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2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材料一:*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錢理羣退休後,在南京師大附中開設了一門...

習題庫 閱讀(3.35W)

問題詳情:

2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材料一:*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錢理羣退休後,在南京師大附中開設了一門...

2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錢理羣退休後,在南京師大附中開設了一門名爲“魯迅作品選讀”的選修課,剛開始時,教室過道都擠滿了人,沒過多久,來聽課的已寥寥無幾。“我們不是不喜歡聽你的課,而是因爲你的課與高考無關。”一位學生告訴錢教授。

上中學,與高考無關的課,不學;到了大學,與就業無關的知識,不問;到了職場,與生計無關的事,不做。“我覺得我們現在的教育,正在培養出一批絕對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錢理羣說。

材料二:戲曲作爲集中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形式,能傳藝,傳神,傳德。一年來,戲曲正逐步走進各地大中小學,融入校園生活:既有藉助戲曲教材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也有*的戲曲社團進校培養年輕一代;更多的,則把戲曲進校園當成學校的開學第一課,無關中考和高考。

針對這一現象,你有什麼看法?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請你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少於800字。

【回答】

讓教育迴歸本真

教育是培養人、造就人的崇高事業,其終極目標是爲了人的自由發展,關乎學生的命運,關乎民族的未來。      

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更多關注的是學生考試分數、學校升學率,衡量教師與學生僅有分數這把標尺,課堂教學只注重教師講,學生只是被動聽,這種填鴨式教育教學方式不僅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也扼殺了學生學習的創造*。特別是在當下社會心態浮躁、過分追逐功利化教育和過分強調分數的環境下,*十一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獨樹一幟,抓住了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本質,具有獨特的樣本意義和示範作用,給予我們深刻的啓示。

把培養人、造就人作爲學校的第一要務。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重點在於育人,其本源意義應該是激發人的真善美。*十一學校教改以育人爲本的現代教育思想理念爲指導,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尊重學生主體、對學生未來負責的以人爲本的價值追求,注重教育本質、本源,彰顯了對學生個*、人*和生命的尊重。這是該校教改的本質和核心,也是其改革呈顯出一派生機的關鍵。

以一切爲了人的自由發展、尊重每個孩子的個*發展爲己任,最大程度地保留學生的學習個*,針對每名學生的個*需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髮現自我、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創造*和學習潛能,給學生充分施展才能的舞臺,讓學生全面健康成長。這是*十一學校教改的精髓,也是其改革的靈魂所在。一切爲了學生的健康發展,以學生個*化,發現學生的需要作爲育人目標,*十一學校取消行政班、實行走班選課,拆掉講臺、實行導師制,真正實現了教育成爲服務的思想轉變。教育上,堅持教育的主體*,實施不被拒絕的教育,着力於培養志存高遠、誠信篤志、行爲規範、思維活躍的民族脊樑和社會棟樑。教學上,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創造條件努力讓教室成爲學生最喜歡的地方之一,讓課堂教學成爲學生最喜歡的活動之一,重視教學常規,尊重教學規律,堅持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實現學生多向成才。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課題,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場深刻變革。*十一學校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教改的一面旗幟,也是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典範,該校以堅持不懈而豐富生動的實踐探索,讓教育真正迴歸其本質、本真、本*,讓教育真正迴歸到其本源、規律上來。這正是其重大的典型意義所在。

【解析】試題分析: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要求明確,往往限定了寫作範圍和對象,暗示了文體——議論文。但任務驅動型作文也有一定的開放*,具體到每位考生又必須明確,應該選擇自己贊成或社會主流價值觀認同有觀點,選擇自己有素材積累、和感觸的觀點來寫。本篇作文,作文材料意在引導考生思考教育的本質和目的。應考和實用固然重要,立德和修身則尤爲關鍵。錢理羣教授的話振聾發聵,發人深省,可喜的是,功利的教育模式、實用至上的處世之道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立意參考:①迴歸教育育人的本真 ②教育切不可急功近利 ③讓教育變得更純粹 ④少一些實用和短視,多一些擔當與長遠

寫作時,如果脫離“教育”這一話題,把重心放在“學習要拓寬渠道,開闊視野”“年輕一代要加強自身修養”或者“傳承*傳統文化”上,可判爲二等以下。

點睛:什麼是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高考作文經歷了命題、話題、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變。自2006年開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試卷中出現至2012年其相對鹹熟,並在全國推廣。新材料作文給定材料不給定話題或題目,也不限文體。相較於話題作文那樣放得過寬,命題作文、材料作文限制過多、文體單一等有很大優勢,但其作文不確定的角度也爲套作和宿構提供了空間。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務驅動型指令則較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這類作文在英美等國的作文考試中比較常見。試題往往是給學生創作出一個情境,出現對立*的問題,讓考生透過寫作,提出解決處理問題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繼承自主空間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傳統優勢的同時,又在避免套作、宿構方面進行了新的嘗試和探索,透過增加如2015課標卷作文中“寫信”“權衡與選擇”等任務型指令來考查學生真正的作文能力。這種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更能貼近社會生活,注重材料的啓發和引導作用,更 能體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角度、 立意、文體和標題等方面,給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如2015年全國新課標1卷要求考生給“女兒舉報”事件相關方寫信來入情入理地談問題、講道理;全國新課標2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當代風采人物”推選標準的基礎上優中選優展示自己的價值判斷。面對任務驅動型作文,考生要轉變觀念,再不是那種抓住一個詞就立意,準備幾個例子就作文的時候了,必須按照指定的任務去作文。任務驅動型作文寫法往往具有暗示*,比如2015年全國新課標2卷作文“你認爲誰更有風采”中的“更”寫法必須是比較、對比,從而確立自己的觀點。

知識點:材料作文

題型:作文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