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2020·山東省高三其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兩個世界的初次碰撞——曆法之爭康熙十一歲時,親眼目睹了中...

習題庫 閱讀(2.67W)

問題詳情:

(2020·山東省高三其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兩個世界的初次碰撞——曆法之爭康熙十一歲時,親眼目睹了中...

(2020·山東省高三其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兩個世界的初次碰撞——曆法之爭

康熙十一歲時,親眼目睹了中西文化圍繞曆法的激烈交鋒。康熙七年大臣會議,請皇帝聖栽。康熙命代表大統歷的楊光先、代表回回曆的吳明暄、代表西曆的南懷仁,分別用各自的算法推算正午日影所止之處。

三次夾地測驗,楊光先、吳明暄有誤,康熙又令測立春、雨水二節氣及月、火、木星之執行。楊光先、吳明暄“逐款不合”,南懷仁“逐款皆符”。楊光先痛心疾首道:“臣監之曆法,乃堯舜相傳之法也。皇上所正之位,乃堯舜相傳之位也。今南懷仁,乃天主教之人。焉有法堯舜之聖君而奉天主教之法也?南懷仁欲毀堯舜相傳之儀器,使堯舜之儀器可毀,則堯舜以來之詩書禮樂、文章制度皆可毀也!”“寧可使*無好曆法,不可使*有西洋人!”康熙則平靜諭令:“著南懷仁爲欽天監正。”康熙八年除鰲拜。南懷仁等立即發難,指楊光先、吳明暄是鰲拜黨羽,請求將楊光先“即行處斬,妻子流放寧古塔”,爲已死之湯若望(德國人,傳教士,在順治帝時曾任欽天監正)*昭雪。康熙准予昭雪湯若望,卻寬免了楊光先、吳明暄。康熙始終將中西曆法之爭限制在文化、學術的範圍之內。——摘編自張研牛貫傑《清史十五講》

(1)指出康熙時期在“中西曆法之爭”中西人最終勝出的必然*。

(2)將康熙帝在“兩個世界的初次碰撞”中的態度置於當時世界歷史發展的框架內,分析說明其所體現出的當時*社會的發展狀況。

【回答】

(1)*的天文仍屬傳統科技的範疇,是經驗的積累和傳承;西人的天文屬近代自然科學的範疇,是一種實驗科學。

(2)17世紀的世界處在向近代轉型的歷史時期。

康熙帝支援學習並運用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學知識,反映出*傳統社會仍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且仍在發展中;康熙帝對守舊官員的保護,則反映出封建統治者並反思*落後的根源,依然認可*的傳統文化和制度,這預示着封建社會最終走向衰落的命運。總之,當時的*雖仍舊呈現出封建帝國的輝煌,但已逐漸落後於世界發展的趨勢。

【解析】(1)根據材料“楊光先、吳明暄‘逐款不合’,南懷仁‘逐款皆符’”結合所學可知,三者結果差異原因在於*傳統科技多出於經驗的積累和傳承,而西方爲近代自然科學,是一種實驗科學。

(2)根據題幹“著南懷仁爲欽天監正…….卻寬免了楊光先、吳明暄…….康熙始終將中西曆法之爭限制在文化、學術的範圍之內”可見康熙帝一方面支援學習並運用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學知識,一方面對守舊官員進行保護,故可從*傳統社會的發展潛力及封建社會最終走向衰落兩個角度結合17世紀正處於轉型期的世界局勢下進行分析。

知識點:古代*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