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

習題庫 閱讀(1.76W)

問題詳情: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爲,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之外。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於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闢風雨也。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

秦師遂東。

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於敝邑,敢犒從者。不腆敝邑,爲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且使遽告於鄭。

孟明曰:“鄭有備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滅滑而還。

晉原軫曰:“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敵不可縱。縱敵患生,違天不祥,必伐秦師。

夏四月*巳,敗秦師於崤,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以歸。

文嬴請三帥,曰:“彼實構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討焉?使歸就戮於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許之。先軫朝,問秦囚。公曰:“大人請之,吾舍之矣。”先軫怒曰“武伕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墮*實而長寇仇,亡無日矣!”不顧而唾。

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曰:“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過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掩大德。”

(《左傳•崤之戰》)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管:鑰匙

B.敢犒從者              敢:勇敢地

C.不腆敝邑              腆:豐厚

D.彼實構吾二君          構:挑撥離間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A.崤有二陵焉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B.夫人請之,吾舍之矣         而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

C.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     夜縋而出

1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

B.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

C.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

D.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

2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對爲爭霸而戰的秦、晉兩方均各有褒貶,唯對鄭國始終讚揚。鄭與秦、晉比較,屬弱國,處於防衛地位,因而作者同情鄭國,反對秦國恃強凌弱。“弦高犒師”的故事一直爲人們傳誦。

B.“蹇叔進諫”和“蹇叔哭師”是突出蹇叔這個人物對此次戰爭的看法,表現出他穩健持重老謀深算、富有遠見的思想*格。

C.崤之戰是春秋時期一場著名的戰爭。文章依次敘寫了蹇叔哭師、弦高犒師、晉伏秦師、晉釋秦帥等細節,無不情節逼真,委婉動人。不僅揭示秦師敗滅原因,而且借戰爭申發勞師襲以貪勤民者必敗的戰爭觀和*觀,體現了濃厚的道家思想**。

D.晉*活捉了秦國的孟明等三帥,卻被秦穆公女兒文嬴用巧妙的言詞對兒子連哄帶騙的做了番工作之後,放走了。在“釋囚”問題上,先軫與晉襄公看法不同,先軫竭力反對釋囚,一怒、唾兩個細節,使先軫那耿直、暴烈的*格躍然紙上。

21.解釋加點詞句的意思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      

不腆敝邑,爲從者之淹   

且使遽告於鄭

秦伯素服郊次,鄉師而哭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回答】

17.B

18.C

19.D

20.C

21.無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淹:久。遽:立即。鄉:通“向”,朝。眚:過錯。

【解析】

【分析】

17.

考查實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可用“代入法”,即將各選項意義代入原文,考查其與上下文語境是否相符。B項“敢:勇敢地”錯誤,由“敢犒從者”譯爲冒昧地來慰勞您的部下可知,“敢”表示客氣地說法,冒昧地。故選B。

18.

本題考查虛詞的意義用法。解答此類題,可用結構分析法,分析該虛詞在句中的結構作用,從而推測其意義。A項 兩個“焉”都是語氣助詞,無義;B項兩個“之”都是代詞,;D項兩個“而”都是連詞,表修飾;C項前一個“且”是連詞,況且;後一個“且”是副詞,將。故選C。

19.

本題考查解釋文言實詞的詞類活用的能力。解答此題注意結合語境,同時要靈活分析各種詞類活用的不同用法,再加以對比分析。A項“勞師以襲遠”中的“勞”意爲使……勞累,使動用法;B項“孤違蹇叔以辱二三子”中的“辱”意爲使……受辱,使動用法;C項“而以貪勤民”意爲使……勞苦,使動用法;D項“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中的“市”意爲到……做買賣,名詞作動詞。故選D。

20.

