他盡心服侍,就連睡覺都顧不上。

B.房玄齡與唐太宗李世民一見如故。房玄齡盡心盡力爲李世民出謀劃策,延攬人才;如遇到謀士、將才,他就暗中結交他們,並讓他們甘心爲太宗出力。

C.房玄齡深受唐太宗信任、重用。房玄齡一度因爲被人中傷,被高祖驅斥,後又被太宗召回。貞觀元年,進爵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拜太子少師。

D.房玄齡與唐太宗情深意重。李世民將房玄齡比之於漢高祖的蕭何。房玄齡病重之際,得到了皇帝的厚待。太宗爲方便派人探視,鑿開宮牆開門,還親自登門,握着他的手問候。

12.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卑賤。

(2)若微得減損,太宗即喜見顏*;如聞增劇,便爲改容悽愴。

【回答】

9.C

10.D

11.C

12.

(1)(他)不用求全來選人,不用自己的長處來要求他人,根據他人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賤而排斥。(“格物”,要求他人;“收敘”,任用;“隔”,排斥。各1分,大意對2分。共5分)

(2)如果(他的病)稍微減退,太宗就高興得露出喜*;如果聽說(病情)加重,(太宗)就因此變得滿面悽愴。(“微”,稍微,略微;補出省略成分“病情”;“見”露出,各1分;大意對2分。共5分)

【解析】

9.

試題分析: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不欲一物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10.

試題分析:D皇帝的死稱“崩”,皇貴妃以下到嬪的死稱“薨”。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爲理解B。

11.

試題分析:C項,拜太子少師應爲“貞觀三年”而不是“貞觀元年”。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12.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

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幹,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幹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併或反義合併或反義並列爲構詞特徵。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 (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於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繫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繫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文言文譯文:

房喬,字玄齡,是齊州臨淄人。小時候就很聰明,廣泛地閱讀了經書、史書。工於草書和隸書,善於寫文章。*歲時,被本州推舉爲進士,朝廷授予羽騎尉的官職。父親生病綿延十個月,玄齡的心思全部用在父親的*物和膳食上,不曾脫衣服睡過一次好覺。太宗攻佔渭水北邊的土地,玄齡驅馬到*門求見。太宗一見他,就像老朋友一樣,讓他代理渭北道行*記室參*。玄齡已經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盡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沒有不馬上去做的。每次平定賊寇,衆人爭着去尋找珍寶古玩,只有玄齡先接受傑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當有謀臣猛將,都跟他們暗中互相結交,各人都表示願爲太宗竭盡死力。玄齡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負責管理文牘,每逢寫*書奏章,停馬立即可成。文字簡約義理充足。一開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曾經對侍臣說:“這個人深重地瞭解機宜,足能委以重任。每當替我兒陳說事務,一定能瞭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對面說話一樣。”隱太子李建成因爲玄齡、如晦爲太宗親近禮遇,很憎惡他們,在高祖面前說他們的壞話,因此玄齡跟如晦一起被驅斥。隱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諡號)將要發動兵變時,太宗令長孫無忌召玄齡和如晦,叫他們穿道士的服裝,暗中帶進內*商量大事。等到太宗成爲太子之後,提升玄齡擔任太子右庶子,賜絹五千匹。貞觀元年,玄齡代蕭瑀爲中書令。太宗論功行賞,把玄齡跟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作爲第一等,進爵爲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貞觀三年,任命他爲太子少師,他堅決推辭不接受,代理太子詹事,兼禮部尚書。第二年,代長孫無忌爲尚書左卜*,改封魏國公,監編國史。已擔任總領百司的官職以後,日夜虔誠恭敬,用盡全部的心力,不想讓每一個人才失去應當處的位置。聽到他人的長處,好像自己擁有一樣高興。他對行政事務明晰練達,並且用文獻經典來加以整治。他審查修訂法令,意在寬容和平穩。他不以求全來選人,不用自己的長處來要求他人,看他的才能任用,不因他人的地位卑賤而排斥,議論的人都稱讚他是良相。高宗成爲太子之後,加玄齡爲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門下省事務,監管編撰國史像原來那樣。不久因撰寫《高祖太宗實錄》成,賜下璽書表彰,賜物一千五百段。這一年,玄齡因繼母去世丁憂服喪離開職位,朝廷特地下詔在昭陵賜給他墓地。不久,他又從回本官職位。太宗親征遼東時,命玄齡在京城留守,親手寫詔書說:“你擔負蕭何一樣的重任,我沒有後顧之憂了。”*隊的兵器、戰士的糧食,都交給他下令處置調發。玄齡多次上書說不可輕敵,尤應當*惕小心。不久跟中書侍郎褚遂良受詔重編《晉書》。貞觀二十三年,皇上駕臨玉華宮,當時玄齡老病復發,皇上下詔令他睡在總留臺。到他漸漸病重,玄齡追赴玉華宮,坐偏轎入殿,將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轎。太宗對他流淚,玄齡也感傷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詔派名醫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員每天對他供應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減退,太宗就高興得露出喜*;如果聽說病情加重,就變得滿面悽愴。後病情加重,就鑿開宮牆開門,多次派宦官問候。皇上又親自光臨,握手敘別,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訣別。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