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周瑜字公瑾,廬*舒人也。初,孫堅與義兵討董卓,徙家於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

習題庫 閱讀(2.95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周瑜字公瑾,廬*舒人也。初,孫堅與義兵討董卓,徙家於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周瑜字公瑾,廬*舒人也。初,孫堅與義兵討董卓,徙家於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瑜從父尚爲丹楊太守,瑜往省之。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諧也。”頃之,袁術遣從弟胤代尚爲太守,而瑜與尚俱還壽春。術欲以瑜爲將,瑜觀術終無所成,故求爲居巢長,欲假塗東歸。術聽之。遂自居巢還吳。是歲,建安三年也。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瑜時二十四,吳中皆呼爲周郎。

五年,策薨,權統事。十三年春,權討*夏,瑜爲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時劉備爲曹公所破,欲引南渡*,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詣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衆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敗退,引次*北。瑜等在南岸。乃取蒙衝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衆,*遂敗退,還保南郡。

權拜瑜偏將*,領南郡太守。劉備以左將*領荊州牧,治公安。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爲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爲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分此二人,各置一方,大事可定也。”權以曹公在北方,當廣攬英雄,又恐備難卒制,故不納。是時劉璋爲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曰:“今曹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據襄陽以蹙*,北方可圖也。”權許之。瑜還*陵爲行裝,而道於馬丘病卒,時年三十六歲。初瑜見友于策,太妃又使權以兄奉之。是時權位爲將*,諸將賓客爲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度恢廓,大率爲得人,惟與程普不睦。

(節選自《三國志周瑜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        舍:房舍。

B.欲假塗東歸                假路:借路。

C.公*敗退,引次*北        次:駐紮。

D.瑜還*陵爲行裝            爲:整理。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大事可定也             吾其還也

B.人馬燒溺死者甚衆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C.乞與奮威俱進取蜀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D.初瑜見友于策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周瑜年輕之時就譽滿吳中,他和孫策從一開始關係就很好,二十四歲時就被授予建威中郎將的官職。

B.周瑜在統領事務之後被委以重任,在赤壁之戰中他和程普被孫權派遣與劉備在一起合力迎戰曹*。

C.周瑜精於分析對手,懂得調整策略。他請求孫權用美人古玩等物來麻痹劉備,將關羽、張飛分開。

D.周瑜爲人心胸開闊,做事待人很注重禮節,能很好處理和所有人的交往,卻英年早逝,病逝於途中。

11.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

(2)權以曹公在北方,當廣攬英雄,又恐備難卒制,故不納。

(3)是時權位爲將*,諸將賓客爲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

【回答】

8.A

9.B

10.D

11.

(1)正趕上孫策帶兵東渡,到達歷陽後,孫策派人通知周瑜,周瑜就帶領人馬迎接孫策。(“會”、 第一個“將”各1分,句意通暢1分,共3分)

(2)孫權因爲曹*在北方,自己應該廣泛招賢納士,又害怕劉備很難短期制服,所以沒有采納周瑜的意見。(“以”“卒” 各1分,句意通暢1分,共3分)

(3)當時孫權還是將*,將士們門客們對孫權禮節上還比較簡單,但唯獨周瑜先竭盡誠意(禮節),已經堅守(實行)臣子和君王的禮節。(“是”“ 盡敬”“ 執” 各1分,句意通暢1分,共4分)

【解析】

8.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A項,“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中的“舍”如解釋成“房舍”在語法上是錯誤的,因爲“舍”後面跟了名詞,故這裏應活用爲動詞,解釋爲“給……提供房舍”“使……住”。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透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比如本題的A項,該選項運用語法知識即可辨明正誤,選項將“舍”解釋成名詞,而句中的“舍”從語法上來說,應活用爲動詞。

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B項兩個“者”都是定語後置的作用。A句末語氣詞,起增強語氣作用/表示商量或希望語氣,還是;C介詞,和/動詞,結交,親附;D表被動關係/對,對於。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把握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應關注虛詞在句中的位置和其前後詞語的詞*。前後同則同。如果相比較的兩個文言句子中兩個虛詞前後的實詞的詞*或短語的屬*相同,那麼這兩個虛詞的用法一般是相同的。比如本題的“者”,這兩處的“者”前面的結構都是相似的,都是名詞+動詞+者,這是定語後置的標誌,故一樣。前後異則異。如果在解題過程中,發現虛詞前後的實詞或短語的屬*不完全一致,那麼這組虛詞的用法就很有可能不一致。遇到這種情況時一定要靈活運用別的方法來輔助判定,比如聯想教材上類似的句子,或聯繫上下文將其翻譯出來,或用排除法等。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如果遇到所考查虛詞的句子是特殊句式時要特殊處理,不要套用上面的方法。比如說是省略句,即虛詞前後的詞語有省略現象,這就需要將省略的部分補充完整,不要不補充完整就來判定。同樣,如果遇到賓語前置句式也要按賓語前置的規則來處理。還有就是如果遇到所考查虛詞前後的實詞有活用現象時要以活用後詞*爲準,不能以活用前其本身的詞*爲判定依據。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字內容的理解。D項,“能很好處理和所有人的交往”錯誤;文章最後一段的最後一句說“*度恢廓,大率爲得人,惟與程普不睦”,可見並不是和所有人交往都很好,和程普關係不好。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爲、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就可以找到選項對應的內容,在文章的最後一段最後一句,文中是說“*度恢廓,大率爲得人,惟與程普不睦”,可見選項中的“能很好處理和所有人的交往”錯誤。

11.

