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一篇《讀週刊》記者黃徵對知名作家、現任《芳草》雜誌社主編劉醒龍的新聞專訪《爲每一種人生準備每一種現場...

習題庫 閱讀(3.31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一篇《讀週刊》記者黃徵對知名作家、現任《芳草》雜誌社主編劉醒龍的新聞專訪《爲每一種人生準備每一種現場...

閱讀下面的一篇《讀週刊》記者黃徵對知名作家、現任《芳草》雜誌社主編劉醒龍的新聞專訪《爲每一種人生準備每一種現場》(節選),完成文後各題。

對文學的創作來說,一定要到達現場

讀+:您主張“尋找文學的綠水青山”,爲什麼這麼講?

劉醒龍:文學的存世與種莊稼的原理一樣,試來試去,還是“綠*食品”最受歡迎。在資訊時代,不要以爲一個人掌握了互聯網就掌握了一切,互聯網只是個工具,使用不當可能幹的是錯事。實際上,生活中很多流傳的都是假象,是以訛傳訛的東西,很多問題一定要現場解決。我曾經聽*的朋友講,南水北調的水到*後變成“渾水”了,他家自來水管確實流過“渾水”。這次參加“南水北調人文行走”活動,專家解釋,這是因爲北方長期用地下水,水管裏形成了一層水垢,丹*口水庫的水是弱鹼*,流到*的自來水管網系統後,將水管裏把水垢溶解了,所以出了渾水,現在專家正在解決這個問題。

讀+:親臨“綠水青山”,您還有什麼收穫?

劉醒龍:作家在寫作時不僅僅是寫作者,還應當是一個將靈魂安放在“綠水青山”的人。

讀+:您的父親去世後,您在2012年底寫了一篇散文《抱着父親回故鄉》,發表在2013年初的《*文學》上,很多人讀了都非常感動。這篇散文獲得2013年在場主義散文新銳獎,您是怎樣理解“在場主義”的?

劉醒龍:父親88歲離世,都說是高壽,但對兒子來說,還是太突然,相伴幾十年的親人遠去了,那種滋味實在太難受、太痛了!這種難受和痛本身就是一種“在場”,那些不在場的人自然感受不到這些。這和情感一樣,如果情感不在場,就有可能是精神出軌了。

對文學創作來說,一定要有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如果連自己都只能看到一些虛幻的東西,就不要企圖別人能從作品中讀到真實。武*都會說,“敢爲人先,追求卓越”,說這話的人,不一定身在現場。春回大地,萬物花開,開得越早的凋零得越快,反而是來得晚一些的綠*,能經受酷夏與寒秋。所以,那些“敢爲人先”的花朵,僅僅搶先綻放還不行,還要有“追求卓越”的長效機制。前不久,參加“武漢市兩*核心景區規劃”專家聽*會,有人說武漢要少建高樓。說這話就是不在現場,所以我馬上回應說,別的城市怕高樓,武漢這座城市卻不怕,武漢用大*大湖作胸懷,樓越高越能展現城市氣質。同樣,那種小氣的文學行爲也有損武漢的城市氣質。武漢這座城市天生一種“贏得起,也輸得起”的大氣象,不會因爲贏了而任*,也不會因爲輸了而落魄。武漢三鎮文化*格的不同,爲每一種人生準備着每一種現場。

在什麼都敢做的時代,一個作家要“敢不做”

讀+:您有一個觀點,“對文學來講,最不缺的就是創新”,爲什麼這麼講?

劉醒龍:一部作品不需要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創新,但作品的每一句話都在創新,作品敘事語言、人物*格、生活細節必須有不一樣的描寫,作品纔能有生命力,每一部成功的作品都是創新的結果。在現階段,文學的最大創新,是將“讀者就是上帝”改變爲“文學纔是上帝”。只有讓文學歸於文學,才能創造出**所說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經典文學作品。

讀+:如果文學和市場發生衝突,您會作出什麼選擇?

