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國文幫>書籍語錄>

《秦始皇:詐與力的極致》經典語錄

書籍語錄 閱讀(1.19W)
《秦始皇:詐與力的極致》經典語錄
秦始皇結束了一個綿延千年的舊時代,也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代。他的一生就彷彿一面鏡子,映照出人*的幽暗和光明。在秦始皇登上權力*的過程中,先後有權臣當權,嫪毐作亂,親母背叛,鄭國禍秦……他是怎樣一一應對處理的?統一六國以後,他定封號,去諡號,大興土木,尋求長生不老……他又是怎樣一步步走向覆滅的?以“強道”治天下,讓秦始皇統一了六國,成爲戰國時代最後的勝利者,但將“詐”與“力”發揮到極致,又使他付出了何等慘痛的代價。回顧秦始皇充滿爭議又波瀾壯闊的一生,讓我們不禁思考...(更多)

經典語錄

如果你讀完了一本書後,書還是書,你還是你,沒有任何改變,你就等於沒讀過這本書。讀書最重要的,就是要拿書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歷程不斷地相互印*,不斷地去思索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運用前人的智慧,最後將書上的道理與自己的生命融合爲一體,讓古人的智慧爲己所用。

*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種,嚴格來說,只有如家才逐字逐句講解,道家講的是“點化”。而老子正是道家任務,他只要三言兩語把最重要的東西點給你就夠了。你的水平夠,你的悟*高,他才肯定你孺子可教。所以道家思想永遠只能在上層精英之間傳遞,儒家則是什麼人都可以教,這是道家跟儒家在教育上最大的不同。

即使你讀了再多的書,記得再多的標準*,得到了再好的成績,如果這一切要拿你寶貴的思辨能力去交換,都是不值得的。因爲,思辨是一切智慧的開始。讀書,是爲了做知識的主人,不是爲了做知識的奴僕。

*文化講*陽、正反、表裏,就是不希望用單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我們看一個人,要觀察一個人的本質,最重要的就是看其兩端:看他得志之後是什麼樣子,會做些什麼事;看他失意的時候又是什麼樣子,會做些什麼事。特別是人得志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往往就由此能看出這個人心中真正想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一個人在達到目的之前,他會爲了達到目的付出很大的代價,做出很多的努力,甚至去做很多他本來並不想做的事。可是當他達到目的之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必然是他真心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真正的本質是什麼樣子。

現代的學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種時代的產物,是爲了因應工業*以後,填補各種人才*人力的需求而設計出的教育。換句話說,現代教育是一種專門用來培養工匠的教育,至於人文教育的本質——人怎樣才能活得更像一個人,基本上不是關心的重點

當你們讀到任何一位歷史人物時,要反覆地在心中琢磨,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是他,你的做法會有不同嗎?當然,這絕不是問你有沒有更蠢的做法,而是問你:會有比他更好的做法嗎?如果你能發現更好的做法,你才能夠學到怎麼做人處世,這纔是有用的歷史教育。

有好的問題,未必能有好的*。有的問題,根本是無解的。有的問題,不是你這一輩子就能找到*的。有的問題,據目前人類文明的發展程度還不足以解答,千百年以後,說不定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就能解答這個問題了。但是沒有好的問題,就永遠不會得到好的*。因此,學習任何東西,都應該從問好的問題開始。

人是羣居動物,身邊必有所愛。自己活得好,還要讓身邊所愛、所關心的人都能活下去、活得好。如果你的能力充足,再擴大到親戚、擴大到鄉里、擴大到國家、擴大到全人類,讓大家都能活得好。人的成就,正決定於此。

從懂得道理到能夠實踐,你必須要經過多次的磨練,多次的坎坷,多次的挫折,才能夠明白那個道理要如何實踐。

“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始如處女”是一個比喻,古人用沒有出嫁的女孩子來比喻天下最柔弱的人,對誰都沒有威脅。正因爲沒有威脅,敵人才能不防備,放心地把門開啟,這就是“忍”。可是在敵人把門開啟那一刻,你“後如脫兔”攻了進去,古人用飛奔出去的狡兔來形容動作之迅疾。於是敵人來不及把門關上來抵禦你,這就是“先”。未有“忍”,才能讓敵人失去防備。敵人沒有防備,你才能出乎對方意料,才能佔住“先”來出奇制勝。

在*人看來,歷史最重要的就是“人”。人就是人,不必把人看的太高,也不必把人看得太低,你必須忠實地去認識人到底是什麼,才能真正的明白歷史。