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一個人向禪師請教怎樣掌握更多的智慧。禪師笑了笑,從桌子上拿了一個蘋果,咬了一口。...

習題庫 閱讀(3.06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一個人向禪師請教怎樣掌握更多的智慧。禪師笑了笑,從桌子上拿了一個蘋果,咬了一口。...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個人向禪師請教怎樣掌握更多的智慧。禪師笑了笑,從桌子上拿了一個蘋果,咬了一口。過了好一會兒,禪師將口中已經嚼爛的蘋果吐在手掌當中,對着這個人說:“來,把這些吃下去!”  這個人驚惶地說:“大師,這——這怎麼能吃呢?”禪師又笑了笑,說:“我咀嚼過的蘋果,你當然知道不能吃;正如汲取別人的智慧,必須經過你親自去咀嚼。”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回答】

【*】

絕知此事要躬行

霧裏看花,你看不到花兒爲了盛開流下的汗水;水中望月,你看不見它的皎潔之下的灰塵。世間的事情,全都是霧鎖煙籠,想探求生命的真相,請以心爲眼,躬行探求。

昭君一個人、一方冢、一生探求。

山如黛、沙如風。山還是那隱隱的青山,還是那沉澱着中華文明的青*,只是少了位從羣山中走出來的佳人。沙還是意欲吞人的黃沙,還是那隔着中原與塞外的飛沙,只是多了位從中原走出來的佳人——昭君。人人都說塞外悽苦,那兒的人殺人如麻,但你不怕。沒有親身經歷,道聽途說,可信嗎?於是你毅然踏上了出塞的馬車,一路微笑,你要用行動向世人*:世上的事,要親身探看,方可相信。事實*,你贏了。塞外荒涼,但民風純樸。你的躬行,爲歷史畫上了最濃重的一筆。

昭君,沒有被表面迷住了雙眼,你親手用躬行打造了自己的未來。

真哉,絕知此事要躬行。

司馬遷踏遍千山萬水,只爲一個“真”字。

當飛雪和*霾在東昇西落的輪迴中湮沒成已逝的滄桑時,你便把執著的追求和生命的躬行鋪墊成生命的厚程。一部《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豈可不盡不實,道聽流言,司馬遷深知,真相需要躬身以求。於是他拖着殘缺之軀,踏遍千山萬水,揭開了歷史的面紗,終於《史記》成史家之絕唱!他把真相幻化成筆端流淌的華*。用躬行吶喊出歷史的宣言。

司馬遷用他一生的躬行創下了萬世不朽之篇章。史家絕唱當之無愧。

壯哉,絕知此事要躬行。

蘇東坡高唱赤壁東風,你瀟灑成千堆雪。墳崗茫茫,醉*天狼,楊花愁點五分,三分雄風浩蕩,蘇軾之才,自不必說,但讓我五體投地的不是他的才華,而是那一句“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石鐘山的得名多有說法,卻沒有一個人去躬身探求,除了他。他沒有被表象所迷惑,沒有被前人所擾,只是默默地驗*。好一個蘇軾,只爲他的躬行,我五體投地。蘇軾的躬行,也許只是歷史的*曲,但其人格由此可見。

偉哉,絕知此事要躬行!

思緒紛飛,穿越千年的繁榮塵雜,我不由感嘆,絕知此事要躬行。

仰望星星的人,總以爲星星沒有纖瑕,飛上星星的人才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面對世事,萬不可被其表面所迷惑,需躬身親試,方能得其真。世間的萬象炫人心目,請借東海之水,洗盡*假相,用躬行去探求生命的真相。

【解析】

試題分析:這是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基礎是對材料的意思範圍的把握。對材料意義範圍的把握,可以採取抓住關鍵句法,如本題材料中禪師所說的話“正如汲取別人的智慧,必須經過你親自去咀嚼。”抓住這句關鍵句,本材料的主旨也就較明顯:蘋果甜美的滋味,是需要由自己來品嚐與體會的。同樣,真正的智慧只有自己在實踐中摸索才能獲得。

可從以下角度來立意:強調凡事只有身體力行、親身體驗,才能體會其中的真意(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的過程,除了你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代勞;只有自己不斷實踐、反省、思考,纔會有自己寶貴的經驗;在獲取智慧的道路上,要想獲得成功沒有捷徑可走等等。

當然,也可以從材料中所涉及的對象出發,從不同對象的做法中去把握材料的意思範圍,生成作文的立意。如從禪師的角度立意:教育要引導學生自己去體會、探究,教師決不能包辦代替等。

考點: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爲表達運用 E。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