劉醒龍:10年前我出任《芳草》主編時,就堅持不向市場低頭,寧可艱苦一點,也要守住文學的綠水青山。文學是民族的記憶和歷史,更承載了民族的夢想和未來,文學雜誌的夢想是經典,只有把推出經典的文學作品放在第一位,文學雜誌纔有臉面送到熱愛文學的讀者手中。

我的長篇小說新作《蟠虺》出版後,有人曾建議,如果將《蟠虺》改成《鬼尊盤》,起碼要多賣20萬冊,此話很讓人無語。和我其他作品的名字改來改去不一樣,《蟠虺》一開始就定了下來,在流行語橫行的當下,老祖宗留下的看家本領,還是需要我們不時的重溫一番。這部作品儘管還可以構思一些更加通俗、更加驚怵,也更能吸引眼球的小說名,但那不在我的選項中,畢竟這兩個字所表示的是青銅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圖騰,同時也是現代化過程中貫穿數千年的一種象徵。突出使用“蟠虺”,也可以判定爲文學價值的選擇,是古典與經典,還是流俗與落俗,文學價值的分野,在任何時代都不容忽視。這件事讓我發現,堅持一種所有人都明白的價值,比獲得同樣被所有人明白的利益要艱難太多。

讀+:新世紀走過十五年了,你對文學價值有新的認識嗎?

劉醒龍:文學之所以被稱爲一切藝術之母,就在於文學承載着我們不能或缺的文化血脈。經典文學會給閱讀者接種文化疫苗,使我們不會輕易受到化妝成文明符號的病毒的侵害。對社會公衆來說,一本經典文學著作,如同抵禦僞文化的卓有成效的免疫抗體。

(轉載於2015年11月19日劉醒龍博客的博文)

相關聯接一:

劉醒龍,1956年1月10日生於湖北黃岡,著名作家。曾任縣水利局施工員、閥門廠工人,縣文化館創作員、縣創作室主任,黃岡地區羣藝館文學部主任,現爲武漢市文聯*作家(文創一級),*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8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威風凜凜》《生命是勞動與仁慈》《痛失》《彌天》《聖天門口》《天行者》,以及長篇散文《一滴水有多深》,出版有多卷本小說集《劉醒龍文集》等。2011年8月,長篇小說《天行者》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4年10月30日,劉醒龍當代文學研究中心”在華中師範大學成立,他同時受聘成爲華中師範大學客座教授,並擔任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相關聯接二:

長篇小說《蟠虺》,2014年4月出版,敘述的是一個曲折神祕、充滿對歷史的深入反思和對現實的敏銳關照的故事。青銅器學界的泰斗曾本之在一個黃昏突然收到了20年前跳樓自盡的同事郝嘉寫給他的一封神祕的*骨文信,勾起了楚學院兩段至今沒有*的無頭公案——20年前的楚學院副院長郝嘉爲什麼突然跳樓自盡?10年後前途無量的青年教授郝文章又爲什麼莫名地被捕入獄?真相以細節的方式在時間的磨洗中慢慢浮出水面,直指一件春秋戰國時代精美絕倫無出其右的青銅重器——曾侯乙尊盤。從這件青銅大器出土之日起,人*中所有的慾望都被激發到極點,原本莊嚴恢弘的遠古禮器成爲慾望逐獵的蠅聚之地,引無數爲名爲利爲野心者,真可做假,白可變黑,無可生有,翻手爲雲覆手爲雨,而要擦拭盡這美麗文物上沾染的骯髒血污,要付出的豈止是生命和鮮血的代價,更需脊樑堅挺腰撐傲骨之人,堅守靈魂,堅守清白,堅守良心,更需要整個民族的靈魂自省和自淨。

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和藝術技巧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劉醒龍回答選文的第一個問題是從兩個角度來回答的,用“種莊稼的原理”來比喻|“文學的存世”,是爲了說明爲什麼,用南水北調的水到*後變成“渾水”是用來說明怎麼辦。

B.劉醒龍說“作家在寫作時”“應當是一個將靈魂安放在“綠水青山”的人”,其言外之意是作家在平時修養怎麼樣可以不管,但是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品味高雅,要有文氣。