【試題分析】第一個句子中“會”是恰逢、正趕上的意思;“東”,方位名詞做狀語;兩個“將”都是動詞,率領。第二個句子中“以”是因爲的意思,“卒”通“猝”,是通假字。第三句中“是”是代詞,“盡敬”是竭盡誠意(禮節),“執”是實行的意思。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爲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比如句中的“策”“歷陽”“瑜”“權”“曹公”“備”“將*”;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爲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周瑜字公瑾,廬*舒城人。當初,孫堅發起義兵*董卓,孫堅搬家到舒城。孫堅的兒子孫策和周瑜同年,相互之間關係很好,周瑜推讓道路南邊的大宅來作爲孫策家的屋舍,還拜見了孫策的母親,兩家的財物生活用品共用。周瑜的叔父周尚是丹楊太守,周瑜前往探視他。正趕上孫策帶兵東渡,到達歷陽後,孫策派人通知周瑜,周瑜就帶領人馬迎接孫策。孫策十分高興:“我的到你的幫助,事情就能成功了!”不久,袁術派遣他的從弟袁胤代替周尚當太守,周瑜和周尚都回到了壽春。袁術想要周瑜當他的將領,周瑜發現袁術是不能成大事的人,於是請求當居巢的長官,想借路返回東吳,袁術聽信了他。於是從居巢返回東吳。這一年是建安三年。孫策親自迎接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將,馬上給他配置了兩千士兵、五十騎。周瑜這一年(正好)二十四歲,吳中*稱呼他爲周郎。

(建安五年,孫策死了。孫權統領事務。建安十三年春天,孫權**夏,周瑜爲前部大都督。這年九月,當時劉備被曹*攻破,想要帶領*隊向南渡*。劉備和魯肅在當陽遇到,於是在一起商量大事,於是就進駐夏口,派諸葛亮去拜訪孫權。孫權於是派遣周瑜和程普等人和劉備合力迎戰曹*,在赤壁相遇。當時曹*的*隊已有疾病,一開始交戰,曹*的*隊便敗退了,曹*帶領*隊駐紮在*北。周瑜等人在*南。周瑜於是準備了數十艘輕快的戰艦,用柴草裝在其中,用油灌在其中。用帷幕把船裹上,上面豎上旗子,先用書信向曹*報告,用自己想投降來欺騙他。又預備小舟,將它們系在大船後面,於是就按照次序前進。曹*的將士們都伸長脖子在看,都指着說這是黃蓋來投降。黃蓋翻開這些船,這些船同時點火。當時風很大,把岸上的駐紮營地都燒了。頃刻間,濃煙烈火鋪天蓋地,被淹死和燒死的人和馬不計其數。曹**隊於是戰敗,退回保住了南郡。

孫權授予周瑜偏將*之職,兼任南郡太守。劉備以左將*的身份領荊州牧,治理公安。劉備到吳京城與孫權見面,周瑜上疏道:“劉備有梟雄的姿態,而且有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絕對不是長久屈居人下的人。我認爲現在最重要的是把劉備留在吳地,爲他建造宮室,贈送美女古玩;再把關張分開,各置一方,大事就可以定下來了。”孫權因爲曹*在北方,自己應該廣泛招賢納士,又害怕劉備很難短期制服,所以沒有采納周瑜的意見。這時,劉璋是益州牧,境外有張魯侵略,周瑜於是進京拜見孫權說:“現在曹*新敗,劉璋纔開始害怕,是因爲他沒有和將*您一起舉兵攻曹。我願意和奮威將*一起攻取蜀地,得蜀之後兼併張魯,再留奮威將*守衛蜀地,和馬超結盟。我回來和您佔據襄陽來壓制曹*,這樣就可以圖謀北方了。”孫權允許了他的建議。周瑜回到*陵後,整備行裝,行*途中在巴丘病亡,當時才三十六歲。當初周瑜被孫策認爲是朋友,太妃又讓孫權以兄長之禮侍奉周瑜。當時孫權還是將*,將士門客們對孫權禮節上還比較簡單,但唯獨周瑜先表達敬意,已經實行臣子和君王的禮節。周瑜心胸開闊,品質好,大概可以稱爲德才兼備的人,只是和程普關係不好。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