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篩選文中的資訊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審清題意,把每一選項和文中相應的事件對應,針對選項劃定區域,小心比對,看是否搞混做事情況。C項中的“而且借戰爭申發勞師襲遠以貪勤民者必敗的戰爭觀和*觀,體現了濃厚的道家思想**”錯誤,“仁政”“愛民”是儒家思想的體現,不是道家思想。故選C。

21.

本題考查實詞的意義。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句意,注意實詞在句中的靈活用法,個別語句不好理解時,則需放入原文語境中理解,不可斷章取義。

【點睛】

從近5年全國大部分高考試卷看,命題者對文言實詞考查的選擇有兩個特點:第一,重視課內學過的文言實詞的含義和用法,立足解釋文言實詞的語境含義。第二,在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同時,也附帶考查文言實詞的特殊用法及其與現代漢語的差異。它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偏義複詞等。

參考譯文:

杞子從鄭國派人向秦國報告,說:“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偷偷派兵來襲擊,鄭國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爲這事徵求蹇叔的意見,蹇叔說:“興師動衆去襲擊遠方(的國家),不是我所聽說過的。*隊勞累不堪,力量消耗盡了,遠方的君主防備着我們,這樣恐怕不可以吧?(我們)*隊的行動,鄭國一定會知道。勞師動衆而無所得,士兵們必然產生怨恨之心。況且行*千里,誰會不知道呢?”秦穆公謝絕了(蹇叔的勸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們帶兵從東門外出發。

蹇叔的兒子加入這次出征的*隊,(蹇叔)哭着送他說:“晉國人必然在殽山設伏兵截擊我們的*隊。殽有南北兩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國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過風雨的地方。(你)一定會死在這兩座山之間的峽谷中,我準備到那裏去收你的屍骨。”

秦國的*隊於是向東進發了。

    經過滑國的時候,鄭國商人弦高將要到周都城去做買賣,在這裏遇到了秦*。(弦高)先送上四張熟牛皮,再送十二頭牛慰勞秦*,說:“敝國國君聽說你們將要行*經過敝國,冒昧地來慰勞您的部下。敝國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是久住,住一天我們就供給一天的糧食和用品;若只是路過,我們就準備好一夜的保衛工作。”並且派人急速去鄭國報信。

    孟明說:“鄭國有準備了,不能指望什麼了。進攻不能取勝,包圍又沒有後援的*隊,我們還是回去吧。”(於是)滅掉滑國就回秦國去了。

晉國的原軫說:“秦國違背蹇叔的意見,因爲貪得無厭而使老百姓勞苦不堪,(這是)上天送給我們的好機會。送上門的好機會不能放棄,敵人不能輕易放過。放走了敵人,就會產生後患,違背了天意,就會不吉利。一定要*秦*。”欒枝說:“沒有報答秦國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隊,這難道不是忘記先君的遺命嗎?”

夏四月*巳,(晉*)在殽山打敗了秦*,俘虜了秦*三帥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而回。

    (晉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晉襄公請求把秦國的三個將帥放回去,說:“他們的確是離間了我們秦晉兩國國君的關係,秦穆公如果得到這三個人,就是吃了他們的肉都不解恨,何勞您去懲罰他們呢?讓他們回到秦國去受刑,以滿足秦穆公的心願,怎麼樣?”晉襄公答應了她。先軫朝見襄公,問起秦國的囚徒哪裏去了。襄公說:“夫人爲這事情請求我,我把他們放了。”先軫憤怒地說:“戰士們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把他們從戰場上抓回來,婦人幾句謊話就把他們放走,毀了自己的戰果而助長了敵人的氣焰,亡國沒有幾天了!”不回頭就(對着襄公)吐了口唾沫。

秦穆公穿着白*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對着被釋放回來的將士哭着說:“我違背了蹇叔的勸告,讓你們受了委屈,這是我的罪過。沒有廢棄孟明,這是我的錯誤。大夫有什麼罪呢?況且我不會因爲一次過失而抹殺他的大功勞。”

知識點:*古代文學 春秋

題型:文言文閱讀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