C.記者在採訪提問時提到了劉醒龍2012年底寫的散文《抱着父親回故鄉》,並稱贊很多人讀了都非常感動,不僅僅是爲了增強採訪的親和力,更主要的是想引出受訪者對文學的“在場主義”的解讀。

D.劉醒龍“對文學來講,最不缺的就是創新”的觀點是說文學只有創新纔會有出路,這是對當今文壇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的高度肯定和禮讚。

E.這篇人物專訪中,記者與劉興龍就文學創作和文學發展進行了一次很深入的對話和思考,對當今的文學現象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文學的本質特徵、文學的終極目標、文學的輻*作用,指出了文學的未來發展的方向,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

12.劉醒龍是一個什麼形象?請結合文字和相關連結材料簡要分析。

13.劉醒龍認爲怎樣才能“守住文學的青山綠水”?請結合文字和相關連結材料簡要分析。

14.採訪中提到了劉醒龍的作品《蟠虺(pánhuǐ)》改名一事,這反映當今文壇什麼樣的不良現象?請結合文字、相關連結材料和你的知識儲備,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全面深入的探究?

【回答】

11.答C給3分,答A給2分,答E給1分。

12.

①劉醒龍是一位孝順的有豐富情感體驗的兒子,從他創作的散文《抱着父親回故鄉》能夠感動很多人,獲得在場主義散文新銳獎可以看出;

②劉醒龍是一位靈魂乾淨,思想深刻、能夠守住道德底線,傳遞正能量的作家,從他的文學觀、文學作品以及不願意爲《蟠虺》改名可以看出;

③劉醒龍,是一位有遠見卓識有社會擔當有精神堅守的雜誌主編,從他主編《芳草》的辦刊理念、協調辦刊與市場關係,不願意向市場低頭和他對文學作品的評價標準可以看出。

13.

①創作者一定要將靈魂安放在”青山綠水”,不要受到假象的迷惑,做一個有真情體驗的,現場感的人,寫出真情實感的文學作品;

②創作者要成爲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能夠抵禦市場的誘惑,堅守創作的底線;

③創作者要創作出承載着我們不能或缺的文化血脈的文學經典,給閱讀者接種文化疫苗,使之成爲抵禦僞文化的卓有成效的免疫抗體。

14.反映了當今文壇,有的創作者爲了利益創作出流俗或落俗的文學作品的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

①創作者方面:爲了個人利益,失去了創作的道德底線,沒有了高尚的品德,沒有深入實地採風的踏實創作態度,沒有了應有的社會責任感和傳揚高尚精神的使命感;

②社會方面,唯利益至上的價值取向影響了創作者,很多創作者爲了名利,爲了點擊率,爲了粉絲羣,爲了作品銷量,創作出流俗或落俗的作品,甚至是不健康的作品。

③職能部門方面,國家出版局對圖書出版和網絡發稿的監管力度不夠;採稿機構的辦刊理念被殘酷的市場左右,對作品的審查力度不夠嚴格,出版社只是追求出賣書號,缺少對圖書質量的審查;媒體的宣傳和報道的力度不夠,讓一些創作者缺少了正確的*作指導思想。(6分,至少三個方面,其他的點,言之有理給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1.本題綜合考查文章的內容和手法。B項“作家在平時修養怎麼樣可以不管,但是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品位高雅,要有文氣”的理解是錯誤的;D項,“這是對當今文壇具有很強的創新意識的高度肯定和禮讚”的解讀是錯誤的;E項“對當今的文學現象進行了全面的分析”的解說不準確。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方法:①讀全文,概括主要內容;②抓標題,概括主要內容;③辨文體,概括主要內容;④找線索,概括主要內容;⑤理層次,概括主要內容。第一步:整體感知。明確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是評價的基礎。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義或目的,整體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這是評價的根本。要認真閱讀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內部的相互關係,取得對作品的全面認識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評價中出現以偏概全、主觀片面等問題。第二步:篩選文中的關鍵資訊。無論寫人記事還是發表看法,關鍵*的語言最能顯示文章的思想內涵或作者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評價。第三步:評價要具體、客觀,不可含糊籠統。分析和評價都必須緊密結合文學作品實際,避免離開作品去進行漫無邊際的分析。分析和評價要以正確的思想爲理論基礎,以辯*法爲基本的分析法,並結合文學作品創作特有的藝術規律,對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而不應依據個人的好惡去隨意評說。

