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習題庫>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小題。①如果不是一個仁慈的命運在保護嬰兒,不讓他感覺到離開母體的恐懼的話,那麼誕生的一...

習題庫 閱讀(1.58W)

問題詳情: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小題。①如果不是一個仁慈的命運在保護嬰兒,不讓他感覺到離開母體的恐懼的話,那麼誕生的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小題。

①如果不是一個仁慈的命運在保護嬰兒,不讓他感覺到離開母體的恐懼的話,那麼誕生的一剎那,嬰兒就會感到極度的恐懼。但是嬰兒在生後一段時間內同他出生以前並無多大的區別;他還是不能辨認物體,還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體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需要溫暖和食物的要求,但卻不會區別溫暖、食物同給予溫暖和食物的母親。母親對嬰兒來說就是溫暖,就是食物,是嬰兒感到滿足和安全的快樂階段。這一個階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戀階段。周圍的現實,人和物體,凡是能引起嬰兒身體內部的滿足或失望的纔會對他產生意義。嬰兒只能意識到他的內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關的纔是現實的。

②如果孩子不斷生長、發育,他就開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來面目。他開始知道其他物體有其自己的、與他無關的存在。他也開始學習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東西,母親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親就把他抱起來;如果他消化好,母親就稱讚他。所有這些經歷凝聚並互相補充成爲一種體驗:那就是我被人愛。我被人愛是因爲我是母親的孩子。我被人愛是因爲我孤立無援。我被人愛是因爲我長得可愛並能贏得別人的喜愛。簡而言之就是我被人愛是因爲我有被人愛的資本——更確切的表達是:我被人愛是因爲我是我。母愛的體驗是一種消極的體驗。我什麼也不做就可以贏得母親的愛,因爲母親是無條件的,我只需要是母親的孩子。母愛是一種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贏得它,也不用爲此付出努力。但無條件的母愛有其缺陷的一面。這種愛不僅不需要用努力去換取,而且也根本無法贏得。如果有母愛,就有祝福;沒有母愛,生活就會變得空虛——而我卻沒有能力去喚起這種母愛。

    ③大多數8歲到10歲的兒童,他們的主要問題仍然是要被人愛,無條件地被人愛。8歲以下的兒童還不會愛,他對被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兒童發展到這一階段就會出現一個新的因素——一種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在他的生活中愛的觀念——第一次從“被人愛”變成“愛別人”,變成“創造愛”。但從愛的最初階段到愛的成熟階段還會持續許多年。進入少年時代的兒童最終會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階段,他人就不會再是實現個人願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實上也許更爲重要。給比得更能使自己滿足,更能使自己快樂,愛要比被愛更重要。透過愛他就從他的由自戀引起的孤獨中解脫出來,他開始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統一,另外他還能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他不再依賴於接受愛以及爲了贏得愛必須使自己弱小、孤立無援、生病或者聽話。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爲我被別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爲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爲我需要你”,而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爲我愛你。”

④同愛的能力發展緊密有關的是愛的對象的發展。人生下來後的最初幾個月和最初幾年同母親的關係最爲密切。這種關係在人沒出生以前就已經開始,那就是當懷孕的婦女和胎兒既是一體又是兩體的時候。出生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這種狀況,但決不是像看上去那樣有很大的變化。在母體外生活的嬰兒還幾乎完成依賴於母親。後來幼兒開始學走路、說話和認識世界,這時同母親的關係就失去了一部分休慼相關的重要*,而同父親的關係開始重要起來了。

2.對“母愛的體驗是一種消極的體驗”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母愛是一種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贏得它,也不用爲此付出努力。

B.孩子被母親愛是因爲他們是母親的孩子,有被母親愛的資本。

C.長得可愛、瘦弱瘦小、孤立無援都可以成爲孩子獲得母愛的理由。

D.母愛的無條件使孩子變得消極、被動,缺少生活的自主*,相反懶媽育勤兒。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嬰兒在出生後的一段時間裏,還不能很好地辨認物體,是因爲嬰兒只能意識到他的內部要求。

B.孩子在生長、發育後,纔開始有能力區別外部事物的不同,但愛的對象的發展在人沒出生以前就已經開始了,最早的對象應是自己的母親,後來纔是父親。

C.進入少年時代的兒童逐漸由自戀的孤獨中解脫出來,開始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合理調控同他人的關係,*格變得開朗了。

D.母愛不受孩子的控制和孩子努力的支配,只要孩子是不成熟的、幼稚的,母親都會給予他們偉大無私的愛。

4.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嬰兒雖然受到母愛呵護,但不具備愛的能力,不能體會到母愛,他只是關注自己的食物,這就是費洛伊德所說的“自戀”。

B.8歲到10歲的兒童主要問題仍然是“被人愛”,但是愛的觀念開始發生變化,由“被人愛”開始想到“愛別人”“創造愛”,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別人對自己的愛。

C.克服自我中心,體會到愛要比被愛更重要,感覺到愛喚起愛的力量,這是愛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基本條件與標誌。

D.嬰兒沒有愛的意識,幼兒有被愛的意識,兒童開始有愛的意識,兒童的愛的能力的發展*了愛不是一種與人的成熟程度無關的感情。

【回答】

2.D

3.B

4.A

【解析】

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語句含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應根據對文字內容的感知與理解,聯繫上下文具體語境分析判斷,D項,要抓住“消極”一詞聯繫全文來理解。它只是指母愛的無條件,孩子無需付出就能獲得,而不是指“使孩子變得消極、被動”。故選D。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爲理解B。

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資訊的能力。解答本題,應根據對文字內容的感知與理解,將選項分別帶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斷,A.“因爲嬰兒只能意識到他的內部要求”這句不對,強加因果,原文講“還不能很好地辨認物體,嬰兒只能意識到他的內部要求”嬰兒的認知的兩個特點,構不成因果關係。 C.進入少年時代的兒童逐漸由自戀的孤獨中解脫出來,“*格變得開朗了”不對而是開始體驗關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關係。“自戀的孤獨”並不是意味“*格內向”。 D.母愛不受孩子的控制和孩子努力的支配,“只要孩子是不成熟的、幼稚的,母親都會給予他們偉大無私的母愛”不對。母愛是無條件,不管孩子做什麼,母愛都存在。故選B。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字內容的分析和推斷能力。解答時應先根據選項確定原文資訊所在的位置,然後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並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判斷。A 項,“他只是關注自己的食物,這就是弗洛伊德所說‘自戀’”不對,自戀指只以自我爲中心,只關注自身內部要求。從“他只有需要溫暖和食物的要求”“周圍的現實,人和物體,凡是能引起嬰兒身體內部的滿足或失望的纔會對他產生意義”“這一個階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戀階段”等句可以看出。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爲分析綜合C。

知識點:論述類文字閱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最新推薦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