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愛》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2.84W)
本書是水木丁暢銷隨筆集《只願你曾被這世界溫柔相待》的姊妹篇,收錄關於情感、生活與閱讀的散文隨筆五十餘篇。水木丁坦言:“這次在整理書稿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早已不是當初的那個我,從一心只想逃離出世,到坦然地入世,這恰恰是寫作帶給我的潛移默化的轉變。” 延續《只願你曾被這世界溫柔相待》的風格,作者從現實生活裏、從情感經驗之中、從閱讀思考之間,引發出有關生命、成長和自由的討論。每一篇都閃耀着智*的光輝,記錄了一位理智與感情並存的作者,揮別青春的脆弱與傷感,臻至成熟溫暖的過...(更多)

經典語錄

男人寫網絡小說意淫起來,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建功立業,三妻四妾。女人意淫的套路就是,一個男人建功立業之後,可以三妻四妾可是他偏不,他只愛你一個。

《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愛》經典語錄

張愛玲沒有選擇這樣的一條路,她更像是《肖申克的救贖》裏的安迪,拿把小錘子挖個大洞,剩下的留給你們去扯淡。我相信這世界上肯定在各個角落都隱藏着越獄成功的人,只是他們不像張愛玲這樣犯了重罪惹人注意,越獄的難度係數沒有這麼高罷了。所以張愛玲這個人,越想越覺得她有意思,她上半輩子靈魂做加法,下半輩子靈魂做減法,兩者都做到極致,可見一個人的靈魂到底做加法還是減法這種事,也不像米蘭昆德拉小說裏那麼絕對。大多數的普通人,恐怕更是難以做得絕對徹底,都是一忽加法一忽減法地搖擺不定,一忽想歸隱山田,一忽又貪戀人世浮華,就這樣在糾糾結結中度過一生。

女人,可以是梁羽生小說裏的一根反骨,但卻永遠是金庸小說裏男人的一根肋骨。

張愛玲死後,人們第一次進了她的居所,家徒四壁,屋子的女主人,過着極簡的生活。人們嘆她晚景清貧,她卻只嫌身外之物丟得不夠。她說 “我比較喜歡那樣的收梢。” 這收梢,我也喜歡,看得懂的人,就知道她幹得有多漂亮。

人們總是覺得自由在高處,但是低低地向下去尋求自由,這是樹知道的事,水知道的事。

她特別知道自己自殺之後,這個世界一定不會放過她,因此她絕不可以自殺,她要活着越獄,活着拋開這一切。 冷眼看這世界,看這世人,翻天覆地地將她找遍,想捉拿她的,想觀賞她的,利用她的,對她品頭論足的那些人,她就是不滿足你們,你們只好拿着她的前塵遺事反覆咀嚼,嘬點滋味出來。 你們想看她自殺,但是她纔不會死給你們看的,你們想以此來滿足自己嚼婆舌的快感,在她自殺後對她指指戳戳地說,看,我早知道她會自殺的。但是你們休想。

把自己長成一片春天,就永遠會有花。當一個人真正得到了自由,就一定會有愛。

雖然錢財是身外之物,但這身外之物給人一生所帶來的影響卻流淌在一個人的血液裏,是刻在骨頭上的。窮人、暴發戶和天生的富家子弟對待金錢勢力的態度不會一樣,那個瓊瑤小說裏的貧家女孩,確實因爲貧窮而太敏感多疑,內心抱着對階級門第的偏見的是她,反觀那幾個富家子弟,心思倒是要單純很多,這大概是因爲他們在成長的歲月中,不需要練就很深的心機去搶奪生存資源察言觀*的緣故。

你可以和人比掉書袋,可以和人比賽引經據典,但是一個讀書人骨子裏的乾淨和純粹,那種渾然天成的優雅氣質和無所謂,放得下的態度,卻不是一個心懷雜念的人能夠比得了的。知道比不了,就可以放棄比較之心和炫耀之心了。就可以把讀書這件事,放得低些,再低些,低到功利心都無趣了,褪去了,再看看自己還能不能讀得下書,那時候,讀書才能真正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而這個世界的很多快樂都是這樣來的。

翻譯家只要盡他的本分,沒有必要必須喜歡自己翻譯的作品,像醫生沒有義務去喜歡他的每一個病人一樣。喜歡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不必責怪任何人。

這個世界上有些書你知道你早晚會去讀。

把讀書看得很重要,甚至過於重要到,成爲自己和人較量的工具。於是讀書這麼一個本該是個人的、有趣的事情,成了人和人之間互相貶低的由頭,貶低得彼此又都無趣之極,成了肉搏,若是碰到死磕的打法的,互相背了大摞的書本,引經據典地一本一本朝對方的腦袋砸過去。咬文嚼字也掩蓋不住骨子裏面目猙獰、青筋暴露的乖張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