12.本題是對人物形象的考查。此類題目在解答時,首先要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梳理,找出文章中關於劉醒龍這一人物敘述的相關情節,然後進行概括,再選擇恰當的詞句表述出來。本文中①劉醒龍是一位孝順的有豐富情感體驗的兒子,從他創作的散文《抱着父親回故鄉》能夠感動很多人,獲得在場主義散文新銳獎可以看出;②劉醒龍是一位靈魂乾淨,思想深刻、能夠守住道德底線,傳遞正能量的作家,從他的文學觀、文學作品以及不願意爲《蟠虺》改名可以看出;③劉醒龍,是一位有遠見卓識有社會擔當有精神堅守的雜誌主編,從他主編《芳草》的辦刊理念、協調辦刊與市場關係,不願意向市場低頭和他對文學作品的評價標準可以看出。

【考點定位】欣賞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爲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欣賞作品的人物形象,一般從兩個方面着手。1.分析人物形象:①關注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②透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提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格特徵。2.刻畫人物的手法:①正面、直接描寫,如肖像、神態、語言、行動、心理、細節描寫等;②對比、襯托或烘托。透過其他人物的言行間接寫主人公;透過環境描寫來襯托或烘托。

13.這是一道結合全文的資訊篩選的題目,注意明確題幹要求,注意選準答題區位,答題時注意概括,摘錄文中的重點詞語,不要照抄原句。結合文中一些關鍵句來概括:“作家在寫作時不僅僅是寫作者,還應當是一個將靈魂安放在“綠水青山”的人”、“對文學創作來說,一定要有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如果連自己都只能看到一些虛幻的東西,就不要企圖別人能從作品中讀到真實”、“文學之所以被稱爲一切藝術之母,就在於文學承載着我們不能或缺的文化血脈”、“10年前我出任《芳草》主編時,就堅持不向市場低頭,寧可艱苦一點,也要守住文學的綠水青山。文學是民族的記憶和歷史,更承載了民族的夢想和未來,文學雜誌的夢想是經典,只有把推出經典的文學作品放在第一位,文學雜誌纔有臉面送到熱愛文學的讀者手中”“ 文學之所以被稱爲一切藝術之母,就在於文學承載着我們不能或缺的文化血脈”。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對於篩選概括*的題目,一定要注意審題,先從題幹中找到答題的方向,然後在題乾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題的區域。解答這類題的步驟一般如下:第一,粗讀全文,看這篇文章主要談什麼問題,或者說了件什麼事。第二,以段(句)爲單位仔細審讀,然後用一句簡明的話把段意標示出來。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間的內在聯繫,劃分文章層次。具體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顯資訊,如開頭總起句、中心句、結尾總結句、承上啓下過渡句等,它們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還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議論句等。第四,無明顯的資訊的段落,應該通讀全文(段),找出概括*的語句關鍵詞語,分析合成段意。

14.探究*的題目,答題時有兩個方向,分別爲向內挖掘和向外擴展,向內挖掘解釋用文章中的內容答題,向外擴展要結合現實,如沒有明確的要求不做向外擴展式答題。本文第一問是向內挖掘解釋用文章中的內容答題,第二問是向外擴展要結合現實談談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可從創作者方面、社會方面、有關職能部門方面來闡述原因,言之有理即可。

【考點定位】對作品進行個*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爲探究F。

【名師點睛】探究*的題目,答題時有兩個方向,分別爲向內挖掘和向外擴展,向內挖掘解釋用文章中的內容答題,向外擴展要結合現實,如沒有明確的要求不做向外擴展式答題。向內挖掘又有兩種:第一就某一點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種方式多個角度列舉,適用於文中敘述的較寬泛,但每點都不深入。本題主要是向內挖掘。

知識點:實用類文字閱讀

題型:現代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