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3.《漢書·循吏傳》記載:“文翁,廬*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爲蜀郡守,仁愛好教化。...

習題庫 閱讀(8.1K)

問題詳情:

3.《漢書·循吏傳》記載:“文翁,廬*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爲蜀郡守,仁愛好教化。...

3.《漢書·循吏傳》記載:“文翁,廬*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爲蜀郡守,仁愛好教化。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餘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博士,或學律令”,“修起學官於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爲學官弟子,爲除更徭,高者以補郡縣吏,次爲孝弟力田(一種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職)”。對該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

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                        B.儒學在當時備受重視

C.郡縣官員都可自行任命                        D.漢代教育只有官學體系

【回答】

3.【*】B 【解析】“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表明文翁受重用是因爲在儒學上的研究水平較高,而且材料只提及文翁籍貫,並沒有說到他的家庭身世如何,故A項錯誤;文翁本人因爲“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在成都辦學官,其弟子中按照學業水平“高者以補郡縣吏,次爲孝弟力田”,這些都說明了當時儒學的社會地位是重要的,故B項正確;材料中反映文翁擔任郡守,也提到學官弟子擔任郡縣吏,但是無法表明“都可自行任命”,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官學中的地方郡縣學,但是不能據此判斷“只有官學”,故D項錯誤。

知識點:*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