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科技想要什麼》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3.25W)
《科技想要什麼》經典語錄
在《科技想要什麼》一書中,凱文·凱利向我們介紹了一種全新的科技觀。他認爲,作爲整體,科技不是由線路和金屬構成的一團亂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統,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時期。正如生物進化呈現出無意識的趨勢,科技也是如此。透過追蹤這些長期趨勢,我們可以對“科技想要什麼”有所理解。 凱文·凱利預測了未來數十年科技的12種趨勢,包括創造大腦這一得寸進尺之舉。不過,爲了讓人類創造的世界實現收益最大化,需要對這種全球體系產生的問題和代價保持敏感。凱利詳細講述了...(更多)

經典語錄

可以選擇纔是真正的自由。

不過,科技和生命在進化問題上最大的差別──比其他差別大很多──是:與生物物種不同,科技物種幾乎從不會滅絕。

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用簡練的語言讚美道:「在思維的進化歷程中,語言的發明是所有步驟中最令人振奮、最重要的。當智人從這項發明中受益時,人類進入一個跳躍式發展階段,將地球上的其他物種遠遠甩在身後。」語言的創造是人類的第一個拐點,改變了一切。有了語言的生活對那些沒有語言的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就科技而言,共同改進是最佳的辦法,也是常見的,」經濟學家布萊恩·阿瑟在《科技的本*》(The Nature of Technology)一書中寫道,「一項技術的許多組成部分被其他技術共享,因此隨着這些成分在主技術『之外』的其他應用上有所改進,大量進步就這樣自動產生了。」

技術,是人的「第二肌膚」,一直是,將來也是。

多樣*。多樣*爲世界的發展提供動力。在生態系統中,多樣*提高是健康的徵兆。技術元素也要藉助多樣*的力量。從生命的黎明開始,多樣*的大潮越來越磅礴;在可預見的未來,它將繼續向四面八法奔騰,永不停息。

我們對人*的馴服一點也不亞於對馬的馴化。我們的本*是我們5萬年前種下的有韌*的莊稼,今天仍在對它精心培育。人*的領域從來不是靜止的。我們知道,基因決定了我們的身體正在迅速變化,比過去100萬年的任何時期都要快。我們的大腦與文化正在對接。

In any game, increase your options. 在任何遊戲中,讓自己有更多選擇。

金錢帶來了更多選擇。

阿米什改造者給了我很大幫助,因爲透過接觸他們的生活,現在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技術元素的困境:爲了使滿足感最大化,在生活中我們力求技術最少化。可是爲了使他人的滿足感最大化,我們必須使世界上的技術最多樣化。事實上,只有當其他人創造了足夠多的機會可供選擇時,我們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最少工具。科技的困境在於個人如何做到一方面使身邊的物品最少,另一方面在全球範圍內努力增加物品的種類和數量。

更多的人類思想等於更多的進步。經濟學家朱利安·西蒙(Julian Simon)把人類意識稱爲「最大的資源」。按照他的統計,更多的思想是深層次進步的主要源泉。

按照生物學家的分類,世界上有六大類生物。前三種是微生物,後三種依次是菌類、植物和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